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舆情调研报告范文

网络舆情调研报告范文

来源:好土汽车网

  一、总体要求

  通过开展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建设系统与网民互动交流制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结合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作风建设等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落实《呼和浩特市网络舆情责任主体负责制度》和《呼和浩特市网络舆情联动分析研判会议制度》发挥积极作用。

  二、具体工作设置

  1、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网络上相关工作的舆情管理。舆情信息来源包括微信、APP等新闻发布平台管理,还包括新闻评论回复管理。

  2、健全组织机构。网络中心具体负责网络舆情指导、协调、网络舆情处置工作。所有同事应积极配合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和处置工作。

  3、加强队伍建设。确定一名网络信息员,具体负责各部门网络舆情的收集、反馈和回复工作。网络信息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的能力。

  4、建立联动机制。加强同事之间的联系,畅通沟通渠道,形成联系顺畅、反应灵敏、配合有力的工作格局。发现重大舆情时,应及时沟通,统一步调,形成舆情处置整体合力。

  5、工作细则:

  ①日常监看:相关人员具体负责网上舆情的日常监看工作,发现网上涉及舆情,报主要负责人审阅后,由相关部门负责调查事实真相后做好回复反馈工作。

  ②及时回复:网上舆情发展迅速,在回复引导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第一时间”做出反应,采取有效方法进行回复引导。

  ③有效引导:注重方式方法,采用及时发布事件真相、堵与疏相结合、培养网上意见领袖等方法,确保网上舆情回复工作有效有力。

  ④网上来网上去:一般性的网上舆情尽可能采取网上回复和引导,必要时可采取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舆论引导。

  ⑤舆情发现:网络巡视员负责下载和登记网上舆情,及时报送现实层面的突发事件以及可能上网的敏感事件,加强与市网信办沟通,加强网络舆情监控。

  ⑥舆情处理:涉事部门对网上舆情进行分析研判,确定是否需要进行网上回复反馈。如不需要网上回复,则及时将原因等处理情况上报社领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