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案例
如220kV丹溪-官塘输电线路,5基钢管塔位于公路绿化带中,最深的单桩基础深13米,直径为2.4米,绿化带两旁交通繁忙,地下土质未知,不采取护壁施工有较大的危险性,需采用护壁施工,防止基坑塌方。
二、常用混凝土护壁施工方法
若采用常规支护模板浇筑混凝土护壁,一般先开挖1米,设置操作平台,然后支护模板后进行混凝土浇筑。进入下段施工需要护壁砼达到一定强度后才可拆模,再开挖下一段土方,然后继续支模灌注混凝土,如此循环,直到挖至设计要求的深度。
三、钢桶护壁施工方法 1、材料准备
钢桶护壁采用3mm的钢板,比重为23.55kg/m2 ,钢桶直径2300mm,高度为1200mm,每只钢桶重量为204kg,以开挖基坑13米、基坑直径2400mm为例共制作6只钢桶,共计约1225kg。
钢桶直径为2300mm,桩孔左右留有50mm空隙,在上沿两端用Φ16钢筋加固,并作为第二个钢桶下落嵌入的凹槽,可以防止外部泥土钻入护壁中,中间用横向钢筋加固,每只钢桶底部焊接两只环,用于吊钩提升。在钢桶外壁竖直焊接3根Φ16螺纹钢,增大护壁与土壤摩擦力。
2、施工過程
2.1、基础位置放样后,在桩孔上方搭设钢管架子,搭设牢固,约能承受3吨受力,钢管下方吊装一个5吨链条葫芦,待桩孔开挖到3米左右时,用Φ17.5钢丝套绑住第一个护筒下面两只吊环,用链条葫芦缓缓吊入,离开挖面约30cm时停止,用5-6个倒三角的木枕由下往上枕入护筒与土壤之间的间隙中,并敲实,防止护筒下沉,护筒连接葫芦的钢丝绳不松劲。
2.2、继续开挖,当下挖到第二节护筒可安放时,稍微提升第一个护筒,木枕下落,将第二个护筒搁置于第一个上方,下沿嵌入第一个护筒上沿两根Φ16钢筋中间。用链条葫芦继续往下沉第一个护筒,沉到里开挖面30cm时停止,用5-6个倒三角的木枕由下往上枕入护筒与土壤之间的间隙中,并敲实,防止护筒下沉,护筒连接葫芦的钢丝绳依然不松劲,到此两个护筒已下沉。
2.3、按照此方法将6个护筒全部吊入桩孔中,离基础面3米的桩孔内无需安装护筒,护筒高度为7.2米,桩孔底约3米也不安装护筒,根据施工经验。当周围岩土挤压以及入岩孔径缩小可完全保证不塌方以及碎石不下落以影响施工。
2.4、待桩孔开挖到设计深度后,可以在桩孔中绑扎钢筋笼,再将护筒吊出,也可将护筒吊出后再整个吊入钢筋笼。
2.5、不同基础,土质不一样,桩孔深度也不一样,具体放置多少节钢护筒按施工现场具体情况决定。
四、钢桶护壁施工与传统混凝土护壁施工方法对比
1、采用混凝土护壁要求开挖孔径比设计孔径大30cm左右,即需开挖更大方量,也需浇制更多混凝土,浪费材料;而用钢桶护壁可按照设计孔径开挖,无需多开挖土方。2 、采用混凝土护壁,每下开挖一米左右,即需浇制混凝土护壁,且需混凝土护壁达到一定强度之后,施工人员才能进入继续施工,效率低下,耽误工期。而采用钢桶护壁可以连续作业施工,不耽误工期。3、采用混凝土护壁施工复杂,需在基坑外表浇制护壁圈,防止护壁下沉,需在桩孔表面绑扎钢筋,
立模板;采用钢桶护壁则较简单。4 、混凝土护壁不可重复利用,钢桶护壁则可以重复利用。
五、总结
通过在线路施工中的实际应用,采用钢桶护壁较混凝土护壁更方便,效率更高,但也有待改进的地方,例如如何能使刚桶护壁制作成本降低,如何能重复利用,如何能操作更加简便,在今后的施工应用中应该继续总结经验,总结学习,能将此方法更加的完善,得到更大的推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