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鼠和矮老鼠
扬中市实验幼儿园 王红梅
一、设计思路:
《高老鼠和矮老鼠》这则故事内容生动,其中选取了司空见惯的日常情形与事物组成故事情节,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感悟到:哦,只有仔细的看,我的身边、我的生活中的事物会更加精彩:往高处看是一个样子、往低处看又是另一个样子……只有用心的去看,平常生活之中,处处有意义,事事显新奇。
因此,我在活动中设计一起去尝试各种各样的“看”,一起去体验看到的映象,一起去表达看到现象。并且在活动中将语言、游戏以及科学整合在一起, 让幼儿通过共同经历有目的、有意识的的视觉认知过程,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及其他相应的能力就会有所发展、有所提升,从而为他们今后的发展奠定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当然,观察能力从来不可能通过传授而获得,只有在充满兴趣的、积极自觉的观察之中才能逐渐地发展起来,这也是我在活动中设计延伸活动《观察记录表》的初衷所在。
二、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产生有意识的变换角度去观察事物的兴趣。
2.积极参与表演游戏,从中去体验、探索和发现。
3.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述。
三、活动准备:
1.故事操作图片若干。
2.幼儿身着红色或蓝色的衣服。
3.高老鼠、矮老鼠图片各一张。
4.录音机,游戏音乐一段。
四、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导入:
组织幼儿学习“高人走”(踮起脚尖,双手举高)、“矮人走”(蹲下来,双手放背后)。
2.欣赏故事。
(1) 今天,我们教室里来了两只老鼠,它们是一个高,一个矮。小朋友先听听它们的自我介绍。(出示高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了一件红衣服,我的名字叫高老鼠。(出示矮老鼠),你们好!我今天穿的是蓝衣服,我就是矮老鼠。
(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提问:
a.欣赏故事至“躲雨”教师提问:他们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
b.教师再次提问:高老鼠看到了什么?矮老鼠看到了什么?
(3) 再次欣赏,教师利用教具分段讲述故事。
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操纵手里的道具,同时出示与故事情节相符的图片。
a.教师提问幼儿:他们碰面都做了什么?同时要求幼儿也与花草、鸟、狗等打招呼。
b.教师提问“高老鼠会看到什么?”“矮老鼠还会看到什么?”
c.结尾
教师在讲述结尾的时候,同时出示彩虹。并提问幼儿“为什么他们都能看到彩虹?”。
教师出示不同角度的相同事物图片,请幼儿仔细观察是否一样。
通过幼儿的仔细观察,请幼儿分别阐述自己的理由,最后告之答案,事物是一样的。使幼儿切身感受,同一种事物在不同角度观察原来是不同的。教师带幼儿出教室去观察室外的世界。
(二)操作活动:游戏表演。
(1)幼儿游戏第一遍。
让幼儿分别扮演高老鼠来看看矮老鼠的世界,扮演矮老鼠来看高老鼠的世界。
“好,现在,我的手上有一根魔棒,待会儿只要我念起魔咒:“魔棒魔棒,变,变,变!那么,我们穿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高老鼠,而穿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就要变成矮老鼠。然后呢,我会放起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高老鼠和矮老鼠就可以到这边来走一走,看一看”。
“小朋友们,你们变高了和变矮了之后,看到的东西一样吗?”(不一样)噢,你们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2)幼儿游戏第二遍。
“好,现在我的魔棒又要开始变了,这一次,魔棒就要把红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矮老鼠,蓝颜色衣服的小朋友变成高老鼠了,变好了之后呢,也请你们去看一看,走一走,和你们看到的东西打打招呼”!
(3)游戏“变换角度的高矮老鼠”。
“那我们下面就做一个让高老鼠低下头走路和矮老鼠抬起头走路的游戏,看看会不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
“矮老鼠们,这一次你看到了什么?高老鼠们呢?”(随机采访)
小结:其实,就像高老鼠和矮老鼠一样,只要我们变换了一下角度、改变一下视线,
就不仅仅只看见眼前的东西,还可以看到更多的东西。
(4)观察活动:“观察记录表”。
a.“好的,小朋友们看,我这里有两张照片,请大家看一看它们是同一棵树吗?为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小结:小朋友,其实这两张照片上的是同一棵树,只是一张是我从下往上拍的,就是这一张,而这一张是我从上往下拍。
b.分发观察记录表,讲解记录方法。
附:故事《高老鼠和矮老鼠》
高老鼠和矮老鼠是一对好朋友。
一天,他俩在小路上碰见了,高老鼠说:“你好,矮老鼠!”“你好,高老鼠!”矮老鼠也向他打招呼。于是,两个朋友在一起散步。
天气有点闷热,小鸟停在树上叫着,小狗趴在树下休息。高老鼠说:“你好,小鸟!”矮老鼠说:“你好,小狗!”
他们路过一座美丽的花园。高老鼠说:“你好,大树!”矮老鼠说:“你好,小花!”
他们经过一座房子。高老鼠说:“你好,屋顶!”矮老鼠说:“你好,地板!”
过了一会儿,天变了,下起了大雨。高老鼠说:“你好,雨点!”矮老鼠说:“你好,水洼!”说着,他俩赶紧跑进一间屋子去躲雨。高老鼠说:“你好,大门!”矮老鼠说:“你好,门槛!”
渐渐的,雨停了。他俩跑到外面一看,啊,多美的彩虹!
两个好朋友一起大喊:“你好,彩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