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陆港基础概念与运作 一文/西安沪和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席 平 一、国际陆港基础概念 船港:上海港西安港务区,目的港:悉尼港,在西安完成外运 之所以叫国际陆港,一是货物在陆地装卸,在陆地运输, 交货。西安的口岸成为上海港的一个装卸作业区,只是比洋 港口建设在陆地上,运输的是国际货物:二是名称符合国际 山、外高桥装卸作业区远一点,将国际运输机制引入了西安, 运输的操作要求,也符合国际港口的起名序列:海港、河港、 符合国际贸易、运输惯例,西安直接于世界各国港口进行多 空港、陆港,名称规范统一。 边运输。特点:以沿海港口的名义对外运输,易于操作,适宜 现代国际运输主要是集装箱班轮运输,集装箱班轮运 陆海运输,不适宜陆路运输。 输是仓库交货,凭进仓单、箱号、船期表就可以制作提单, 3.发展型:西安陆港——海港。贸易合同价格条款填写 完成第三方交货。陆港从形式上讲,是将港务局、港口仓 的是:FOB XiAn,外运提单上填写装运港:西安陆港,中转 库、一关三检、保险公司、结汇银行、船运代理等与外运有 港:上海港,目的港:悉尼港。西安的口岸成为独立的支线港 关机构内移到陆地经济中心城市的陆路运输枢纽处(集 口,将国际运输机制引入了西安,符合国际贸易、运输惯例, 装箱中心站),班轮仍放在沿海港口的装船码头,以铁路 直接与世界各国港口进行多边运输。特点 名正言顺,是发展 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作为国际陆港到装船码头之间 方向,但是操作较难(后面详谈),适宜国际贸易较为发达的 的中转运输线,将两地有机地连为一体。即:将港口仓库到 内陆经济中心城市。 装船码头之问的距离,由普通港口的几百米至几十公里拉 4.新亚欧大陆桥陆地国际运输方式:西安陆港——莫斯 长到一千多公里左右,将汽车短泊运箱上船改为火车专列 科陆港。贸易合同价格条款填写的是:FOB XiAn,外运提单 运箱上船。 上填写装船港:西安陆港,目的港:莫斯科陆港。将国际运输 国际陆港是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铁路、公路交汇处,依 机制引入新亚欧大陆桥陆地国际运输,符合国际贸易、运输 照有关国际运输法规、条约和惯例设立的对外开放国际商港, 惯例,适合沿桥各国之间多边运输,为陆桥国际运输提供了 是沿海港口在内陆经济中心城市的支线港口和现代物流的操 操作软件。 作平台,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方便快捷的国际港口服务。 三、国际陆港建设发展 以实现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无差别的进行国际运输为 1.以集装箱中心站为基础建立国际陆港 出发点,以建设国际陆港为切入点,以引进各种国际运输机 集装箱中心站是内陆至沿海港口中转运输的主要承担 制和国际贸易机制,促进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发展,进而带动 者,运能较强、运价较低,但是国际货物运输关系和国际集装 经济全面发展为归结点。 二、陆港的运作模式 外销合同、银行信用证结汇、外运提单、保险 条款以陆港为基础,无差别的,像沿海港口一样与 世界各国客商发生国际贸易,进行运输国际货物。 以西安外贸货物出口到澳大利亚的悉尼港为例, (见”西安国际陆港运作模式”图)。 1,传统型:海港——海港。贸易合同价格条款 填写的是FOB ShangHai,外运提单上填写装船 港:上海港,目的港:悉尼港,在上海完成外运交 货。西安的口岸的实质是外贸货物运往沿海港口 的中转站。 2.过渡型:港务区——海港。贸易合同价格条 款填写的是FOB ShangHai,外运提单上填写装 中国储运网Http://www chinachuyun conr 7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箱运输业务管理水平相对较弱:沿海港口是国际运输的基 础,其国际货物运输关系和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管理水平都 十分高,在国际海洋运输中起关键的衔接作用,它的内陆运 输能力十分薄弱。以集装箱中心站为基础建立国际陆港,由 港口业务人员负责管理是陆港运营的最佳方式。 自力更生、自我壮大的精神创造了铁路部门辉煌的过 去,请进国际港口管理团队入驻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管理国际 运输业务,强强联合,双方互利,将会带来先进的国际管理技 术、制度、理念,再创造铁路国际集装箱运输辉煌的未来。 2.国际陆港建设 国际陆港像沿海港口一样也是由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和 生产配套服务系统组成。不同的是:增加了国际陆地运输;没 有成熟的陆港软件系统可以应用;陆港生产配套服务系统组 合模式有待重新协商、形成合理组合。 建设陆港硬件系统。一是前期准备工作:规划设计、项目 申报、筹措资金、征用土地 二是主体施工:筑路、建园、土建、 配套措施,招商引资。 研究开发陆港软件系统。目前还没有适合陆港参与海港 国际运输法规,比如,《2000年国际贸易解释通则》4组13 个贸易术语,没有一个适宜国际陆港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 法》、《1978年联合国海上货物运输公约》、《联合国国际货 物多式联运公约》、《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和国际货物运输 保险条例等有关国际运输的法规、条例也没有关于陆港运作 做出规定;国际陆港的运作模式、管理模式、组织机构、人员 构成等问题也有待研究、确定。 3.协商解决陆港生产配套服务系统 海关查验、边境检查、卫生检疫、商品检验、结汇银行、船 运代理、沿海港口、铁路火车站、公路物流园区、信息服务等 构成了港口的生产配套服务系统,这些单位与陆港合作工作 等问题也有待研究确定。 4.搭建“人、财、物”基础架构 建设陆港过程中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必需配以合适的 人员,提供必要的资金和可以开发的土地。人员配备:建设陆 港硬件系统,以地方的经验型管理人员为主;研究开发陆港 软件系统,以全国的大专院校的航运、金融、保险、立法等学 习性研究人员为主,争取得到国际相关机构的支持;协商配 套服务系统,以地方的高级行政管理者为主,发改委、铁道 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变通部和中港协会等国家有关部委、 协会给予支持。资金支持: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陆港开 发。国家给予陆港建设合理的用地指标。 5.拿出开发浦东的热情 上海开发浦东只是巩国其在中国的金融和贸易中心地 72 China storage&transport magazine 2007 1 位,而建设西安国际港务区,一是巩固了西安在西部的区位 优势,二是西部新增加了国际港口功能。三是为其他内陆城 市的国际化做出示范,其意义远远大于浦东开发。 6.在国际港务区内建立保税港 保税港带有自由港的重要特征,上海、深圳已建成,苏州 已在积极筹划建设。西安港务区内建立保税港,如同在西安 建设一个小香港,将先进的国际贸易机制引入西安,加快城 市国际化步伐。 7.亟需国家部委援手 希望铁道部、交通部和中港协会成立陆港的管理机构, 支持和协调解决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将国际 陆港在郑州、太原、银川、兰州等城市扩大推广。 四、建立国际陆港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1.国家利益:促进内陆城市国际化,有利于内陆地区外向 型经济发展,有利于国家对宏观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改 变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外贸投资环境,促进内陆地区外向 型经济发展,缓解内陆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问 题,增加内陆地区国民经济和外汇收入。 2,内陆中心城市利益:打开了制约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发 展的瓶颈——国际物流通道,减少进出口货物的中转环节、 加快通关速度,使内陆中心城市成为“国际港口城市”,为内 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现代综合国际物流服务。使内陆经济中 心城市具有完备齐全的国际港口运行机制和方便快捷的外 运操作体系。 3.投资商利益:内陆地区的能源、土地、原材料、劳动力价 格等生产要素较沿海地区有一定的优势, 在运输条件相当的 情况下,部分行业投资该内陆地区较投资沿海地区的投入 少、产品成本低、利润回报高。 4.公众利益:为所在城市的百姓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资 收入:加快项目所在区域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5.沿海港口利益:深入内陆地区经济中心城市,增加了支 线港口,使间接经济腹地转变为直接经济腹地,为提高集装 箱运输数量和增加经济收入奠定基础。 6.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利益:将国内集装箱运输中转站改 变成为直接对外的国际陆地港口,增加了国际物流业务能 力,使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性质和作用产生了质的飞跃。同 时,也会提高了国际集装箱运输数量、提高了在国际运输界 的影响力和增加了外汇收入。 总之,建设国际陆港,是内陆国家和内陆地区发展国际 贸易的切入点;国际陆港的理论,对国际货运理论是一个补 充,使世界贸易重点在沿海地区发展,变为沿海、内陆地区共 同发展,并成互相补充的趋势,使世界经贸体系更加完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