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冯婉贞教案

来源:好土汽车网
冯婉贞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故事。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冯婉贞的勇敢机智。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体会文中四字词语的妙用。2、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冯婉贞的勇敢、机智。2、激发学生对英雄人物的敬意。 教学重、难点: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人物的特点。2、复述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时代背景

1、播放有关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的电影片段。

2、教师结合画面进行简单描述,引导学生感知时代背景。

3、教师导言:英法联军入侵北京,老百姓们家毁人亡,过着痛苦的生活,于是,他们团结组织起来,保卫自己的家乡,涌现出了许多英雄人物。今天,我们要来认识其中的一位女英雄。4、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二、学习课文,认识冯婉贞

1、教师导读:冯婉贞到底是什么人呢? 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指名反馈,介绍冯婉贞。

4、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5、理解词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体会英法联军的穷凶极恶。 三、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教师导言: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呢? 2、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 3、分段指名读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一件什么事?

(主要写了冯婉贞制定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故事。) 5、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了解故事发生的原因 1、教师导言:文中几次提到敌人被打败?(两次)第一次是被谁打败的? 2、文中第几自然段写冯三保副食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3、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4、指名介绍: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5、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6、理解文中词语“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7、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8、教师导言:打了胜仗,好好休息一下,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课的生字新词。

五、学习本课生字词

1、教师出示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认读。2、从文中抽出生字,读读记记。 3、指名说说:学习这些生字时要注意什么?4、教师强调识字难点。5、学生独立书写生字,结束课堂。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2自然段。

3、导入新课:冯三保组织乡亲们打败了英国兵,大家都十分高兴,都在庆祝胜利,只有冯婉贞站在一边不做声,她在干什么呢? 二、学习课文3—6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勇敢 1、指名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2、说说:当别人都在为打了胜仗而高兴时,冯婉贞在干什么?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冯婉贞说的话,体会冯婉贞的深谋远虑。 4、教师导言:冯婉贞想出对策了吗?

5、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 6、教师导言:冯婉贞是如何按照作战计划组织乡亲们又一次打败敌人的?(引入学习课文4—6自然段)

(1)学生大声读课文4—6自然段。

(2)指名说说冯婉贞是怎样组织大家打败前来报仇的敌人的? (3)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4—6自然段。

(4)引导联想:你现在知道冯婉贞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什么吗?

(5)启发感悟:从这个故事中,你感觉到冯婉贞是一个怎样的人?请找出文中具体语句来说明。 A、学生自由发言。

B、教师引导体会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悟人物的特点。 冯婉贞带着勇士埋伏。 冯婉贞他们一动不动。 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冯婉贞看出敌人的花招,大声喊„„

学生反馈、朗读以上句子,体会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勇敢。 敌人根本没有防备,只得„„

敌人一枪也放不了,有的„„有的„„有的„„ 引导读以上描写敌人的句子,体会敌人的惨败,感悟冯婉贞的聪明、机智,制定的作战计划十分周密。

7、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3—6自然段。 三、总结复述,体会用词

1、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段落,弄清各段主要内容。 2、指名复述课文内容。(即用自己的话讲文中的故事)集体评议。 3、同桌合作,你说我听。

4、回到文中,找出四字词语。

5、指名读词,讨论:用上这些词语有什么好处?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体会这些词语表达得准确、简练、生动。 7、齐读词语。 一、复习检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感知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谁的故事吗?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冯婉贞的什么事呢?(冯婉贞机智勇敢地带领村民们打败了有洋枪、洋炮的英国侵略者。)

2.好,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了:

(课件一)出示:冯婉贞武艺高强,人也非常聪明。(让学生跟着老师说) 3.过渡:那么,为什么说冯婉贞武艺高强、聪明过人呢?课文又是怎样写的呢?这节课老师带着你们去更深入地了解这位女英雄。 三、学习2—6自然段。

1.过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2—6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现她聪明过人、武艺高强的重点句。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1)提问:冯三保是怎样组织乡亲们打败敌人的? (2)引导想象:冯三保回村是怎么布置大家迎敌的?

(3)抓住“喊声震天、纷纷倒下、连滚带爬、狼狈逃跑”等词语,体会乡亲们的勇猛以及敌人的惨败。

(4)读了这段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说,如谢庄的人真的很聪明很勇敢,英国兵中计,狼狈不堪等。)

(5)指导朗读这段。(读出乡亲们的勇猛,敌人的狼狈。)

3.过渡:打败了无恶不作的英国鬼子,大家可高兴了。可是冯婉贞有什么与众不同的表现?

(1)指名说:只有冯婉贞站在一边不做声。

(2)她为什么不做声,她在想什么?(指名谈谈感受。) (3)她又怎么说?(指名回答。)

4.(课件二)出示句子“冯婉贞说:‘虽然敌人被我们打败了,但是他们决不会死心,一定会派大队人马来报仇。咱们的枪很少,又没有大炮,要是敌人拉着大炮来轰,咱们村就毁了!所以咱们得想个对策。”

(1)指名读,齐读这句话。

(2)提问:通过朗读你明白了什么?(如:冯婉贞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她想到敌人必定还会卷土重来,就想出了对付敌人的好办法。)

(3)从这儿可以看出冯婉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聪明机智,考虑问题十分周到。)

5.分角色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体会冯婉贞的聪明。

6.过渡:聪明机智,考虑问题十分周到的冯婉贞是怎样指挥乡亲们抗击敌人的呢?在4—6自然段中,你画出了哪些句子?请你读给大家听。 根据学生的读,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课件三)

①冯婉贞带着一队勇士,拿着雪亮的刀剑,在离村子四里远的地方埋伏下来。 ②冯婉贞他们一动也不动。等敌人走近了,冯婉贞大喊一声:“冲啊!”大伙一齐冲了上去,举刀就砍,拿剑就刺。

③冯婉贞看出了敌人的花招,大声喊:“乡亲们,敌人想离我们远一点好开枪,别上当,快追!”

④他们个个奋勇当先,紧紧地追击敌人。

7.同学们,以上就是冯婉贞指挥乡亲们抗击敌人的好办法,你能说说冯婉贞的这个办法好在哪儿吗?

结合重点词句谈谈自己的体会。(开始她和勇士们埋伏在离村子四里远的隐蔽的地方,敌人没有防备。等敌人走近了,用锋利的刀剑打他个措手不及。敌人有洋枪洋炮,可是冯婉贞这个计策让敌人的枪炮派不上用场。敌人想钻空子后退些再开枪,可是也被我们的女英雄识破,被穷追不舍,没有喘气的机会。这叫做“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让学生自由谈,能说出一点两点就可以,鼓励发表独特见解。相机板书重点词。 8.在整个战斗中,你又体会到冯婉贞是个怎样的人?

在学生讨论后小结:面对着强大的敌人,冯婉贞就像一个聪明机智、沉着勇敢、临危不惧的军事指挥家。

9.再来看看敌人在我们的女英雄面前的表现吧!指名读读描写敌人的句子。多么狼狈的敌人!

10.指导朗读4—6自然段。女生读冯婉贞指挥战斗的句子,男生读描写敌人的句子,通过朗读表现出冯婉贞的机智、沉着、勇敢,表现出敌人的狡猾、狼狈。师生评议,指名读。

11.武器精良的英帝国主义侵略者被冯婉贞他们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逃窜,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谢庄的老百姓,你想对她说什么?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出来,好吗?

学生当堂写句子。(打倒侵略者!冯婉贞,我们支持你!你真是我们村最出色的姑娘!)指名读自己写的句子。 四、总结课文,激发情感。

1.师有感情地述:1860年,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老百姓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备受凌辱,冯婉贞父女带领谢庄的百姓大胜英军的故事大大激励了全国人民抗击英帝国主义侵略者的热情。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谁来谈谈。(像冯婉贞一样勇敢、机智,像她一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学生自由谈感受,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冯婉贞的故事吗?当时和冯婉贞一样不畏强敌英勇顽强的中国人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可以上图书室,或者上网了解更多信息。课后我们再来交流好吗?如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林则徐禁烟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