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教科书52页例2、例3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教学提示
学生在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经验和认识。而前面学生又已经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基本口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本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完善学生对乘法笔算方法的理解,提高笔算乘法的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探索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类比及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52页的例3。
师:同学们,今年王叔叔家的苹果园也喜获丰收。这节课我们就和王叔叔骑摩托车一起走进他的苹果园好吗?
设计意图:以孩子们喜欢的苹果园为线索,展开新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教学例3)
出示例3 (1)列式
师让学生说出例3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预设: 已知条件:每分钟行223米,12分钟到达。问题: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
师和学生交流:每分钟行223米,12分钟到达。求王叔叔家距果园多少米?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师让学生试着说出数量关系式。 预设: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223乘12。 列式:223×12
(2)探究223×12的计算方法
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23×12的计算方法,师提示:先观察这道算式和上节课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之处,是否能用口算的方法解决。学生活动后汇报。 预设:这道题不能很快的口算出来,用笔算即快又准确。
师和学生交流,像这种比较复杂的式子用竖式计算比较简便。今天我们就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师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师提示学生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尝试着解决这道题目。 学生活动。
预设1: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23,得数是223个十,也就是2230。 预设2:……
师展示学生的解答方法,选择正确的板演。
师:用竖式计算,先用12个位上的2去乘223,得数的末位和12的个位对齐,然后用12十位上的1去乘223,得数的末位和12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补充学生的板书
重点强调:446是223乘个位上2的积,223是223乘十位上1的积,实际上是223乘10的积。 板书:
223×12=2676(米)
答:王叔叔家距果园2676米。
师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2、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连续进位)(教学例4)
师:王叔叔家的水果要运到广州销售,同时王叔叔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道题目。 出示例3 (1)列式
师让学生说出例4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预设:已知条件:平均每时行128千米,需28时到达。问题: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师和学生交流:平均每时行128千米,需28时到达。求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多少千米?已知速度和时间求路程。
师让学生试着说出数量关系式。 预设:数量关系式:速度×时间=路程。
师:根据乘法的意义,用128乘28。 列式:128×28
(2)探究128×28的计算方法
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128×28的计算方法,学生活动后汇报。根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尝试着解决这道题目。 学生活动。
师展示学生的解答方法,选择正确的板演。 生试着说出计算方法:
(1)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依次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 (2)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数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 (3)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师:用竖式计算,先用28个位上的8去乘128,得数的末位和28的个位对齐,然后用18十位上的1去乘128,得数的末位和28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师补充学生的板书
重点强调:在计算这道题,要注意128×8时,要连续进位。列竖式时要数位对齐,计算过程中也要注意数位对齐;注意进位问题。 板书:数位对齐 注意进位 128×28=3584(千米)
答: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3584千米。
师和学生讲解例3中每分行223米和例4中每时行128千米都指的是速度,每分行223米写作223米/分,读作:223米每分。每时行128千米写作128千米/时,读作:128千米每时。
师总结: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一个因数的个位对齐。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设计意图:这个教学片断从“做”入手,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完整地呈现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片断中的连续进位是
计算中的一个难点。用乘法交换律来计算128×28是灵活应用所学知识的具体体现,加强这方面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三) 巩固新知 课本第54页第1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本节课中所学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进行巩固。 (四)达标反馈 1、填一填
(1)90千米/小时表示:( )。 (2)120米/秒表示:( )。 (3)135米/分( )。 (4)老虎奔跑的速度可达每小时65千米,可写作( )。 (5)雨燕飞行的速度可达每小时170千米,可写作( )。
(6)计算245×35的过程中,先用35( )位上的数字( )和245相乘,积和35的( )位对齐。再用35( )位上的数字( )和245相乘,积和35的( )位对齐。 2、列竖式计算
145×12= 135×24= 176×46= 234×23=
325×26= 237×83= 322×35= 452×38=
3、解决实际问题
(1)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55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 经过12小时到达。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2) 一艘轮船的速度是每小时120千米,从甲地出发经过24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 一辆摩托车平均每分钟行驶456米,从物流中心到车站走了24分钟,物流中心到车站有多少米?
答案:1、(1)每小时行90千米(2)每秒走120米(3)每分走125米(4)65千米/时(5)170千米/时(6)个 5 个 十 3 十 2、
3、(1)155×12=186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1860千米。 (2)120×24=288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2880千米。 (3)456×24=10944(米)答:流中心到车站有10944米。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我们一起说一下吧! 预设1:我们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预设2:我们知道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 预设3:我们知道了速度×时间=路程 ……
设计意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体现了一种“反思”思想,使学生学会总结知识,深化知识,把所学知识变成自己内在的东西。 (六)布置作业 1.填一填
(1)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
(2)
1 4 5 × 1 2
先算( )与( )的乘积
再算( )与( )的乘积
最后算( )与( )的和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相同数位( ),先用两位数( )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再用两位数( )位上的数去乘三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 )。 (3)根据自己的理解填空。
①一辆汽车的速度是70千米/时,4小时可行多少千米?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 ),行驶的时间是( ),所行驶的路程是( )。
算式是:( )○( )=( )(千米) ②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225米/分,10分钟可行多少米? 李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是( ),行驶的时间是( ),所行驶的路程是( )。
算式是:( )○( )=( )(米)
从上面的两个算式可以得出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有这样的关系。 ( )○( )=( )
2、说出下面计算中的错误,并把它在右面改正过来。
3、列竖式计算
12×124= 215×85= 153×28= 350×38=
85×142= 134×16= 246×34= 675×24=
4、解决实际问题
(1)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2)小华跑步的速度是1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3)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从广州火车站开往各个城市的列车行程表。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到达地点 速度(千米/时) 时间(时) 路程(千米) 韶关 3 240 济南 120 22 答案:1、(1)900千米/时 (2)290 145 145 2 145 10 10944 290 1450 对齐 个 十 加起来
(3)①70千米/时 4小时 280千米 70×4 280
②225米/分 10分钟 2250米 225×10 2250 速度 时间 路程 2、
南京 100 2500 桂林 90 13
3、
4、(1)55×20=1100(米)答:小东家离学校大约有1100米。 (2)2分=120秒
15×120=1800(米)答:他2分钟能跑1800米。 (3)80 2640 25 1170
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例3
板书:
223×12=2676(米)
答:王叔叔家距果园2676米。 例4
128×28=3584(千米)
答:水果基地至广州的铁路长3584千米。 数位对齐 注意进位 速度×时间=路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知识的新课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了思考与交流的空间。我在上课过程中更加认识到小组学习在当前教学中的作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交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在使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又能迅速学习同伴的长处,取长补短。同时更深刻地认识到对知识传授过程中细节的处理,有可能成为一节课成败的关键。
教学中我没有将新旧笔算进行很好的对接。特别是在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没有利用好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学习新知,过高估计了学生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掌握,没有进一步强调算理,教学中又没有强调好“用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数的末尾和十位对齐”这个算理,结果导致部分学生在书写第二步乘积时,数位对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