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来源:好土汽车网
种业导刊,2013年第8期 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 试验结果与分析 马义勇,王建强,孙灵姣,马芳芳,候延辉,吕建立 (嵩县农业科学试验站,河南嵩县471411) 摘 要:为研究小麦新品种在嵩县的表现,筛选出适宜的高产、稳产、抗病品种,嵩县农业科学 试验站征集了近几年新审定和参与审定试验的小麦新品种21个,进行示范展示。结果证明:豫教 5号、良星66、周麦23、周麦26、平安8号表现适应性强、高产稳产、综合性状优良,增产效果 明显,适宜在嵩县中等以上水肥地推广种植。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结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S512.0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749(2013)08—0013—03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日田间规划、整地扒畦。11月2O日喷除草剂防除杂 草;3月18日每公顷追施尿素112.5kg。3月19日 进行灌溉,6月8日收获。 参展品种21个,分别是:周麦23、洛麦23、花培 8号、兰考198、中育12、开麦21、周麦26、丰德存1 号、许科316、豫教5号、豫教2号、国麦301、众麦 998、周麦18、新麦26、平安8号、良星66、漯麦9号、 焦麦266、周麦27、泛麦8号。 1。2 方法 2气象要素分析 2012--2013年度小麦生育期间平均气温9.8℃, 比常年平均9.5℃高0.3℃,但2012年12月下旬和 2013年4月中旬出现两次极端低温天气,使部分小 麦出现不同程度冻害;2012—2013年度小麦生育期 间日照1092.3h,比常年平均1387.5h少295.2h;降 雨量2415mm,比常年平均257.8mm少16.3mm。总 体表现为气温略高于常年,日照时数和降雨量明显低 采取顺序排列,不设重复,每个处理一个小区,共 21个小区。双排种植,小区长2.5m,宽4.1m,小区 面积10.25m 。展示田四周和排与排之间留走道 lm,走道外设保护行。 播种期:1O月12日,每公顷播种量为135kg。 1.3 田间管理 于常年的异常气侯条件,对小麦生长发育影响极大。 小麦播种前9~1O月份,降雨多,土壤墒情好,日 照充足,给小麦全苗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3年11月下旬到12月平均气温较常年低, 日照时数也明显少于常年,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少 前茬作物玉米成熟后于1O月8日收获,10月1o 日机耕,深度25cm,耕后耙地三遍。耕地前每公顷匀 施4O 施可丰复合肥600kg做底肥。10月10~l1 20 9/6,水、光、热资源和常年相比严重不足。 收稿日期:2013—07—15 作者简介:马义勇(1955一),男,河南嵩县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科学研究与农技推广工作。 ・ 13 ・ 马义勇等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2013年4月中旬出现极端低温天气,致使花培8 号、平安8号、丰德存1号、洛麦24、豫教2号小麦品 种出现不同程度的冻害现象。 3结果与分析 3.1 抗逆性 2013年4~5月上中旬雨水较少,田间湿度低, 小麦白粉病、叶锈病发生较晚,发生属中、轻度;小麦 纹枯病发生程度与2012年基本相同,属中度发生;小 麦赤霉病,由于4月份小麦扬花期降雨次数较少,对 赤霉病菌孢子有一定抑制作用,未造成严重发生,属 中等偏轻发生。 3.2 生育期 参加展示的21个小麦品种生育期在229~237d 之间。生育期最短的品种是兰考198,为229d,生育 期最长的品种是周麦27,为237d。 3.3产量结果与分析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产量汇总见表1。 表1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产量汇总 良星66 45.13 30.09 38.90 592.96 2 周麦26 41.11 3O.8O 39.96 531.60 4 周麦27 4O.82 3O.20 38.80 484.91 7 周麦18 37.8O 3O.3O 41.O4 401.13 15 中育12 4O.78 32.0O 34.34 480.91 8 平安8号 41.O3 35.()O 4O.22 503.59 5 开麦21 38.89 32.6O 37.88 490.25 6 豫教2号 39.40 31.7O 39.28 456.23 10 泛麦8号 4O.O7 3O.O8 36.72 392.20 19 焦麦266 41.07 29.99 38.50 392.86 18 兰考198 36.89 31.O0 37.44 399.53 16 国麦301 38.90 29.20 40.32 386.86 20 丰德存1号 40.6O 3O.3O 39.90 422.88 13 漯麦9号 41.O1 28.80 3l|90 443.56 12 新麦26 42.O0 30.O0 33.48 478.91 9 许科316 39.O6 3O.O8 35.54 394.86 16 洛麦23 41.40 29.80 34.56 450.89 11 周麦23 38.17 29.9O 34.56 538.27 3 花培8号 31.33 26.8O 42.44 402.87 14 豫教5号 39.7O 31.O0 38.90 601.63 1 众麦998 38.89 28.90 38.50 386.28 21 ・ 14 ・ 3.3.1单位面积穗数参加展示的21个品种,单位 面积(亩)穗数在31.33万~45.13万之间。花培8 号穗数最少,仅31.33万,良星66穗数最多,高达 45.13万。超过4O万的有l1个品种,分别是良星 66、周麦26、周麦27、中育12、平安8号、丰德存1号、 泛麦8号、焦麦266、洛麦23、新麦26、漯麦9号。 3.3.2穗粒数参加展示的21个品种,每穗粒数在 26.8~35粒。花培8号每穗粒数最少,仅26.8粒, 平安8号每穗粒数最多,多达35粒。 3.3.3 千粒重 参加展示的21个品种,千粒重在 31.9~42.44g之间。漯麦9号千粒重最低,仅 31.90g,花培8号千粒重最高,高达42.44g。超过 40g以上的其他品种有周麦18、平安8号、国麦301。 3.3.4产量参加展示的21个品种,单产(亩)水平 在601.63~356.85kg,产量最高品种是豫教5号,为 601.63kg,居参展品种首位。 单产(亩)500kg以上的品种有:豫教5号、良星 66、周麦26、周麦23、平安8号5个品种。450kg以 上的品种有:开麦21、周麦27、中育12、新麦26、洛麦 23、豫教2号6个品种。其余10个品种均在450kg 以下。 4 结论 4.1 豫教5号 单产(亩)601.63kg,居21个参试品种首位。该 品种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35d,株高78.1 cm,叶色 浅绿,植株松散,穗长方型,小穗排列较密,穗层整齐, 单位面积(亩)穗数39.7O万,穗粒数31.O0个,千粒 重38.90g,中熟,分蘖率中等,中感纹枯病、叶绣病。 综合性状良好,产量基本稳定,建议在嵩县中等水肥 地示范推广种植。 4.2 良星66 单产(亩)592.96kg,居21个展示品种第二位。 该品种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38d,中熟品种,株高 81.5 cm,叶色深绿,株型紧凑,穗层整齐,长芒,白粒, 角质,单位面积(亩)穗数45.13万,穗粒数30.09个, 千粒重38.90g,轻感赤霉病、纹枯病。综合性状良 马义勇等 2012—2013年度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 好,产量稳定,增产效果明显,建议在嵩县中等水肥地 推广种植。 4.3周麦23 害,穗顶部干尖,耐旱性差,穗纺缍型,后期有早衰现 象,单位面积(亩)穗数41.O3万,穗粒数35.O0个,千 粒重40.22g,中感叶绣病、白粉病。建议在嵩县中水 肥地示范推广种植。 其他品种仍需继续试验示范与鉴定,不再一一 评述。 参考文献 单产(亩)538.27kg,居21个参试品种第三位。 该品种属弱春性品种,生育期236d,中熟品种,株高 78.5 cm,旗叶上举,株型半紧凑,抗倒伏性好,成熟落 黄好,穗长方型,单位面积(亩)穗数38.17万,穗粒数 29.90个,千粒重34.56g,感赤霉病,中感叶绣病、纹 枯病。综合性状良好,产量稳定,丰产性好,建议在嵩 县水肥地推广种植。 4.4周麦26 王宇.2008—2009年度南阳市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3. 种业导刊,2009(09):25—27. 朱佩.2008—2009年度开封市小麦新品种展示结果分 单产(亩)531.60kg,居参试21个品种第四位。 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38d,株高81.5 cm,旗叶较 ] 析[J3.种业导刊,2009(O9):28—31. 沈恩庭,房春兴.淮北地区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J].现 ] ] ] ] ] 口 ] 代农业科技,2010(17):81. 马芳芳.嵩县小麦新品种试验结果与分析[J].种业导 刊,2O13(03):15—16. 宽,株型紧凑,抗倒伏性好,穗长方型,穗层整齐,单位 面积(亩)穗数41.11万,穗粒数30.8O个,千粒重 39.96g,感白粉病、纹枯病,中感赤霉病。建议在嵩县 中水肥地推广种植。 4.5平安8号 宋家永,汤其林,闫耀礼.小麦新品种育繁推加工程化开 发的成效[J3.河南农业科学,2000(10):13—14. 付亮,蒋志凯,李洋.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品质性状分 析[J].河南农业科学,2012(10):40—43. 曹廷杰,胡铁柱,王西成.河南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 单产(亩)503.59kg,居参试21个品种品种第五 位。属半冬性品种,生育期235d,株高77.39 cm,中 熟品种,叶宽短,分蘖率较强,成穗率中等,有轻度冻 性综合评价[J].河南农业科学,2010(08):14—15. 玉米进入病虫危害盛期 近日,22个玉米主产省(区、市)的测报技术人员和玉米产 在部分地区造成一定危害。预计全国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发生 业体系专家,对2013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发生趋势做出了预 测。预计2013年玉米中后期病虫害总体为偏重发生,发生程 度重于常年,虫害重于2012年,病害轻于2012年;7月下旬至 8月底为各种病虫危害盛期。 玉米中后期病虫以钻蛀性、食叶性、刺吸性害虫和叶部病害 0.61亿公顷次,虫害0.41亿公顷次,病害0.2亿公顷次。 其中,一代玉米螟在黑龙江偏重发生,中西部可达大发 生;二代玉米螟在辽宁、湖北、湖南和重庆偏重发生;三代粘虫 在东北、华北大部偏重至大发生;蚜虫在宁夏偏重发生;叶螨 在宁夏偏重发生。大斑病在东北、华北北部达偏重程度发生; 褐斑病近年上升趋势明显,在黄淮地区可达偏重发生;灰斑病 为主,其中三代粘虫重发风险高;玉米螟、大斑病和小斑病发生 较为普遍、危害较重;棉铃虫、叶螨、蚜虫、双斑萤叶甲以及褐斑 病、弯孢叶斑病、丝黑穗病、瘤黑粉病、纹枯病、茎腐病、灰斑病等 在西南大部偏重发生,东北地区中等发生。 (农民日报) ・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