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技术在功能性纺织品中的应用与展望

来源:好土汽车网
新技术在功能性纺织品中的应用与展望 口王成王丽萍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100) 摘要:着眼于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所应用到的新型技术,主要介绍近年来等离子体、微胶囊、生物、纳米和微电 子信息等技术的特性及其在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并对新技术在功能纺织品上的应用提出展望。 关键词:新技术功能性纺织品应用 中图分类号:TS1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079.02 1弓I言 3um.3000urn,我国目前已经产生了大小范围为3urn至200um 功能性纺织品指的是和传统纺织品不同,具有特殊功能 的纳米胶囊。 和性能,能够满足社会群众要求的纺织品,特殊功能指的是通 微胶囊技术具有以下几种优点:功能复合容易实现,隔离 过化学功能和物理功能等对织物、纱线和纤维进行加工,在近 和缓释性能较好、选择分子包裹材料的范围较大,因此,可以 几年之中,很多新技术开始在功能性纺织品开发中使用。例 使用上述技术进行多种功能纺织材料的制作。例如,抗静电 如,开发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织物,具有交流、娱乐和通讯功 剂、阻燃剂和抗菌剂等,可以通过微胶囊在织物中进行处理, 能的服务,开发新技术为开发纺织新产品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一定的使用条件和加工条件中,芯材能够将自身作用得到 能够提高功能性纺织品的附加值和技术水平。 最大的发挥。微胶囊在后整理和印染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 2功能纺织品开发的新技术应用 例如,香精微胶囊能够对香味的释放水平进行人为控制,对其 2.1等离子体技术应用 留香的时间进行延长,具有良好的耐洗牢度。在防臭整理方 等离子体技术指的是将离子流、中性分子流和光辐射作 面,可以将微胶囊附着、渗透到纤维表面,提高织物的防臭水 用在材料的表面,向材料表面高分子传递能量,最终使材料改 平。英国较早开始对具有治疗功能的织物进行探究,能够有 性,选择适宜的等离子体,在织物的表面物理刻蚀,对织物的 效缓解患者的关节炎和湿疹水平,将草药和药品的微胶囊注 表面特性进行改变,如对疏水性材料进行亲水改性,也有使用 入织物,使用者通过体温对织物之中的微胶囊加热,将药物通 氮气和氧气离子体对丙纶薄膜进行处理,使其亲水性能得到 过皮肤向血液中传播,药效具有较好的持久性和耐久性。此 提高,使接触角进一步降低。 外,如果使用具有酸性液晶浆的微胶囊,能够导致织物具有可 氮和氧等离子处理能够导致鳞片构造产生物理剥落,减 逆感温变色的效果。 少织物表面的含碳水平,提高硫、氮和氧的含量,使羊毛防缩 2_3生物技术应用 性得到提高,同时,增加纤维表面的极性,提高染料对纤维的 生物技术指的是通过生物自身和生物的组成对产品进行 吸附能力及降低染料向纤维内扩散的空间阻力,从而改善羊 制造,对其生物特性进行改性,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生 毛的染色性能。真丝纤维在进行等离子处理之后,在纤维表 物添加剂、基因和生物酶等技术在世界各国的科技竞争和研 面产生明显的微孔,导致内部结构产生变化,增加纤维的填埋 究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生物酶技术在开发纺织品的过程中 水平,提高材料的活性基团,将真丝织物功能化改性落到实处。 广泛使用,具有准确性和催化效率较高的特征,能够对碱精炼 麻织物在进行等离子处理之后,提高纤维表面的湿润水平,使 的传统方式进行取代,外国学者对织物进行精炼,能够使吸湿 织物的上染率和印花着色水平得到提高。棉纤维在进行等离 性得到提高,对蛋白质纤维进行蛋白酶处理,能够减少织物的 子处理之后,表面产生部分交联的现象,对纤维的抗缩水平进 伸缩水平和临界符合,对柔软水平进行改善,减少粗糙水平, 行改善,如果在介质之中增加氟单体还能够提高拒水整理水 提高织物的稳定性。 平。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基因技术取得突破,例如, 2.2微胶囊技术应用 加拿大的专家在羚羊细胞中转移蜘蛛丝蛋白,进而从羚羊 微胶囊技术指的是,使用合成高分子或者天然高分子成 乳液中提取到可溶性蛋白,同时,对蜘蛛吐丝的技术进行模 膜材料将气体、液体和固体进行包裹、覆盖,将其变为微小的 仿,对动物纤维进行进一步开发,美国一些公司已经在植株 粒子,之后将微胶囊通过适宜的技术进行加工处理,在织物或 中植入对蓝色进行控制的基因,能够制作天然蓝色的牛仔 者纤维中使用,进而研发具有特殊功能的织物,可以针对工艺 裤。 水平的不同,对微胶囊的大小和形态进行调整,一般的范围为 生物添加剂在功能性纤维开发上的技术应用主要有三种: ——斟协论坛・20l3年第01期(下)—— (1)添加型共混纺丝技术,在湿纺或熔纺过程中将添加剂加入 改善,重视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在发展的同时,重视环 聚合物,如日本阿巴尼公司的“Batekiller”抗菌涤纶;英国考特 境保护,使织物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尔兹公司的CourteKM抗菌腈纶。(2)接枝改性技术,将具有 特殊功能的基团接枝到纤维上,如日本东洋纺公司的Vilsil。 (3)复合纺丝技术,在皮芯型复合纤维中将添加剂掺到芯层中, 参考文献: 】Nai-Yi Cui,Brown,Norman M.D.Modiifcation of the sur- 或在并列型复合纤维中掺到其中一个并列组分内,如日本帝 【1人公司“Daberta”双组分抗菌涤纶。 face properties ofa polypropylene(PP)film using all air die- 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plasma.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4纳米技术应用 纳米技术是在纳米尺度(1~100nm)内研究物质的特性 术制品。在纺织工业中,纳米材料应用为功能纺织品的开发 提供了广阔的思路和可行的方法。 相关研究证明,纳米Fe:O,和SiO:等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大 Volume,2002(89):3 1-38. 2】CHEN Yu-yue,LIN Hong,REN Yu,WANG Hong-wei,ZHU 和相互作用,并利用这些特性生产出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技 【Liang-jun.Study on Bombyx mori silk treated by oxygen plsma【aJ].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2004,5 (8):918-922. 3】 白越,古长生,陈东生.医疗保健用新型功能纺织品【J】.合成 气中的紫外线,在化学纤维内部添加数量较少的纳米颗粒,最 [纤维,2004(6):33-35. 终形成吸收紫外线的现象。将含有半导体性能的物质添加入 4】李汉荣,王贤宁.聚氨酯法液晶印花【P】.中国专利: 化学纤维之中,能够产生具有良好性能的屏蔽静电功能。通 【过纳米颗粒除味抗菌,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与传统方式相比, CN1035144,19890830. 5】K,Sawada,M,Ueda.Enzyme processing oftextiles in reverse 能够合理配置资源,提高使用效率。纳米云母能够在充满水 【mieellar solution[J].Biotechnology,2001(89):263-269. 分和空气的环境中存在,自主分解电子,产生带有正电荷空穴, 6】 马廷方,戚丽华,刘琳.新型纳米银抗菌棉织物的制备及其 最终实现除臭消炎的目标。纳米电气石的量子表面效应和小 【性能检测【J】.现代纺织技术,2012(1):17.19,23. 尺寸效应,导致远红外具有的辐射性能够显著增加,是开发具 【7】WANG C,LIN H,CHEN Y Y.Study on het preparation of 有上述功能织物的重要途径。 2.5微电子信息技术应用 steady-state chitosan nanoparticle as silk-fabric inifshing ag・・ 微电子信息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导致纺织品具有 特殊功能,最终研发智能的电子纺织品,在上述纺织品之中, 包含通讯设备和传感器等,能够保障病人、运动员等人群的 需求,智能织物能够对信息进行控制、储存和检查,将对身体 数据进行测试的数据向控制中心进行传输,因为其使用微型 ent【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l,175-l76: 745.749. 芯片标签,能够对信息储存,使用集成天线对无线数据进行 交换。 美国大学相关研究机构目前和相关研究院合作,成功研 制新型的纺织品,并命名为E型织物,上述纺织品具有探测器 的部分功能,在军事定位和通讯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是微电 子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 虽然微电子信息技术在开发的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但是,开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中,应该满足几个方面的 条件:(1)功能元件应该具有可植入性;(2)上述产品在进入 市场之前,应该进行正确合作,进行多方面的调查。因为, 信息技术产品在使用之前,已经在大型系统中建立基础,不 仅会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还关系到商业问题和管理问 题。 3展望 功能性纺织品是科技发展的趋势,在纺织品开发中的使 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同时,能够将多领域的技术进行联合,进 一步提高织物自身的附加值,但是,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纺织 品的未来发展,在运用新技术的同时,应该重视对织物功能的 ——斟协论坛・2013年第0l期(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