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新课程习作教学的困惑及策略的讨论

来源:好土汽车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关于新课程习作教学的困惑及策略的讨论

作者:王敏燕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18期

[摘要]本文针对现在中年级习作教学的现状,对比浙教版和新课程的习作教学优劣,提出新课程习作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淅教版 新课程 习作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明确了习作教学的性质与地位。新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高度对习作教学进行了改革,但在实践路上很多教师倍感困惑。

一、新课程习作教学的问题分析

新课标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新课程理念,教师在口头上都能接受,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显得步履沉重、陷入两难境地。

难处一:习作伊始,教材习作范围、内容放开,却无可借鉴模仿的范例,又无具体的表达要求,是让学生写几句话,还是一段话或一篇文,教师心中无底。

难处二:中年级学生,有表达兴趣与欲望,但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教师该不该训练,又该怎样训练,教师有些茫然。面对这样的困惑,教师在教学行为上很难把握尺度,容易出现两极分化情况,两种情况主要表现在: 1、过于限制

面对开放的习作内容,不自觉地沿袭以往的教学方法,如三(上)写“观察日记”,老师为了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并把观察到的东西写具体,组织学生统一观察菊花,交流后统一写。

2、过于开放

教师面对教材提出宽泛要求。如三(下)写“保护环境”方面的内容,习作是可以写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也可以想象家乡几年后的环境。教學中,教师任学生天马行空地交流。结果,不少孩子仍是握着笔却无从下手。 二、两种教材习作理念的对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面对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困惑和行为偏差,我们不妨从浙教版和新课程的习作理念的角度进行一次对比。 1、浙教版

(1)教学现象的呈现。老教材每单元都有作文的内容和具体的要求,不是有例文可供学生借鉴,就是有单元训练目标可助教师把握。学生起步写作有章可依,教师教学有章可循。而教师指导学生写一篇作文,唯恐学生写“跑题”,于是“手把手”地教学生写作文,结果学生的作文几乎是同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2)透视理念,挖掘优势。浙教版教材细致的习作要求和既定的教学过程,是因为它把习作当作是一种线型的训练,认为学生写作水平可以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来提高。它的优势在于:细致的习作要求,便于教师把握;具体的习作指导,便于学生学习;范文的引入,利于学生组织表达;明确的习作目标,便于习作评价。 2、人教版

(1)教学现象的呈现。人教版中年级在习作部分没有具体的要求,给你一个范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那样写,完全是开放式写作。但如此开放的习作,让教师们无从下手,习作只是学生原生态语言的呈现,丧失了习作的教学价值。

(2)透视理念,挖掘优势。人教版对习作要求的宽泛化,充分尊重了学生自由表达的需要。记录真实生活,抒发和表达内心的真实声音是写作的真正目的和真正意义所在。所以,人教版的习作理念是不再把习作当成简单的训练,而是一种真实表达的需要。它的优势显而易见:兴趣,成了习作过程的内驱动力。 3、对比中的冷思考

人教版把“作文”改为“习作”,不仅是一种提法上的改变,更是对小学生写作要求上的改变。它把作文当作是训练习得的产物,关注的是线型训练;“习作”更侧重要求学生学写作,关注的不光是学生写作的能力,还体现了学生写作的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即“三维”目标的统一,强调的是“学”。为了让习作教学有实效,我们不妨在尊重学生表达欲望的前提下,参照浙教版的训练和指导优势,充分发挥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以此来提升习作教学的价值。

三、新课程习作教学的策略

习作教学的策略是指为完成习作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习作发展需要而作出的教学谋划和采取的教学措施以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但站在教师教学的角度考虑,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加强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仿写,学会表达

写文章并不是天生的本领,是学习来的,一是直接从生活实践中学,二是从大量的阅读积累中学。有经验的教师提出,习作教学需要受教育者经过①相似性模仿阶段②变式模仿阶段③迁移模仿阶段④创造性模仿阶段。

新课程人教版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模仿的语言范本。比如第六册第一组课文中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写荷花开放的不同姿态的段落,就可以开放空间,安排课堂小练笔,仿写句子。教师要深入教材,精心设计,在课堂中尽量为小练笔留足时间。

叶圣陶老先生说:“写作的历练在于多练,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写作。课堂小练笔是作文教学的轻骑兵。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耐心细致地指导学生写,真正让小练笔焕发出迷人的光彩,成为新课程实施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创作,体验成功

虽然新课程习作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但习作还是要从生活中提炼要写的东西,是把心理活动中的精华加以概括、升华,这个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在每个语文园地的习作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表达的空间,学会欣赏儿童化的表达,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习作情境的创设。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兴趣,也是在教孩子怎样习作。

(2)习作方法的指导。并不是说只要学生天马行空就可以了,那教学就失去了意义。教师在该指导的地方还是要指导。课标教学建议中也谈到:“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 (3)习作价值的引领。习作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当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偏移的时候,教师并不是放任自流,而要及时引领。

(4)习作讲评的形式。讲评是习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根据习作教学的要求,对批改中发现的学生作文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评价的过程。讲评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