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全国2014年4月00407小学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

来源:好土汽车网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小学教育心理学试题 课程代码:00407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有意创设或改变条件以引起特定的心理及其变化,并依据外部影响与心理反应之间的相关情况或数据去探明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C.实验法B.调查法 D.访谈法

2.研究学生心理时,研究方案的设计与实际操作过程中应考虑对学生有良好的教育影响,不做有损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事。这一研究原则是

A.客观性原则

1 / 7

C.教育性原则

3.皮亚杰划分认知发展阶段的依据是 A.年龄

C.心理发展水平B.运演水平 D.生理发育水平 B.系统性原则 D.实事求是原则

4.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 ... A.望梅止渴

C.谈虎色变B.画饼充饥 D.叶公好龙

5.根据来源,学习动机可划分为 A.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C.意识到的动机与没有意识到的动机B.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D.正确的动机与错误的动机

6.“角”这一概念的掌握,有助于“钝角”、“直角”、“锐角”等概念的学习,该迁移属于A.纵向迁移

C.特殊成分的迁移B.横向迁移 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2 / 7

7.围棋高手能够将对弈的整个棋局复盘,几乎无误,一个围棋新手只能复几个子。这表明组块能力依赖于

A.性格

C.认知风格B.知识经验 D.成熟度

8.“相同要素说”这一迁移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贾德

C.武德沃斯B.苛勒 D.沃尔夫

9.韦纳把归因因素分为三个维度,即原因源、稳定性和 A.可控性 C.主动性B.内外性 D.反复性

10.伊索寓言中的“吃不到葡萄反说葡萄酸”的心理使用了下列哪种防御机制?

A.否认 C.合理化B.转移 D.认同

11.学生将课文中重点的词汇、段落勾画出来,以便理解和记忆,他使用了

A.复述策略 C.精细加工策略

3 / 7

12.提出顿悟说的心理学家是 A.苛勒 C.华莱士

13.伴随着道德认知而出现的内心体验是 A.品德

C.道德感B.道德行为 D.道德意志 B.华生 D.桑代克 B.组织策略 D.元认知策略

14.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判断事件的合理性时主张公道,此时儿童处于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 C.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D.公正阶段

15.根据科尔伯格的理论,某儿童认为正确的行为就是能够满足本人需要的行为,则该儿童处于

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C.“好孩子”定向阶段B.工具性的享乐主义定向阶段 D.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阶段

16.个人按照社会或群体的要求、或他人的请求而做出的行为叫做

4 / 7

A.服从

C.去个性化B.从众 D.认同

17.班级核心吸引力和号召力增强,全班同学对群体的认同感增强,集体荣誉感产生,此时班集体形成处于

A.形成期 C.凝聚期

18.小学生接受纪律的发展过程基本处于 A.强制阶段

C.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B.强化和遵从集体阶段 D.民主平等阶段 B.同化期 D.松散期

19.研究和处理个体从出生开始的各成长阶段所遇到的心理问题,使个体健康成长、愉快地生活与工作,这属于心理卫生工作的

A.一级水平

C.三级水平B.二级水平 D.四级水平

20.学生受到老师批评,愤愤不平,转而欺负其他同学的心理防御机制是 A.否认 C.抵消B.转移

5 / 7

D.合理化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1.定势 22.从众 23.品德 24.功能固着 25.技能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6.遗忘的理论主要有哪些?

27.奥苏伯尔认为概念同化的模式有哪些? 28.群体规范的心理功能主要有哪些? 29.衡量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30.加里培林把认知技能的学习分为哪几个阶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

每小题15分,共30分)

31.举例说明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掌握的因素。 32.结合实际分析解决班级纪律不良问题的方法。

6 / 7

33.结合实际分析教师帮助新入学小学生克服适应问题的措施。 “,下载

7 /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