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煤矿“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方案

来源:好土汽车网


“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

项行动

实施方案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八日

一、基本信息

试点示范 机械化、自动化示范矿井名称

单位名称 (盖章)通讯 地址负责姓 名人

姓 名联系办公电话 人

电子邮箱

职务/职称矿长/助理工程师职务/职称总工程师/工程师移动电话传 真总经费

5680.89万元

邮政编码

项目牵头单位信息

项目执行时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8月30

间日申报级别所属领域创新类型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试点示范 ■省级试点示范■煤 矿 □金属非金属 □危险化学品 □烟花

爆竹

□自主创新 □集成创新 ■引进消化 □国外

进口有限公司煤矿有限公司

参与单位

一、试点示范概况

1.企业基本情况

煤厂”)隶属于煤业有限公司公司,为民营企业,所属行业领域为煤矿。煤业有限公司成立日期2011年2月25日,注册资金1300万元人民币,营业期限2012年02月至2016年02月24日,法定代表人任志勇。经营范围:原煤生产、销售。注册号:

513100000013738。煤厂矿井设计生产规模为15万吨/年,年营业额约为5468.89万元。

煤厂地处XX县XX镇XX村,矿井于2012年5月8日取得XX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100002010121120094976,有效期至2021年8月3日),矿区范围由1~16号拐点坐标圈定,矿区面积2.4534km2,允许开采双龙、上下连煤层,煤层平均倾角11°,开采深度+927~+550m标高(其中双龙煤层为+927~+590m,上下连煤层为+895~+550m)。矿井保有资源储量302.5万t。

XXX属高瓦斯矿井,开采煤层不易自燃,煤尘无爆炸危险性,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III级)中等。

XXX矿井采用斜井-平硐综合开拓,并列式通风方式、抽出式通风方法。采用普通机械化采煤工艺。

XX煤厂设置了五长、五科和五队,并配备了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职工均通过培训考核合格,取得证件,持证上岗。煤矿有员工258人。2. 试点示范环节基本情况

(1)煤层

矿井允许开采上下连、双龙煤层。目前,上下连为主采煤层。双龙煤层纯煤厚0.35~0.8m,平均0.42m,煤层倾角平均11°,由两分层及一夹矸组成,上分层煤厚0.17~0.5m,下分层煤厚0.05~0.4m,夹矸厚0.2~1.55m,煤层总厚1.1~1.4m,平均1.25m;双龙煤层下距上下连煤层平均27m。

上下连煤层纯煤厚0.59~0.7m,平均0.62m,平均倾角11°,由两分层及一夹矸组成,上连煤厚0.26~0.40m,下连煤厚0.27~0.36m,中夹砂质泥岩、粉砂岩,厚0.42~1.25m,煤层总厚1.3~1.7m,平均1.5m。可采煤层顶底板

(2)煤层顶底板

双龙煤层:煤层顶板为灰色薄层砂质泥岩,局部为细砂岩,岩层完整性较好,属较坚硬工程地质岩组;煤层底板为深灰色细砂岩、粉砂岩及砂质泥岩,厚2.0m左右,属半坚硬工程地质岩组。

上下连煤层:煤层顶板为深灰色薄层砂质泥岩,直接顶为厚1.5m左右,属较坚硬工程地质岩组;底板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厚1.0m左右,岩层吸水性高,可塑性大,遇水膨胀变软,属松软工程地质岩组。

(3)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的关键环节、重点部位情况采煤工作面

目前采煤工作面采用截煤机掏槽,放炮落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煤,回采巷道采用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运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的关节环节是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改革。计划采用综采机械化采煤技术,应用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乳化液泵站系统、顺槽变电开关、控制系统等综采成套装备,代替现有普采采煤工艺,实现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减少工作面人员40%以上。重点部位是采煤工作面由目前的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改造为液压支架支护。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区域联合支护技术

采煤工作面计划改造为应用能够与工作面设备同步推移的后置式端头支架、迈步式自移超前支护系统、搬移式超前支护装备等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代替目前矿井采用的单体支柱、木垛等人工非机械化支护装置,实现工作面端头与巷道连接区安全、高效支护,减少作业人员50%以上。

煤(岩)巷掘进

计划采用煤巷掘支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应用掘进机、臂锚杆钻车、可弯曲胶带机、迈步式自移机尾等成套装备,代替现有的炮掘、单体锚杆机、机车运输等设备,实现掘进、支护、运输平行连续作业,巷道掘进施工工序全部机械化一次完成,减少掘进工作面人员50%以上。

煤巷综掘机快速掘进。计划通过采用综合掘进机械化技术,应用综掘机、连续转载胶带机等成套设备,代替掘、锚、支交替作业

的普通综掘,实现掘进、支护、运输的半连续作业,巷道掘进与支护施工全部采用机械化,减少掘进工作面人员60%以上。

岩石巷道快速掘进。计划针对岩石巷道坚硬的特点,应用大功率岩巷掘进机、锚杆台车、连续运输机等成套设备,代替传统的钻爆法掘进技术,实现掘进、支护、运输的机械化作业,减少掘进工作面人员50%以上。

井下辅助运输自动化

计划通过采用无轨辅助运输装备智能化监控系统,应用支架搬运车、多功能铲运机、蓄电池动力车辆和大功率清洁燃烧运人、运料车等无轨辅助成套装备,代替小绞车、轨道机车等多段分散的传统运输设备,实现煤矿井下全工艺运输系统的机械化,减少人员30%左右。

通过应用架空乘人装置、轨道运输机车等有轨辅助装备,代替传统人工、半机械化运输方式,实现煤矿井下运输过程连续化和综合化、驱动方式多样化、运输集装化、转载机械化,减少人员30%左右。

煤矿生产保障系统智能监测控制

主运输智能管控系统。计划通过采用智能感知、故障诊断、自动控制、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输送机智能保护系统、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运输系统智能集控系统,代替固定人员值守,实现主运输系统的智能监测监控和人员巡检,减少人员80%以上。

井下大型固定设备无人值守系统。通过采用智能监测、自动控

制技术和远程监控信息平台,应用智能识别煤矿电网管理系统、多水平阶梯式联合排水智能监控系统、中央集控平台等为一体的矿井智能无人值守系统,代替人工井下现场值守,实现中央变电所、水泵房、风机房等场所的无人值守,减少原有值守系统工作人员数量60%以上。

煤矿安全物联网。通过采用多信息融合、海量数据挖掘、嵌入式实时分析、故障诊断、信息共享等技术,应用新型传感器、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矿山物资智能储运管控系统等,代替传感器定期调校、设备定期检修、物资人工管理,实现设备、物资、环境等智能监测与管理,减少人员30%以上。

3. 示范条件落实情况 (1)组织机构

为切实保证“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试点示范的开展,大力提高我矿安全生产科技保障能力,经研究决定,煤矿成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董事长及法定代表人) 副组长:(总经理)、(矿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奚红伟兼职主任负责日常的工作。(2)资金

煤厂“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试点示范实施资金一是望政府提供扶持资金,企业银行贷款。

(3) 现场条件

矿井保有资源储量302.5万t;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III级)中等;矿井属高瓦斯矿井。

二、建设目标与考核指标

1.示范效果

(1)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在换人减人、提质增效等方面提高的量化目标

通过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在换人减人、提质增效等方面提高的量化目标。掘进由现在的9人/面/班减少到5人人/面/班;采煤工作面由现在40人/面/班减少到16人/面/班;采煤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自动化由现在8人/面/班减少到2人/面/班;煤矿井下无轨道辅助装备系统由现在的30人/班减少到20人/班。井下高效有轨辅助运输系统的采用由现在20人/班减少到14人/班。煤矿主运输智能管理系统的采用由现有的30人人/班减少20人/班。井下大型固定设备无人值守系统的采用由现在的12人/班减少3人/班。(2) 减少具体岗位人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百分比)

减少具体岗位人数的绝对数和相对数:

(1) 掘进由现在的9人/面/班减少到5人人/面/班,绝对数和相对数百分比55%;

(2) 采煤工作面由现在40人/面/班减少到16人/面/班,绝对数和

相对数百分比40%;

(3)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自动化由现在8人/面/班减少到2人/面/班,绝对数和相对数百分比25%;

(4) 煤矿井下无轨道辅助装备系统由现在的30人/班减少到20人/班,绝对数和相对数百分比66%;

(5) 井下高效有轨辅助运输系统的采用由现在20人/班减少到14人/班,绝对数和相对数百分比70%

(6) ;煤矿主运输智能管理系统的采用由现有的30人人/班减少20人/班,绝对数和相对数百分比66%;

(7) 井下大型固定设备无人值守系统的采用由现在的12人/班减少3人/班,占百分比25%。

2. 预期形成企业标准、规范的数量

预期形成企业标准、规范的数量为1个矿。

3. 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数量 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先进技术、工艺、方法等方面的数量为1个。

三、主要任务

1.建设方案。

(1)用于示范的现场已有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与建设目标存在的差距等;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先进性

①河坪煤厂机械化程度严重偏低,机采工作面机械化程度15.48%,普通机械化回采工作面即截煤机掏槽+爆破落煤工作面为主;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40.56%,以铲斗装载机、耙斗装载机掘进工作面为主。采煤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支护为单体支柱支护;井

下运输以轨道机车为主等。

②从业人员素质低,全矿从业人员均来自农村。从业人员素质较低,采掘等井下作业人员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职工总数的80%以上,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职工不足20%,专业技术人员比重不足。

采取的技术路线和技术先进性

采煤工作面

目前采煤工作面采用截煤机掏槽,放炮落煤,工作面刮板运输机运煤,回采巷道采用刮板运输机+皮带运输机运煤,采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机械化自动化改造的关节环节是采煤工作面的支护改革。计划采用综采机械化采煤技术,应用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乳化液泵站系统、顺槽变电开关、控制系统等综采成套装备,代替现有普采采煤工艺,实现机械化开采,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采煤工作面端头及巷道超前区域联合支护技术

采煤工作面计划改造为应用能够与工作面设备同步推移的后置式端头支架、迈步式自移超前支护系统、搬移式超前支护装备等机械化、自动化设备,代替目前矿井采用的单体支柱、木垛等人工非机械化支护装置,实现工作面端头与巷道连接区安全、高效支护。

煤(岩)巷掘进

计划采用煤巷掘支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应用掘进机、臂锚杆钻车、可弯曲胶带机、迈步式自移机尾等成套装备,代替现有的炮掘、单体锚杆机、机车运输等设备,实现掘进、支护、运输平行连续作业,巷道掘进施工工序全部机械化一次完成。

煤巷综掘机快速掘进。计划通过采用综合掘进机械化技术,应用综掘机、连续转载胶带机等成套设备,代替掘、锚、支交替作业的普通综掘,实现掘进、支护、运输的半连续作业,巷道掘进与支护施工全部采用机械化。

岩石巷道快速掘进。计划针对岩石巷道坚硬的特点,应用大功率岩巷掘进机、锚杆台车、连续运输机等成套设备,代替传统的钻爆法掘进技术,实现掘进、支护、运输的机械化作业。

井下辅助运输自动化

计划通过采用无轨辅助运输装备智能化监控系统,应用支架搬运车、多功能铲运机、蓄电池动力车辆和大功率清洁燃烧运人、运料车等无轨辅助成套装备,代替小绞车、轨道机车等多段分散的传统运输设备,实现煤矿井下全工艺运输系统的机械化。

通过应用架空乘人装置、轨道运输机车等有轨辅助装备,代替传统人工、半机械化运输方式,实现煤矿井下运输过程连续化和综合化、驱动方式多样化。

煤矿生产保障系统智能监测控制

主运输智能管控系统。计划通过采用智能感知、故障诊断、自动控制、信息通信技术,应用输送机智能保护系统、输送机智能调速系统、运输系统智能集控系统,代替固定人员值守,实现主运输系统的智能监测监控和人员巡检。

井下大型固定设备无人值守系统。通过采用智能监测、自动控制技术和远程监控信息平台,应用智能识别煤矿电网管理系统、多

水平阶梯式联合排水智能监控系统、中央集控平台等为一体的矿井智能无人值守系统,代替人工井下现场值守,实现中央变电所、水泵房、风机房等场所的无人值守,减少原有值守系统工作人员数量60%以上。

煤矿安全物联网。通过采用多信息融合、海量数据挖掘、嵌入式实时分析、故障诊断、信息共享等技术,应用新型传感器、煤矿大型机电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矿山物资智能储运管控系统等,代替传感器定期调校、设备定期检修、物资人工管理,实现设备、物资、环境等智能监测与管理,减少人员30%以上。

四、进度计划安排

(1)编制方案

2015年8月至8月底,完成“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的编制。 (2)报送审批

2015年9月至10月底,呈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试点示范实施方案。 (3)宣贯学习

2015年11月至12月底,宣贯“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4)实施方案

2016年1月至8月底,实施“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五、保障措施1.加强领导

煤矿成立“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协调领导小组,人员组成如下: 组 长:任志勇 副组长:阙书洪、徐旭昌

成 员:廖文利、王德光、周恩君、奚红伟、郑冬成、马龙兵、曾显法、欧和平、梁永志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奚红伟兼职主任负责日常的工作。 2.资金

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帮助煤矿通过股份制改造、争取金融机构对煤矿的信贷支持;。煤矿发挥投入主体的作用,举全矿之力,保投入、保工期,提足用好安全费用和维简费,全力推进工作。3. 现场

强化管理,确保安全,煤矿落实专人负责专项行动的实施。加强现场管理,确保机械化、自动化改造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 4.制度

煤矿根据实施方案的进行,制定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科技强安专项行动试点示范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

六、建设前后对比分析

1. 示范前景分析

(1)示范作用与意义、成本效益分析;示范试点建设前后用工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对比分析

示范作用与意义:示范“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是减少安全事故的关键所在一是由于开采方法落后,易导致通风混乱和无两个安全出口,引发安全事故;采用机械化开采可以促进采煤方法的规范,同时井下作业人数大幅减少,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减小。井下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因素,作为我矿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井下工人文化和技能素质低,防范各类事故发生的能力差。通过推进煤矿机械化开采,可以减少井下作业人数,对操作人员也提出来较高素质要求,通过加强培训提高全员文化素质,可以有效增强防止各类事故发生的能力。二是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目前采用的炮采工艺,工人作业过程中由于劳动强度大,容易因为疲劳而引发各类事故。由于大量工作需要靠人工完成,使煤矿的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下。采用机械化开采后极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

动强度,也可大幅减少由于顶板事故造成的伤亡。

示范试点建设前后用工和生产效率方面的对比分析:示范试点建设前就业人员需要就业人员200人左右,建成后需要就业人员120人左右,减少人员60%;建成前工效效4吨/工,建成后10吨/工。增加6吨/工,比例150%。

2.示范企业建设完成后与国内同等条件下普遍用工情况的对比分析。

我公司示范矿井建设完成后与国内同等条件下普遍用工情况的对比分析是:同等矿井满足生产能力至少需要就业人员在200人以上,而我公司煤矿只需要120人左右,减少人员60%。

七、实施单位意见

实施单位(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八、审核意见

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盖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