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习惯是养成教育的产物,它往往起源于看似不经意的小事,却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要抓好养成教育,应当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入手。
二、目标与要求
针对本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做人基本习惯、做事基本习惯和学习基本习惯,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
要着眼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有关少年儿童在学习、做人和做事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以及不良行为习惯的矫治,以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养成一系列做人、做事和学习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从而为少年儿童健康人格的培育奠定基础。
具体要求如下:
做人基本习惯:尊敬老师;体贴父母;礼貌待客;乐于助人。
做事基本习惯:积极值日;生活自理;保护环境;勤俭节约。
学习基本习惯:自主学习,不懂就问;独立作业,书写工整;遵守纪律,勤奋好学。
三、方法措施
(1)、榜样法
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好的榜样对孩子的影响力是很强的,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孩子以什么样的人为榜样,他也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和老师是孩子天然的榜样,但是,大人除了给孩子当好榜样,也要给孩子寻找别的尤其是同龄的榜样。因为孩子常常喜欢模仿同龄人中比较优秀的人,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这是正常的现象。
所以,我要坚持在班内每日树立一个新榜样。每日的晨会时间,我要以榜样的力量来感染、带动每个孩子。如我班的郭思远同学诚实守信,为人正直;郝俊杰同学课堂上专心倾听,发言积极;白璐同学学习态度认真等,充分发挥榜样育人的作用。
(2)、训练法
篮球巨星乔丹曾为了一个单手投篮习惯而靠墙苦练三个月,时装模特为了一个台步习惯甚至苦练终身。“万丈高楼平地起”,要想形成良好的习惯,首先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训练对于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孩子常常不大能明白一些大道理,但这时若能给予他们很好的训练,让他们在实践中逐渐体会那样做的好处,等到他们长大了,自然也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此时,良好的习惯也已经养成了。
习惯养成贵在坚持,关键在前一月,重在持之以恒。
(3)、层次目标法
循序渐进,按步骤进行,是我们做事情要遵循的基本规律。所谓层次目标法,就是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时候,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按照层次将较大的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孩子便能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地渐渐养成好习惯。
习惯培养要注意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点,要考虑到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要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用同样的标准要求不同的孩子。
(4)、家校合作法
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会成长得更好。
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时,要做到“家校合作”。尤其提倡父母和学校主动配合。父母只有及时与学校沟通,并相互做好配合,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
四、评估办法
1、设立班级红领巾监督岗,及时把监督情况汇报老师。老师要坚持每日一反馈,每周一总结。在每周的班会课上,要总结本周情况,对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发挥榜样的作用。
2、采取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对每个学生进行公
正、合理的量化考评,作为评选“三好学生”、 “文明学生”的依据。
五(2)班
2013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