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幼儿园 2022年9月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学习《纲要》《指南》,并将以《纲要》《指南》精神为指导,结合园部的教研工作计划,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保教质量为目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扎实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研重点:
1.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切实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2.组织教师围绕新《纲要》和《指南》开展学习、讨论,同时定期阅读《早期教育》、《新吴区教育》、《学前教育》等教育报刊,结合实践活动中的案例有针对性进行理念的梳理,促进教师整体领会,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3.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园内外各项观摩展示活动,了解和明确符合现代教育的科学理念,并以此为指导方向开展出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教学活动.
4.鼓励年级组每位教师结合本园的美术特色及教学工作积极撰写教育论文,教学反思,教育随笔等,以“研”为导,加强教育研究,促进专业理论不断更新。
5. 关注新教师成长,提供展示的平台,关注新教师的想法与意见,培养其独立性;平时以观摩等形式发现并了解新教师的优缺点,及时的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其认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进行改善与成长。
三、结合园本教研活动,切实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加强理论学习。
继续学习《指南》《纲要》等理论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结合自身的带班经验,逐渐将理论研磨转化为自己的教育理念,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
2. 围绕园部教研计划,开展“平常课展示”“青年教师练兵”“骨干教师展示”“家长半日
活动”等活动。
(1)本着“以老带新”、“人人参与”的原则开展“平常课展示”“青年教师练兵”“骨干
教师展示”“家长半日活动”等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发挥老教师的引领作用,同时“家长半日活动”以新教师为开展主体,在实践中提升新教师组织半日活动的能力。 (2)以骨干教师为活动主导,新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活动,通过研讨、实践活动,寻找出一套
科学的备课方案,促进每位新教师的备课能力。 3.以“课程游戏化”为主导,开展一系列的游戏研讨活动。
(1)根据“课程游戏化”的教育方向,围绕“游戏中的观察”开展每月一次的年级组研讨,
每周一次的“平行班互动游戏”组织老师一同分享在组织幼儿游戏时的指导和策略,共同讨论并解决在游戏中遇到的难点,定期做好年级组教育教学的交流反馈工作,以“共思”、“共享”等方法,切实提升教育质量。
(2)加强游戏中的环境创设,材料投放、教师的指导等方面的指导,让新教师能较快学会
组织游戏活动。
(3)结合区域游戏材料的投放与指导,进行小组研讨,根据每班幼儿不同的发展特点及需
要,针对性的进行材料投放与指导,创造性的开设区域游戏,做到每班有特色,并定时沟通,分享、交流自己班级的区域成果,从游戏入手,提高教育质量。
4.规范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
(1)观摩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内容与要求,鼓励教师进一步学习《幼儿园一日生活的组织》,
结合实际带班情况组织教师进行研讨,规范一日活动的组织。
(2)规范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备课的内容和撰写文本的格式,每月做好检查工作,提高新
教师一日活动组织的规范性。
四、重视家园共育,做好家园间交流与沟通的互动工作。
1.通过家长会、微信家长群、家长接待日、家校通等互动平台,与家长取得沟通,及时反馈
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情况,更好的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2.“针对大班年龄段幼儿的教养问题”对家长开展科学育儿的知识讲座。 五、具体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各类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召开切实高效的家长会。
3.学习新操、韵律操,动作合拍、准确、到位。
4.各班结合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相应的主题活动。 5.开展普通话推普周活动。 6.年级组研讨活动。
7.抽查各班一日行为习惯培养、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情况。 十月份:
1.抽查各班游戏活动情况,重点是教师能否在游戏中认真观察以及区域材料投放情况。 2.江苏省“五四杯”教学研究论文送评。
3.“游戏中的幼儿”学习故事评比。 4.平常课展示活动。 5.年级组研讨活动。 十一月份: 1.家长半日活动。
2.抽查各班环境创设情况(自然角、主题、区域) 3.年级组研活动。
4.三楼走廊吊饰环境调整。 5.家庭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区域游戏现场观摩交流。 2.年级组教研活动。 3.师幼手工作品大比拼。 4.跳绳比赛。
5.元旦迎新活动“新年喜相逢,大手牵小手”狂欢派对。 一月份:
1.骨干教师、师带徒展示活动。 2.各类资料的总结、归档。 3.园籍卡评语填写。 4.期末幼儿发展测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