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_闲人_雅歌_欧阳修词学观浅析_张立敏

来源:好土汽车网
第24卷第3期2007年9月

p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JOURNALOFTEACHERSCOLLEGEQINGDAOUNIVERSITYVo.l24No.3

Sept.2007

文学研究

)))欧阳修词学观浅析

张立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102)

摘 要:从5西湖念语6及词体文学创作中可以看出欧阳修的词学观念,即合乐可歌的体性、/聊佐清欢0的功用及/闲人0雅歌的审美理想。在词体文学音乐性、功用等方面,欧阳修与当时人们的观念毫无二致,不同的是他对创作主体审美情趣的重视,这体现在他的创作与作品整理上。欧阳修的词学思想与宋人文化高涨不无关系,有别于鲖阳居士5复雅歌词序6所主张之/雅0。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与其创作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在遵循词体体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词的品格,为苏轼、秦观等词人提供了艺术典范。

关键词:欧阳修;词学观;/闲人0雅歌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33(2007)03-0059-05

/闲人0雅歌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是诗词文赋兼擅的宗匠,

在经学、史学、金石、目录学诸领域也颇多建树。就词学领域而言,宋人称其词/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亦无其比0(王灼5碧鸡漫志6卷二),/词章幼眇,世所矜式0(曾慥5乐府雅词序6);清人冯煦认为他与晏殊/翔双鹄于交衢,驭二龙于天路0(5嵩庵论词6),谢章铤称之为/北宋之正宗0(5赌棋山庄词话6卷十二)。目下,关于欧词思想艺术及词史地位的评述甚夥,而对欧阳修词学思想的研究却相对薄弱。1980年代出版的5唐宋词史6认为欧阳修视词为/佐欢0、/劝酒0之具,/(欧的)这种保守的词学观,就限制了他在词苑里作继续的革新,而使这位诗文革新运动的闯将和领袖,基本停止在维持传统词风(主

[1](P196-199)

要指其令词)的水平上0。其后,王运熙等主编的5中国文学批评通史6认为欧阳修在词体文学创作中持/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和月0的言情观念,/大胆地肯定爱情为人性所固有0,故多写爱情,肯定了欧阳修词学观念的积极性意义,给人以很大启示。另有论者就欧阳修的词学功用观、/人生自是有情痴0的言情

¹

观以及追求自然审美观有所论列,使人们对欧阳修的词学观念有一个大体认识。本文拟从词体

收稿日期:2007-04-02

[2](P538-542)

特征、北宋词的功用、宋代传统词学观念、欧阳修言论、词集整理等方面出发,论述欧阳修的词学观念,分析其对传统观念的传承与独具个性之处。需要指出的是,与其说欧阳修对词体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题材、内容方面的开拓与深化,毋宁说他注重的是词的格调与情趣。

欧阳修的词学思想并未像其诗文理论那样有明晰的表述,这给讨论带来了难度。所幸他的连章体5采桑子6组词前的一段/致语0即5西湖念语6,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昔者王子猷之爱竹,造门不问于主人;陶渊明之卧舆,遇酒便留于道上。况西湖之胜概,擅东颖之佳名。虽良辰美酒,固多于高会;而清风明月,幸属于闲人。并游或结于良朋,乘胜有时而独往。鸣蛙暂听,安问属公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乃知偶来常胜于特来,前言可信;所有虽非于己有,其得已多。因翻旧阙之辞,寓以新声之调,敢陈薄技,聊佐

º

清欢。0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欧阳修词学观之大概:合乐可歌的体性、/聊佐清欢0的功用及/闲人0雅歌的审美理想。欧阳修的这种观念既有传统观念的因

作者简介:张立敏(1973)),男,河南镇平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研究生。60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

[4](5卷1306)

素,也体现了个人的美学思想。在这种独具个性的词学观念指导下,通过个人的创作,为词学注入了新的因子,而这正是当代词学研究所忽视的。

就发生学角度来说,词体文学是隋唐社会文化尤其是燕乐音乐文化背景下兴起的一种音乐文学,自其产生之初便秉有音乐性与文学性双重因子,两者之间的矛盾张力构成词体建构、发展的内部动力。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因二者在矛盾张力中的作用不同,词体的本质体性便具有多面性、复杂性和流变性

[3](P1-15)

未达此,安得言其细微之旨?0

广义言之,词亦属于诗,是诗歌王国里的一朵奇葩,但是由于词体文学的合乐可歌性使它又具有了有别于诗的特质与创作难度。欧阳修之后的李清照曾说:/盖诗文分平侧,而歌词分五音,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0(5词论6)仇远在5山中白云词序6中说:/世谓词者诗之余,然词尤难于诗。词失腔,犹诗落韵,诗不过四、五、七言而止,词乃有四声、五音、均拍、清重、清浊之别。若言顺律舛,律协音谬,俱非本色。0在清浊、轻重等方面,词韵严于诗韵,这实则是因为词合乐可歌之缘故,如果不合乎这些标准,词就/俱非本色0。欧阳修此处所论,当系针对词体文学,他强调清浊区分为晓音知乐的前提,在此基础上,词人应知熟谙腔、律等/细微之旨0。由此可知,欧阳修对词坛上一些所谓/知音者0有所不满;从语气上看,他以填词的当行里手自居。的确,欧阳修对音乐有良好的素养:他会弹琴,精于辨音,韩愈的5听颖师弹琴6一诗素为人所称道,但欧阳修却认为

[5](P280)

韩愈听的不是琴;他另有5玉楼春6(春葱指甲轻拢捻),描绘宴席间琵琶演奏之妙。在宋初令词大盛的情况下,欧阳修创作了5御带花6(青春何处风光好)、5越溪春6(三月十三寒食日)、5摸鱼儿6(卷秀帘、梧桐秋院落)、5千秋岁6(罗衫满袖)、5醉蓬莱6(见羞容敛翠)、5于飞乐6(宝奁开)、5鼓笛慢6(缕金裙牢轻纱)、5踏莎行慢6(独自上孤舟)等慢词,是宋初柳永之外慢词创作数量最多的词人。

关于/念语0中所谓/敢陈薄技0,其实是欧阳修对自己词体文学创作的谦称,论者以此来说明他对词持/小道0文学观,未必确然。固然,词作为/佐清欢0的文体与主要用来抒士大夫情志的诗、用以载道的文自是不可同日而语。欧阳修各体兼擅,诗词文观念当有所不同,对于诗而言,词地位卑下。但相对而言,在宋初词坛上,他对词是比较重视的。当时不少人确视之为/绮语0,持鄙视态度,一些人虽作词,但随即自扫其迹,毁弃旧

»

作,而欧阳修创作了大量词作,今存词据5全宋词6统计有整篇241首,且其词系生前由其子欧阳发裒集并收入文集的。因此,从词籍整理角度看,欧阳修虽首肯词/佐清欢0的娱乐性,但创作态度上他已经比较重视词体文学创作。欧阳修对。词体不同历史时期

的众多不同的称谓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点。唐至北宋时期,词被称谓/曲子0、/曲子词0,是以/依声填词0的方式创作、以长短参差的句式为主的配合燕乐曲调歌唱的歌词,是一种和乐可歌的音乐文学样式,因此,词的音乐性即合乐可歌的体性相对来说就成了词的基本体性。词人填词完毕仅仅是文本形态的定型,还须付诸歌伎演唱,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只有付诸演唱才能算得上创作的最后完成。唐宋时期,歌词演唱的场所往往是公私宴集或勾栏瓦舍。词的应歌性及其表演场所决定了它的基本功用是析酲解愠、娱宾遣兴。从前引材料可知,对于词体的这种特性及其功用,欧阳修是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的。其5采桑子6即是付诸歌伎演唱的歌词,所谓/念语0就是歌伎演唱前的致词:他明确地指出其词作是/因翻旧阙之辞,寓以新声之调0,也就是说,5采桑子6词是依/新声0即5采桑子6之曲改制以前所作的歌词而成,是/由乐以定辞0,这表明了他对词体和乐可歌性的认识与首肯;而填词的主要目的、基本功用则是/聊佐清欢0即析酲解愠、娱宾遣兴的娱乐性与交际性。而这种宴席上创作并付之于歌喉的情况在欧阳修的词作中也多有反映,如:/一曲尊前开画扇0(5鹊踏枝6)、/双手舞余拖翠袖,一声歌已釂金觞0(5浣溪纱6)、/翠袖娇鬟舞石州,两行红粉一时羞,新声难逐管弦愁0(5浣溪纱6)、/官奴为我高歌送0(5渔家傲6)、/清歌一曲倒金尊0(5定风波6)、/好伎好歌喉0(5浪淘沙6)、/明霞拂脸新妆媚,疑是楚宫歌舞伎。争宠丽,唱风起舞夸腰细0(5渔家傲6)。

关于词乐、词律,欧阳修没有留下系统的论述文字,但至少对于清浊的区分他是颇为重视的:/清浊二声为乐之本,而今自以为知乐者犹 第24卷第3期 张立敏:/闲人0雅歌

61

词的喜爱还表现在他常在公开场合品评词人词作,刘攽5中山诗话6载:/欧阳文忠公见张安陆,迎谓曰:-好,云破月来花弄影。.0他评范仲淹的5渔家傲6(塞下秋来风景异)为/穷塞主词0。在5归田录6中他记载了有关钱惟演的一段话:/(钱惟演)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0这段话常用来说明词体地位的卑下,然而究其本意无非是说钱公爱读书,小词也是其常读的文体。不同的文体在内容、形式、接受的难易程度上本不相同,所以/入厕读小词0不能说明他卑视词。欧阳修记载此事的原初动机显非记录自己十分尊崇的老上司、文坛前辈的/缺点0,相反,他透露了钱公素爱词,而欧阳修本人亦是如此,否则也就不会留下大量词作,/聊佐清欢0仅属自谦而已。清人冯煦即看到了这一点,指出喜爱词体文学的欧阳修/为之(即作词)亦勤0(5蒿庵论词6)。

在对传统词学观念认可的同时,欧阳修重视词人的审美情趣,认为词的歌咏应该是创作主体高雅情趣的表现,词应是/闲人0之雅歌。/闲人雅歌0体现了欧阳修的审美理想与词学创作宗尚,是他在遵循词体文学音乐性与/佐清欢0功用性基础上对词体文学提出的一个更高层次上的要求,是欧阳修词学观念的核心内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所谓的/闲人0是指像王子猷、陶渊明那样格调高雅、超凡脱俗、对美有一种执著追求的人。/念语0中词人所称羡不已的王子猷、陶渊明都是魏晋风度的代表人物,其中王子猷以爱竹闻名。5世说新语#任诞6载:/王子猷尝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种竹?.王啸咏

[7](P408)

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0在传统文化中,竹是雅士品格的象征,苏轼即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0(5于潜僧绿筠轩诗集6)陶渊明更是高雅名士,王、陶二人的共性是黜流俗崇闲雅,在审美化的人生境界中远拔流俗。而对美好事物执著,不拘常物,少为物役,/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0(刘攽5中山诗话6)正是这类/闲人0人生境界的真实写照。具有这种心态和境界的人方能/赏清风明月0,/鸣蛙暂听,安问属官而属私;曲水临流,自可一觞而一咏。至欢然而会意,亦傍若于无人0,方能/所有虽非于已有,其得已多0,在对大¼

[6](P126)

自然的品赏中忘怀宠辱,不计较事之属官属私,物之属人属己。

生活在文化高涨、文人政治制度较为成熟时代的欧阳修,是名儒、文宗、诗人、词人、金石家、高级官僚和政治家。他阅历丰富,兴趣广泛,为学领域广,因而思想性格比较复杂,但追求格调不凡当是其基本品性,故而他在角色认同上视魏晋风流人物王子猷、陶渊明为同俦,以/闲人0自属。然而,与陶渊明、王子猷等不同的是,崇文盛世中的一代宗师欧阳修融儒家之汲汲于济世及先圣孔子/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0审美追求中所体现出来的悠然胸次与魏晋风流尚雅之适心自娱于一炉,屏除了魏晋名流之/任诞0,既济世拯物又萧然自适。/天性刚劲,而气度恢廓宏大,中心坦然,未尝有所屑屑于事0,/正身特立,不少屈夺,四五十年之间,气象伟然盖天下。而以文章道德为一世学者宗师,,天资劲正高远,无纤毫世俗之气0。欧阳修在晚年所作的5六一居士传6中亦不无自豪地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岂不为-六一.乎?0他在5笔说6中述翰墨之乐:/当其挥毫若飞,手不能止,虽惊雷急霆,雨雹交下,有不暇顾也。0这些都可视其/闲人0人格的注脚。欧阳修/闲人0人格亦体现于日常生活中。好友梅尧臣北归河阳时,/欧阳永叔与二三君具觞豆,选胜绝,,得普明精庐,酾酒竹林间,少长环席,去献酬之礼,而上不及容,下不及乱,和然啸歌,趣逸天外0

[8](P6)

½

。作为审美理想的/闲人雅歌0即是要

求在遵循词体体性、功能的基础上,强调词格调高雅,以雅为尚,或雍容和雅或清新淡雅或流丽文雅。

欧阳修的这种对词的/雅0的要求不同于南渡后鲖阳居士5复雅歌词序6所主张之/雅0。鲖阳居士所主张的/雅0实则是在传统儒家诗教观观照下对词提出的要求,是儒家诗教观在词学领域内的渗透;而欧阳修的/闲人雅歌0则是在文化高涨、文官制度形成后的北宋承平盛世,博学多才、风流儒雅的宋代士人整合魏晋风度含蕴在内的前代文化精神,遵守词体内部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的,是主体精神内在的/雅0,而非/外在规范0。儒家诗教观支配下的/雅0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62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9月

都有道德上的限制和规定,即温柔敦厚,中正和平,不涉艳词;/闲人0的雅歌则可以写/艳语0,因为/闲人0的精神实质是格调闲雅,超凡脱俗,既不远离世俗,而又不为世俗所累,故虽有艳语,亦自有品格,强调的是格调。这看似难以理解但在宋人却有着较为通达的认识:/文章纯古不害其为邪,文章艳丽亦不害其为正。然世或见人文章铺陈仁义道德便谓之正人,若言及花草月露便谓之邪人,兹亦不尽然也。0(江少虞5宋朝事实类苑#歌曲艳丽6)在歌词创作中,欧阳修以/闲人0自居,以雅为尚,追求疏淡幽远、清丽闲雅的格调与品位,/闲人0所尚之歌词必是/雅歌0,决非浅俗浮艳之作。欧阳修词也写/艳语0,描绘女子容貌举止,但欧词给人的感觉是有境界有高格,关于这一点,叶嘉莹先生有所论述。通过精到细微的比较分析,叶先生令人信服地指出:同样以美丽的江南女子为题材,欧阳炯的5南乡子6(二八花钿)/没有品格在其中0,薛昭蕴的5浣溪沙6(越女淘金春水上)/写得很肤浅,没有境界0;而在欧阳修的5蝶恋花6(越女采莲秋水畔)中,/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0表现了一种含蓄蕴籍的美,/衣饰的衬托,已经表现一种品格了0,/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0富于感发作用,是/灵光照耀的神来之笔0,欧词/有品格,有内容,有境界0

[9](P216-223)

刚步入词坛,词风深受词坛风会影响,但即使是在

¾

此期,欧阳修词作已显露出尚雅的倾向。如果我们承认对词人而言词学观念并非天生具有而是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的话,那么,我们就不会因欧集有俗艳作品而诧异甚至否认其著作权。人品、文品不统一的现象确实存在,但批评史上关于欧阳修是否作艳词的论争恰恰反映了其词/雅0的特质与其人品的高度一致。

另一方面,/闲人0角色的认同、自居必然会促使其词体文学创作中主体意识的凸现与士大夫抒情的强调,如5采桑子6词:

/平生为爱西湖好,来拥朱轮。富贵如云。俯仰流年二十春。归来恰似辽东鹤,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0此词写旧地重游,抒情主人公是/来拥朱轮0的颖州/旧主人0(太守)和旧地重游的士大夫,所写的情思是/富贵如云。俯仰流年二十春0,/城郭人民,触目皆新0,/谁识当年旧主人0的感慨:宦海浮沉、韶华闪逝、功名反思,,复杂的情愫交织在一起,显非普泛类同、个性丧失的伶工之词所能比。他如被称为/是真正的彻底的士大夫之词0的5朝中措6(送刘仲原甫出守维扬)/直写景色物象,直写生活感想,自抒士大夫的胸怀,自塑士大

[10](P202)

夫形象0。而在咏史的5浪淘沙6(五岭麦秋残)中,他以温和闲雅的笔调叙写历史感慨,词人主体情怀隐然其中,传达的是士大夫之思。这种士大夫思想的注入在当时词坛上不多见,歌儿舞女吟咏的多是类型化、普适化的情思。

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与其创作之间存在着良性互动,他在遵循词体体性的基础上提升了词的品位,为苏轼、秦观等词人提供了艺术典范。秉有音乐性与文学性因子的词体经文人染指后,词史发展中就一直存在着文人词坛与民间词坛两个词坛,存在着/雅0与/俗0的矛盾张力。在晏殊张先等雅词和柳永文人俗词并行于词坛情况的下,欧阳修以尚雅的审美追求提升词体品性,与此同时他还善于向民间词学习并将之雅化;李之仪称其词/风流闲雅,超出仪表0(5跋吴思道小诗6)。在雅词的发展链条上,欧阳修是关键的一环。如果说在其词中已有较强的主体意识的呈现与士大夫情怀的抒发的话,那么,词到了苏轼手里,士人主体意识已是十分鲜明突出了,这其间不能说没¿

要之,/闲人雅歌0是欧阳修人格层面/闲人0之特质在词体文学领域内的渗透和体现。从音乐角度来看,/闲人0之/雅歌0是合乐歌词,亦用于歌舞筵席/佐清欢0,自娱娱人;而从文学角度来看,亦当是格调超逸的/雅歌0。在欧阳修的词学观念中,合乐而歌是词的前提和基础,/闲人0之雅作为其审美理想是其词学观念的核心,故词体虽在功用上/佐欢0,但这种作用主要是/佐清雅之欢娱0,即文人雅士之欢。

欧阳修亦是循此观念在创作中提升了词体的品格。由于他的词作多产生于歌舞宴席,仍多离情别绪、伤春怀远之作,故/检其集,艳词不少0(5赌棋山庄词话6),但是由于/闲人雅歌0词学理想的导入,所以其作品/虽有艳语,终有品格0(王国维5人间词话6)。前人指出了这一点,然而内中原因却少有分析。不容否认,欧阳修在洛阳任西京留守推官时也有一些浮艳之作,那时词人 第24卷第3期 张立敏:/闲人0雅歌

63

有欧阳修的影响。注释:

¹近年研究论文有徐安琪5试论欧阳修的词学思想6,5中国韵文学刊62002年第1期;朱晓慧5人生自是有情痴)))从花意象看欧阳修的词学思想6,5集美大学学报62006年2期。

º念语,即乐语,引自唐圭璋编5全宋词6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20页,5景宋吉州本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6本/乘胜0作/乘兴0,/寓以0作/写以0。

»宋人卑视词体文学的现象在宋人笔记、词集序跋中多有记述,此不缀引。

¼袁行霈有详尽的论述,参5陶渊明与魏晋风流6,收入5陶渊明研究6,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½欧阳发:元刊5欧阳文忠公集6附录四5事迹6,5事迹6为欧阳发据时人闻见及亲身经历而编纂。

¾龙建国、杜道群指出通俗词人柳永的影响(5欧阳修词创作分期及风格嬗变6,5吉安师专学报61999年1期),其实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包括时人词学观念在内的词坛风会。

¿陈振孙5直斋书录解题6曰:/5六一词6一卷,,其间

多有与花间、阳春相混者,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时仇人无名子所为也。0看到欧词雅的一面,却忽视了当时词坛风尚与文艺风格形成的过程性。

参考文献:

[1]杨海明.唐宋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7.[2]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宋金元卷[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3]曾昭岷,等.全唐五代词#前言[M].北京:中华书局,1999.

[4]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试笔:卷一百三十[M].宋吉州本元代影刊本.

[5]苏轼.水调歌头#呢呢儿女语序[A].唐圭璋.全宋词

[C].北京:中华书局,1992.

[6]魏泰.东轩笔录:卷十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3.[7]徐震堮.世说新语校笺[M].北京:中华书局,2001.[8]梅尧臣.新秋普明院竹林小吟序[A].洪本健.欧阳修资料汇编[C].北京:中华书局,1995.

[9]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

[10]刘扬忠.唐宋词流派史[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9.

OuyangXiu.sElegantLyrics

)))AReseachontheConceptsofOuyangXiu.sCiPoem

ZHANGL-imin

(GraduateSchoolofChineseAcademyofSocialSciences,Beijing100102,China)

Abstract:AsforOuyangXiu,Ciiswrittenforsinging,amusingpeople,whichisacommonconceptintheSongDynasty.Butunlikeotherpeople,heemphasizestheaesthetictasteofC,iwhichinfluenceshisworks.HemakesgreatachievementsintheCipoem.SuShiandQinGuanlearnmuchfromhim.Thecultureofhistimeisofthereasonsthatformhisviewpoints,andhisviewpointsaredifferentfromTongYang.

Keywords:OuyangXiu;Cipoemviewpoin;telegantlyric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