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固 一∞…… 现代护理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 影响分析 吴秀莲 中原油田第五社区管理中心医院,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对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后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效果和具体措 施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86例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为43例.两组均采用 常规方法治疗。A组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B组患者治疗后的病理学表现改善效果明 显优于A组;护理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改善幅度明显大于A组;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院接受治疗 时间明显短于A组;治疗结束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明显。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护理干预;肺功能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2)09(c)一O150一O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老年人一种比较常见且较为多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发的疾病,该病主要具有迁延不愈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 的痛苦,并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_1】。该次研究对应 用护理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2007年9月一20l1年9月就 诊的86例患者肺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为该科就诊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86例 分为两组,每组43例。A组中,男24例,女19例;年龄49~76岁。 平均年龄62.3岁,患者的平均患病时间6.2年;B组中,男26例, 女l7例;年龄48~78岁,平均年龄63.1岁;患者平均患病时间 5.5年。接受治疗前,所有患者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予以确诊。 1.2方法 主要包括:(1)肺康复活动:以膈肌呼吸和缩唇呼吸为主对患者 的呼吸肌功能进行锻炼。①放松练习: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并对 呼吸进行调整,进行胸、腹式呼吸,练习5 min/次左右;练习的时 将86例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3例,A组患者在治疗过 程中进行常规护理;B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后 的改善情况、护理干预前后肺部功能的改善情况、不良反应情 况、治疗后病情复发率等方面进行对比。 1.3疗效评价 候应该配合图像和放松性音乐:②耐力训练:根据不同患者的实 际情况,一般进行一些强度为50%~70%最大耗氧量的运动项目, 如以下肢为主的一些步行、踏车、上下楼、慢跑等活动,运动持续 的时间应该控制在20~30 min之间,每个星期至少进行3~4次, 但在每次运动训练开始的时候,都应该先进行10-15 min的热 身,可以进行缓慢步行、肌肉伸展和关节活动等训练;③对患者 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及时掌握,当康复训练感到比较困难时,应 显效:咳喘等症状都已全部消失,结束治疗6个月后症状没 有再复发;有效:咳喘等症状都已有非常明显的改善,痰量也明 显减 无效:症状没有任何改善。 2结果 该鼓励并协助患者继续坚持完成训练,酌情对其进行必要的吸 B组治疗后的病理表现改善明显优于A组患者,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0.05);B组护理干预前后肺功能改善幅度大 氧和营养支持:④肺康复活动锻炼要坚持不懈的长期进行l 2l。 (2)全身性呼吸锻炼:在腹式呼吸训练基础上,进行全身性的呼 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现不良反 应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 吸锻炼。即将腹式呼吸与一些扩胸、弯腰、下蹲等动作结合对患 者进行锻炼.可以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使体力明显 增强[31。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效果较明显, 可使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显著改善,防止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 影响治疗方案正常实施,可使治疗更加彻底。 (下转第152页) 患者在院接受治疗时间短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B组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 3讨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在治疗期间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 1 50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 lj;l固 i .-。 。.。 现代护理 安全意识、熟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熟练掌握安全知识及预防应 对跌到的技能等。而护士长对于管辖区域患者的病情轻重、跌倒 危险性应当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住院病人中跌倒的高危人群进 行重点监护。定期进行护士的安全防范教育,了解相关的法律、 大跌倒的几率。此时护理人员要关心体贴患者,积极与患者进行 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同病室的病友,从而满足患者的心里需 求。另外,要向患者及其家属做好健康宣教,使他们了解疾病,并 告知家属陪伴的重要性.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2.7对高危、特殊治疗、特殊用药患者的护理 法规,保障在护理环节不出差错。 2.3对患者跌倒危险.}生进行全面评估 ①对易跌倒的高危患者,应根据其年龄、病情及心理状态的 特点.反复对患者及陪护进行跌倒的教育,并告知跌倒的危险 性.跌倒的后果及预防跌倒的注意事项。在病情变化、特殊治疗 患者入院后。首先应当对其进行全面、认真的评估,特别是 人院的高龄病人(65岁及以上),确定患者是否存在跌倒及潜在 跌倒的高危因素。跌倒危险性评估是预防住院病人跌倒最必要、 最有效的措施之一,通过危险评估,可以使患者自己、陪护人员、 医务护理人员事前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制定相应的个性化预 防处理措施。切实确保住院患者的安全。其中,跌倒危险性评估 或特殊用药后及时与患者及陪护人员沟通,详细交待预防措施, 使其明白危险的存在,争取患者及家属的积极配合,预防跌倒的 发生。②患者床头挂醒目的“防跌倒”警示牌。③护理人员加强巡 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格进行交接班。④告知家属,患者应 24 h有人陪护,帮助患者生活护理。⑤对烦躁患者加床档,必要 时适当的约束患者 3结论 主要内容有:①患者有无跌倒史,特别是近3个月内有无跌倒 史;②患者年龄,如为高龄患者(I>65岁),则跌倒危险性增加;③ 是否存在不稳步态或不平衡的坐姿、步行时是否需要帮助;④有 无病情变化,是否使用特殊治疗和特殊药物,如引起头晕、体位 性低血压及任何影响平衡的药物;⑤患者是否存在中枢神经系 统及运动、感觉、意识的障碍,如帕金森症;⑥患者生活是否不能 自理;⑦其他,比如患者是否频繁排尿,是否有伤害自己及他人 的可能性等 2.4加强对患者、陪护人员的教育 跌倒会引发严重的后果,造成身心损伤,影响患者的康复、 生活质量甚至自理能力,严重者引起死亡。对于老年人来说,跌 倒造成的危害更大。而引起患者跌倒的原因多种多样,且比较复 杂,有不良环境、年龄、药物反应、心理状态等方面。这就需要护 理工作者对于住院患者的跌倒进行全面护理和有效防范。对于 护理工作者来说,工作的对象是只有一次生命的人,而“减轻痛 苦,促进健康”是护士的基本职责,在护理工作中强化“安全意 识.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为患者创造安全整洁、舒适、安静的 环境,从多方面、多渠道对临床病人跌倒进行有效防范,保证患 者的安全,是护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郭军,田军,万巧琴.住院脑血管病老年患者陪护人员对跌倒预防知 加强对住院患者、陪护人员的教育,并有针对性地加强教 育,教育的内容:向他们说明发生跌倒的一般知识,包括哪类患 者更容易发生跌倒、引发跌倒的药物因素、引发跌倒的环境危险 因素、跌倒的危害、发生跌倒后的一般急救措施等。了解其自身 存在的问题,增强其防范意识,可有效预防跌倒的发生。 2.5患者基本防范 患者应当适当提高自理能力,穿着合适衣裤,不可过大、过 长,影响自身活动,此外,应当穿大小合适的防滑鞋,确保其安全 性。 2.6心理护理 识信行的调查研究lJ1.中华护理杂志,201 1,46(3):270—272. [2】蒋谷芬,彭丽丽.应用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预防住院老年患者跌 倒m中华护理杂志,201 1,46(3):273—274. 【3]郝艳萍,刘雪琴,靳海如.老年人跌倒致伤情况分析 护理研究, 2006,20(22):2017-2018. 患者人院后,由于对环境不熟悉、疾病的恐惧感或者家人、 同事、朋友的关心不够.易出现情绪障碍,造成精神恍惚,从而加 (收稿日期:2012—07—24) (上接第150页) 【参考文献】 [1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 致急性呼吸衰竭的研究lJI.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9,14(12):224-225. 【3]王锡英.呼吸操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观察U J.现 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25(18):459—460. 【2】郑瑞强,刘玲,杨毅,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所 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4(12):1536—1537. (收稿日期:2012—08-17) 1 52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