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生活中的DNA》第四章节测试参考答案

来源:好土汽车网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

课程名称:《生活中的DNA科学》第四章节如何了解DNA的功能【1194】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学者童第周等人,从两栖类动物蝾螈内脏中提取DNA注入到许多金鱼的受精卵中,孵出的鱼苗约有1%在嘴后长有蝾螈特有的一根棒状平衡器,这一实验表明了DNA(B)

能够复制,使前后代保持连续性

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能引起可遗传的变异

分子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2.

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培育抗虫棉,下列导入目的基因的做法正确的是()①将毒素蛋白注射到棉受精卵中②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注射到棉的受精卵中C

③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导入细菌用该细菌感染棉的体细胞,在进行组织培养 ④将编码毒素蛋白的DNA序列,与细菌质粒重组,注射到棉的子房并进入受精卵

①②

②③

③④

④①

3.

重组DNA的基本构建过程是将(C )

任意两段DNA接在一起

外源DNA接入人体DNA

目的基因接人适当载体

外源基因接人宿主基因

4.

限制性内切酶的切割方式有( )

5’粘性末端、3’粘性末端、平切

5’粘性末端

3’粘性末端

平切

5.

基因工程技术也称为DNA重组技术,其实施必须具备的四个必要条件是(C )

目的基因限制性内切酶运载体体细胞

重组DNA; 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连接酶

工具酶目的基因运载体受体细胞

模板DNA,信使RNA,质粒,受体细胞

6.

关于限制性内切核酸酶的来源及其天然存在的意义,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来自噬菌体,具有抗微生物作用

来自酵母菌,参与DNA复制

来自细菌,有防御病毒侵染的意义

来自噬菌体,用于复制病毒DNA

7.

III 型限制性内切核酸酶(c)

由两个亚基组成,仅识别半甲基化位点。甲基化位点相对于限制位点的位置(上游或下游)决定了DNA 是被甲基化还是被限制

不同亚基的识别位点甲基化和限制活性相互排斥:MS亚基促使甲基化,R 亚基促使限制

由两个亚基组成,在识别位点附近识别并进行甲基化或限制

在错配修复中起关键作用,因为酶结合到DNA 上是以结构扭曲为基础而不是序列错误识别

8.

我们通过下列哪些方法不能得到新物种( A )

基因敲除

基因克隆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9.

基因重组工程技术中不需要下列哪种工具(A )

载体(质粒,病毒)

限制性内切酶

DNA连接酶

DNA聚合酶

10.

科学家选用的细菌质粒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 B)

C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热性

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否导入受体细胞

增加质粒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11.

197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C )

能进行自我复制

能进行转录

能控制合成生长抑制 素释放因子

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

12.

因研究重组DNA技术而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C)

Kornberg

Gilbert W

Berg P

McClintock

13.

重组DNA技术中实现目的基因与载体DNA拼接的酶是( c)

DNA聚合酶

RNA聚合酶

DNA连接酶

RNA连接酶

14.

用于重组DNA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识别核苷酸序列的(D )

正超螺旋结构

负超螺旋结构

α螺旋结构

回文结构

15.

重组工程技术中质粒载体不具备的特点是( c)

多克隆位点

筛选标记

多拷贝数

复制起点

16.

人们常选用的细菌质粒分子往往带有一个抗菌素抗性基因,该抗性基因的主要作用是(B)

提高受体细胞在自然环境中的耐药性

有利于对目的基因是否导入进行检测

增加质粒分子的分子量

便于与外源基因连接

17.

下列属于基因运载体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是(C)

可以不具有标志基因

具有环状的DNA分子

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

18.

BstB I (TT↓CGAA) 消化可产生怎样的末端 (c )

含5\"CGAA3\"序列的黏末端

含5\"CG3\"序列的黏末端

含5\"AAGC3\"序列的黏末端

平末端

含5\"GC3\"序列的黏末端

二、 判断题

19.

质粒DNA或以它为载体的重组DNA导入细菌的过程,被称为转化。 √

20.

杂合高茎豌豆自交后代出现了矮茎豌豆,属于基因重组。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