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专业招生学
制订类别医药卫生名称药剂性质全日制制
三年日期
2019年7月
二〇一九年七月
~1~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药剂专业的基本教学文件,适用于我校中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是药剂专业组织开展专业教学活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进行专业建设和开展质量评价的基本依据。
本方案的制定依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医药卫生大类》,由药剂专业教学团队起草、系主任审核、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并经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核和学校党委会审定后发布实施。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药剂(101100)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生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的学生。致力于毕业就业为药学服务的同学,身体健康,五官端正,有基本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三、修学年限
学制三年四、职业面向(一)职业面向
(1)所属专业大类:医药卫生类(2)所属专业类:药剂
(3)对应行业:医药零售、医疗用品及器材零售、西药批发、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批发、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化学药品制剂制造。
(4)主要职业类别:西药药剂师、药物检验工药物制剂工、医药储运员、医药商品购销员、医疗临床辅助服务人员、药房辅助员、营业人员、保管员、药
~2~品生产人员。
(5)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营业员、收银员、推销展销人员、采购员、药品购销员、药购销员、西药药剂员、药品检验工、药品生产人员、药品仓储人员。
(6)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或社会认可度高的行业企业标准与证书举例:西药调剂员、中药调剂员、医药商品购销员、药师资格证、药物检验工、医药商品储运员、执业药师。(二)主要工作岗位
(1)初始岗位群:从事制剂生产、质量检验、药品调剂、药库管理、药品营销等相关岗位工作。
主要职业岗位群:药物制剂生产岗位、药品质量检验岗位、药学服务岗位、药品营销岗位。即在制药企业从事药品生产、药品成品检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药品销售等工作;在各级医院从事药品调剂、药库管理工作;在医药公司及社会药店从事药品采购、药品及医疗器械营销工作。
相近职业岗位群:车间管理岗位,仓储、物流岗位,验证岗位,研发岗位等。(2)发展岗位群:在药品生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如技术员或工艺员(半年至一年)、工段长或班组长(一年至三年)、车间主任(三年至五年)、部门主管(五年至八年)。在医药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如物流管理、药品采购等工作。五、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向医药公司、药厂、药店及高职院校输送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现代科学文化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药品质量管理法律意识、良好的服务意识和
~3~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中西药药剂职业岗位群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知识。掌握药剂专业对应职业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能从事药品购销,药品处方调配,仓储物流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和终身学习能力,能胜任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等技术技能人才。(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具有安全用药的责任感和诚信的职业道德,能按照药事法规进行药品处方调配与营销服务;
2)掌握药物、药制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处理处方调配和药品采购、销售、储存、物流管理等工作中的常见问题;
3)能按照专业工作程序进行技术操作,辨识和采购药品,储存和调配药品,并进行药品营销;能进行良好的专业沟通,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的用药。
4)能按《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分类管理办法》销售中成药;能填报首营药品的经验审批表;能进行调价操作;能处理销售中的咨询和投诉;能处理退货事宜。
5)掌握医药市场营销、药品质量管理与物流管理、零售服务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6)能进行良好的专业沟通,指导服务对象合理用药。2、方法能力:
1)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职业生涯规划能力、独立学习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决策能力;
2)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知识更新能力。
~4~3、社会能力: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较好的道德修养和身心素质,人际交流能力、公共关系处理能力、劳动组织能力、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药剂专业课程体系,通过现场调研,确定职业岗位(群):能从事药品购销,药品处方调配,仓储物流等工作。依据岗位群的主要工作过程,总结出若干典型工作任务:能说明药物的注意事项;能对药品进行保管养护。能介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用药。能介绍药品的功效。能销售药品;能填报首营药品的经验审批表;能进行调价操作;能处理销售中的咨询和投诉;能处理退货事宜等。再从典型工作任务中分析岗位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划分为可以进行教学实施的学习领域:一是专业课程,主要包括药学基础、医药商品学、应用药理基础、药店零售、药事管理和法规等。二是专业辅助课程,包括中药学、医药职业道德、营养学、推拿按摩等课程。三是基础课程,包括职业生涯、心理健康、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国防教育等,从而构建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一)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培养语文的应用能训练和思维发展,加强教学大纲》开设,并注重力,为综合职业能力语文实践,培养语文的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形成以及继续学
~5~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和思维发展,加强语文实习奠定基础,同时提
语文
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践,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提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修养和科学文化素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同养,为培养高素质劳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动者服务。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养和科学文化素养,为培务。
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数学
学教学大纲》开设,并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力、空间想像能力、数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色。
单实际应用能力。
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英语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英语教学大纲》开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设,使学生掌握一定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传授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学教学大纲》开设,并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体育与健康教学大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纲》开设,通过科学
体育
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指导和安排体育锻色
业能力,养成终身从事体炼过程,提高生活质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量,为全面促进学生
~6~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基本增强国防观念,掌握学教学大纲》开设,并的国防知识,初步了解军基本的国防知识,初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事技能的知识,激发爱国步了解军事技能的
国防教育
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热情,懂得接受国防教育知识,激发爱国热色。
是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情,懂得接受国防教务,树立自觉履行国防义育是中国公民的权务的观念。
利和义务,树立自觉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了解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康观念。增进自我认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义,以及异常心理的表现,知,增强学生的自我
心理健康
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性心理调适能力。色。
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计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提升学生的信息素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养,使学生了解并遵
计算机应用纲》开设,使学生掌握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守相关法律法规、信基础
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息道德及信息安全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力。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注重培养学生培养良好的依据《中等职业学校
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7~学教学大纲》开设,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素养,能依据社会发展、学大纲》、《中等职
德育(职业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业学校职业生涯规道德)
色。
职业生涯计划。
划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礼仪教学大纲》。
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数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激发发学生职业生学教学大纲》开设,并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涯发展的自主意识,
就业指导
注重在职业模块的教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学内容中体现专业特念,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促使学生理性地规色。
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划自身未来的发展,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并努力在学习过程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中自觉地提高就业业形势与政策法规。
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二)专业课程
课程名课程目标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1.掌握人体解剖的概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使学生了解人体结构与功念;
本结构、形态和位置;
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
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2.掌握各系统的结构知机体各系统、器官正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识内容。将人体形态与机能结合。掌
解剖生握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基础理
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基
~8~常的生理功能。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人体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体功能活动的一般规律。掌握本课程的
本形态结构,以及各器官系统的主要生理过程和机制。使学生掌握人体各部分的基本结构、形态和位置;机体各系统、器官正常的生理功能。
基本知识和术语。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药理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效关系、量效关系、重点药物的药理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知识和将药物安全范围、治疗指用、作用机制、临床
应用药来临床合理应用奠定扎实数、不良反应及药物作应用、不良反应、禁理基础
的基础。
用的影响因素。
忌症。熟悉药物分类
掌握各种常用药的药及分类依据。了解某理作用、临床用途、不些药物的作用特点,良反应、中毒表现及处临床应用及主要的不理和禁忌症。
良反应。要理论联系实际了解药物再发挥疗效中的因果关系。
主要内容是介绍人体所需1.理解各类食物的营养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要的营养素及能量,常用食成分;
前述内容的学习,使
物的营养价值,合理营养与2.掌握食物搭配的原学生获得有关营养和平衡膳食,医院膳食及营养理;
膳食的基本知识、基
支持和常见疾病的营养治3.掌握不同年龄层食物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营养膳疗等。食
营养的搭配;
熟悉营养在增进健康
4.掌握烹饪中如何有效和防治疾病中的作的保持食物的营养成用,掌握各类人群的分。
营养需求和膳食原则,初步能对人们的合理营养及平衡膳食进行正确指导。
~9~从本课程的教学以基层医1.知道处方审核和用药熟知药品说明书和处疗机构的医院药师、药品审指导的内容。
方的结构和功能。
方、药品调剂、药品采购和2.知道影响药物作用2熟悉药物间的相互社会药房的驻店药师、药品的各种因素。
作用。
药学基购销、药品零售等职业岗位3.知道临床常见病多发3.具备解读和调配处础
能力要求为前提设置教学病的适宜用药。内容。
方的能力。能够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
4.树立“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观念,培养认真细致,为人民健康负责的工作态度。
研究将药物制成剂型的制1.了解药剂与相关专业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备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的关系;
剂的基本理论知识,
制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2.掌握各种剂型的分药物制剂处方前设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与类;
计;各种剂型的制备
药物制学,培养学生具有剂型与制3.掌握制剂的制备工艺原理,制剂生产中的剂
剂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流程及制剂的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制药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了解总论中医药商品掌握医药商品学的基握医药商品的经营、管理、学的研究的对象及任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及市场调研的普务。
掌握医药商品经营、基本单元操作及药物制剂的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等基本知识
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了解药品分类和使用,管理、质量控制及市法,熟悉医药商品的运输、药品的包装,医药商品场调研的普遍规律、
医药商保管、养护、商标及广告等的陈列及处方调配。品学
基本原理和一般方
专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处理3.掌握各论中各个系统法。在流通中各环节业务的基常见病的常用药,能给
~10~本能力和一定的医药商品患者予以用药指导。经营管理能力,为从事药剂专业药品营销方向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呼吸系统常见病的用具备从事药学工作必备从事药学工作必须的常药指导
须的常见病用药咨询
见病用药咨询与合理用药消化系统常见病的用与合理用药指导的基
常见病指导的基本知识,能对病人药指导与常用推荐药品,能指导病人合理药
用药。
本知识,能对病人推荐药品,能指导病人合理用药。
掌握收银操作及发票的填熟悉药品销售的基本掌握药品门店的基本写,掌握药品门店的基本职步骤,掌握收银操作及职能、门店员工基本能、门店员工基本守则的内发票的填写,掌握药品守则的内容、药品陈容、药品陈列的基本原则与门店的基本职能、门店列的基本原则与技
药店零技巧、药品销售的方法和促员工基本守则的内容、巧、药品销售的方法售技术
进药品销售的技巧。
药品陈列的基本原则和促进药品销售的技与技巧、药品销售的方巧,掌握药品退货的法和促进药品销售的原则,学会处理顾客技巧,掌握药品退货的退货及投诉情况。原则,学会处理顾客退货及投诉情况。
药事管理与法规作为一门1.掌握药事法规的概通过本课程教学,在关于药品监管法律法规及念。
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
相关规范的课程,涉及药品2.掌握药品的基本知生理解药品的研制、的研发、生产、流通、使用识。
生产、流通、使用、
及行政监督等各个环节,是3.掌握我国药品价格管价格及广告等活动相药学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主理的相关知识和熟悉关的事项;掌握新药、
药事管要包括药事法规、药事管理药品广告管理的相关中药、现代药、特殊理与法组织,药品管理制度介绍,规定。
药品的管理,GMP,
~11~规药品包装标识、价格、广告4.掌握药品注册的概GSP及药品管理立管理规定,药品生产、经营、念、分类和药品注册申法,药品的商标、广使用的法律法规以及特殊报与审批。
告、价格等方面的知
管理的药品、中药、医疗器5.掌握药品经营质量管识。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的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基本理等。
准则。
1.能够认识组成人体的脏腑、形体、经络和气血津液
中医基本课程要求学生能运用辩1.认识正常人体础
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2.学点阴阳五行义的观点来认识古代的哲3.正确辨识病因病机
学理论—-精气、阴阳五行4.学会简单的望、闻、2.能够运用古代哲学学说,掌握人体脏腑、精气问、切诊
观念,简单解释人体
血津液神、经络的生理功5.学会常用的辨证方的生理和病理现象,能,以及疾病的病因与发法病、病机、防治原则等。了解脏腑的主要病理表现。
以及诊断和治疗3.能够简单判断疾病发生的原因和了解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
中成药内容包括中成药的概念,中1.能够掌握中成药学的总论讲述中成药基本商品学
成药的处方来源与组方原基本理论知识
理论知识。各论按内
则、分类与命名、中成药的2.掌握各类中成药的概科、妇科、儿科、外特殊性与中药保护、中成药念、适应范围和使用科、五官科、骨伤科常见的剂型。按内科、妇科、注意
排序,讲述各中成药
儿科、外科、五官科、骨伤3.熟记重点中成药的功的功能、主治、临床科排序,讲述292个中成药能、主治、方解、临床应用。品种的处方、功能、主治、应用、剂型规格、用方解、临床应用、剂型规法用量、贮藏养护等内格、用法用量、贮藏养护等容。内容。
中药学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1、能够掌握中药学的(1)掌握“中药”、“本
~12~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基本理论知识草”、“中药学”的含义
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掌握各类中药的概念、(2)掌握133种常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药性特点、功效、适应中药的分类、药性特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范围和使用注意奠定基础。
点、功效、主治、配
熟记重点中药的性味伍(3)具备识别常用功效和主治应用。
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药材商掌握中药性状鉴定方法及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药用植物的形态、解品
鉴别与品质评价技能;培养程序;能区分中药的产剖和分类的基本知识学生对常用中药材商品识地、主要性状及理化特及中药鉴定理论和技别与品质评价技能;为学生征。今后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增强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奠定坚实的中药鉴定技术基础。
术方面的内容,以及常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理化鉴定及化学成分、功效、主产地等。
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安排表
考核方
式考考试查
学时
课程类别
课程编
码
课程名称
学时
实践教学0
周课时教学周次安排一18
二18222
2222
2222三四182
182
五12
六12
备注
理论教学144723607248
1
公共基础课
23456德育
医药职业道德
信息技术国防就业指导心理健康
14472721447272
√√
222
3614424
~13~√√√√
78910小计1112131415161718192021小计
实践模块
22合
计
语文数学英语体育
14472721441008
144727224684481084810896484896108484880401488
00012032424362436482424483624243488401512
√√√
√
222214
222214222
2144
2144
专业技能课
解剖生理应用药理基础
营养膳食药学基础药物制剂中医基础中药学药店零售技术药事法规医药商品学中成药
7214472144144727214414472721152
√√√√√√√√√√√
22442224422
442216
442216
14周
14周
1616
毕业实习8403000
.3030
3030
实践学时占比50.4%
公共课学时占比33.6%
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
师生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药剂专业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面向企业、行业聘用的专业带头人3人,专业教师23人,从职称结构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教师3人,占教师总数的13.0%;初级职称教师20人,占教师总
~14~数的86.9%;双师型教师的比例为91.3%。外聘教师队伍共12人,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或执业药师11人,占外聘教师总数的91.7%.在专兼职教师中具有”双师”资格的比例达71.4%,整体结构较为合理。(二)教学设施
(1)教室及校内实训基地
本专业设备齐备,各教室宽敞明亮,教室配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校建有省内一流的中药标本馆、模拟药房、药用植物园等现代化的教学实训场所。计划未来2-3年,建立基础指标检测中心、中药鉴定实验室等实训设施,力争达到实训跟上发展,技术紧跟时代。根据职业技能培养需要,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训练,提高校企合作水平与产学结合层次。
融“学习性”于“生产性”之中,实训教学有计划,定期检查、考核有记录。探索“学习型的生产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探索校内教学体现工学结合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训开出率达100%,设备利用率95%以上。能发挥社会培训、技能鉴定及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满足工学结合要求,弥补校内实训基地的不足,是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性学习与训练平台。同时还要满足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需求,促进学校教学的改革,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实习基地的必备条件:
1.须相对稳定,并与实习基地签订保障性实习协议。
~15~2.须有良好品牌、管理规范的企业。
3.实习结束时,实习基地应出具具体的评价意见。
序号1
安徽聚缘堂有限公司
基地名称
承担项目1.抗生素生产工艺2.发酵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3.学生顶岗实习1.片剂的制备
2.颗粒剂及胶囊剂的制备
3.学生顶岗实习1.泰乐菌素的生产工艺
2.无菌空气处理设备
3.学生顶岗实习1.中药提取工艺设备
2.药物制剂的制备3.学生顶岗实习
标准20
2
阜阳市第一药业第一大药房零售
连锁有限公司
5
3
江苏勤善堂有限公司
10
4
安徽华巨百姓缘有限公司
3
(三)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
优先选用国家、省级获奖教材及国家规划教材,鼓励教师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同开发、编写突出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培训特点的教材。
2.数字化(网络)资源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精品课、省级精品课等优质数字化(网络)教学资源,根据专业实际,开发建设网络学习课程等数字化专业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学生、企业职工自主学习的要求。
~16~(四)教学方法
1、为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借助幻灯片以及各大网络平台、论坛资源、APP、互动平台的教学,制定如下教学方法参考:
①讲授法: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②案例教学法: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③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将本课程的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场合之中。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既满足了学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的需求,也体现了其方便、有效、经济的特点,能充分满足教学的需求。④.讨论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多处采用讨论法,学生通过讨论,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展开学习,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强调集体性任务,强调教师放权给学生。⑤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教学从\"知识的传递\"向\"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转变;教师从\"单一型\"向\"行为引导型\"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教学组织形式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教学手段由\"口授、黑板\"向\"多媒体、网络化、现代化教育技术\"转变,从而以\"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体现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实用性。(五)学习评价
公共基础课程按照教育部有关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基本科学文化素养、服务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重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其考核主要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同时辅以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精神和实践等方面的指标。
~17~专业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采用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实现评价主体和内容的多元化,既关注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又关注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既要加强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核,又要加强对学生课程学习过程的督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
1.坚持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
2.实行理论考试、实训考核与课堂形成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发展。
3.理论部分的考核可以采用课堂综合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学习效果课堂展示、综合笔试等多元形式,体现课程学习过程中的全程客观评价。部分课程考试命题紧扣中药调剂员、中药购销员、中药储运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4.实践课程部分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结合中药专业特点,更注重过程性评价。
5.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相结合,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6.注重评价内容的整体性,依据课程的特点,在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掌握和能力提高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六)质量管理
根据药剂专业自身的特点建立健全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做到以人为本,科学规范,在教学过程中及时总结反馈,不断改进。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通过教学管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1)教学实施管理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适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的课程要求,根据药剂专业自身的特点,突出校企“双主体”育人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进
~18~行三方评价,及时监控与总结反馈,不断改进,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培养专业技能强、职业素质高的技能型人才。(2)教学过程管理
从学生、企业、教师三方面抓好调研与反馈工作,实行教学过程的管理。在学习中期、实习期末学生至少进行2次以上的学生评价调研,其内容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满意度等;对学生的实习就业企业进行学生岗位适应性与发展潜力调研;对教师进行课堂与期终教学效果调研。将调研结果进行分析,把其作为对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课程设置的参考依据。(3)教学业务管理
由教导处、专业组对本专业的教学业务工作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管理。做好基实习安排,使教学和实习有序进行。(4)教学质量管理
由教导处、专业组对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和环节进行质量控制。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