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淮海疾药》2011年3月第29卷第2期J Huaihai Med,March 2011,Vo1.29,No.2 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 闰【摘要】 目的华,孙丽莉,刘玫玫 通过对产科护理人员方面存在 通过对产科护理安全 对产科护理安全隐患存在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的问题、孕产妇及家属方面导致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归纳,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结果 针对产科护理安全 隐患的防范,确保产科护理人员警钟长鸣,孕产妇及家属知晓安全隐患,从而更好规避。结论隐患的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和实施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规范护理服务,对预防护理纠纷、护理工作安全 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产科,临床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044(2011)02-0176-02 生儿复苏、护理新生儿等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防 院内感染的发生。若观察病情粗心大意,机械执行医嘱,病情 记录不详细,母、胎出现异常先兆,新生儿发生病情变化不能 随着患者法律观念意识和自我保护观念不断增强,特别 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 质量、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提高…。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 之一。妊娠虽然属于生理过程,但其过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及时报告医生,均可能导致处理救治延误,而失去最佳抢救时 机。若缺乏慎独精神,不严格认真地去执行各项操作流程和 规章制度,就极易出现配错奶甚至抱错婴儿等差错事故发生。 另外,护士编制不足,工作超负荷运转,致使没有更多的时间 用于患者的心理护理、产前指导、基础护理、产时宣教工作,以 致发生护理纠纷 ,因此产科护士和助产士必须具有敏锐的 风险概率高于其他专科。但是,由于人们观念中的错误认识, 认为生孩子是生活中极平常的事情,对妊娠过程和结果往往 抱以超期望值。面对健康的产妇和孩子突然发生意外时,家 属难以理解,往往将其归咎于医疗事故而与医护人员发生冲 突或纠纷,忽视了医学存在未知和局限 。西安交通大学第 一附属医院假护士“偷婴案”和8名新生儿因为院内感染而导 观察能力,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1.2专科技术操作等问题导致母婴意外创伤产科工作 致死亡事件,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现将我院产科临床护理 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报告 如下。 1安全隐患分析 的专科性强,其技术要求高。尤其是助产士的技术水平直接 关系到是否会造成母婴的损伤,如接产前估计胎儿大小和产 程进展的能力,接产时的接产手法、产后的新生儿处理等操 1.1护理人员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作,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新生儿产伤、窒息以及母体的产伤和 出血等意外的发生,婴儿沐浴整套操作的各个环节,婴儿性别 与母亲的核对、婴儿的安全,包括穿脱衣物不当造成的损伤、 冷暖不当引发的感冒、处理脐部不当的感染、甚至水温过高所 致的烫伤等等,这些都是不容疏忽的产科安全隐患。 1.1.3缺乏法制观念,轻视护理文书书写 产科病历的护理 文书包括产程图、产程观察表、分娩记录单、新生儿出生记录 1.1.1 个别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执行规章制度不严 护理 工作者要具备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慎独精神,尤其是助产士 身系两条生命的健康和安危。在进行各种操作包括接产、新 【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33000 【作者简介】闫华(1968一),女,安徽蚌埠市人,主管护师/护士长, 大学。 使用广谱抗生素破坏了微生态平衡,给真菌繁殖创造了条 件 J。(2)高龄化、APACHE I1评分高者,因免疫代谢异常。 粉红色或红色丘疹,形成环形斑,中 t5皮肤白色,深伴深部(肺 部)真菌感染者,易被误诊为脓疱疮,本组有3例误诊为脓疱 疮。 器官功能障碍、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皮肤真菌感染。(3)大 小便失禁者,肛周局部皮肤由于尿液、肠液的刺激和反复清 洗、擦拭引起物理性刺激发生皮肤损伤易致真菌感染。(4)局 部皮肤潮湿,使原来在人体皮肤上处于“休眠”状态的真菌真 【 参考文献】 [1] 朱翠萍,潘丽华.ICU内患者皮肤真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8B):4748. [2] 张芙蓉,孙继民.1CU患儿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 菌重新繁殖,出现感染征象 J。(5)深部(肺部)真菌感染者, 长时间使用广谱抗生索合并应用糖皮质激素,对机体的免疫 系统有抑制作用,使得免疫功能低下,从而导致全身真菌感 染 。 4.2皮肤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 (1)ICU患者皮肤真菌感染 [J].临床儿科杂志,2008,26(2):120-123. [3] 陈亚红,姚婉贞,工建丽.重症监护病房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 ‘治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3):197. 部位多腹股沟、会阴部、肛周、腋窝处等部位,局部皮肤潮红、 糜烂、伴有小水疱及瘙痒的股癣症状,易被误诊为湿疹。本组 有7例误诊为湿疹。(2)颈部、胸背部、尾骶部局部肿胀,散在 [4] 姚国仙,冯丽琴,陈洁梅.带囊气管在神经外科ICU大便失禁患 者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19):97-99. (收稿日期:2010—10-20) 淮海医药》2011年3月第29卷第2期J Huaihai Med,March 2011,Vo1.29。No.2 ・177・ 单、新生儿出生24 h观察记录单。产程观察表和分娩记录单 所记录的是产妇从临产至分娩全过程,包括不同时间的阴道 检查产程进展情况、胎心及宫缩,由助产士单独完成。有的护 士责任心不强,在护理过程中不能仔细观察并及时准确记录 相关治疗和产程变化,缺乏记录准确性,反映不出问题,使记 录失去意义。 1.2孕产妇及家属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不安全因素: 1.2.1 孕产妇心理障碍问题导致的不安全因素 由于妊娠、 分娩、产后体内激素急剧变化,致使神经系统机能状态不佳, 内分泌机能状态不稳定,加上其它诸多困素的刺激,以致可能 诱发孕产妇的各种心理障碍,如产后抑郁发生率的明显增加, 其主要表现为精神失落、表情淡漠、自责自罪,可出现自杀甚 至他杀的念头。这些不安全行为,应引起产科护理人员的重 视。 1.2.2孕产妇、家属的不遵医行为导致的护患不配合胎儿 在母体中变化快,只有通过自我监测和定期监护,才能及时掌 握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母婴安全。在产科病房,有些孕产 妇和家属对于护理人员在人院时所告知的住院期间的注意事 项不重视、不遵守,以致多数出现离院现象。而有些护士的自 我保护意识缺乏,发现孕产妇离院既不汇报,也不通知其迅速 返回,更不记录。在离院期间有可能出现胎膜早破、胎心异 常、流血过多等异常情况。还有些孕产妇由于种种原因不按 时进行产前检查,造成产科急诊入院时的忙乱,从而导致不安 全因素。 2防范对策 2.1增强产科护士工作责任心,提高整体素质产科护士良 好的素质必须通过不断培养、教育、自我修养和自我训练而获 得。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加强工作责任心,使每一位助产士 明确护理工作的对象是肩负着两条生命的人。珍视生命、尊 重人的健康权力和尊严是助产士的天职 。执行每一项操作 前后的查对,尤其是特殊专科方面的查对:如新生儿出生时的 性别查对以及每次进行新生儿治疗护理前后与母亲的查对工 作。 2.2加强产科护士的法律意识,提高护理病历书写质量助 产士应严格按要求观察及记录整个产程。临产后应每1小时 观察记录胎心、宫缩,每4 h测量血压脉搏,及时向医生报告 产妇产程进展、胎心及产妇自觉症状。如胎心有异常应立即 给予吸氧,取侧卧位,助产士可观察数分钟,如胎心能迅速恢 复正常或无明显减速可继续待产。如胎心未见好转,应立即 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的记录。新生儿记录单是新生儿出生后 的第一手资料,要准确记录出生时间、评分情况、健康情况及 查体结果,必须印有产妇的指印与新生儿足印,其真实性尤为 重要 。 2.3加强管理,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作为护理管理者应 随时了解护士的心理状态,消除或减轻不利于身心的心理压 力源,培养大家开朗乐观、敏锐果断和耐心的品质,尽可能创 造一个温馨的工作环境。在安排班次时做到弹性排班,避免 助产士因工作劳累带来的过度身心疲劳,同时要保证产科护 理工作的连续性,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2.4制定具体的针对性防范措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 面: 2.4.1监测硬件设备,保障新生儿的沐浴安全 为防止沐浴 时水温变化造成烫伤事故,要随时检查空调和热水器,保持室 温在28℃一3O℃、水温在38oC~40℃,避免发生新生儿受凉 和意外。定期检查暖箱设备是否完好,发现暖箱有异常,及时 检修。 2.4.2制定婴儿性别查对流程,以防事故发生婴儿娩出 后,必须及时给其母亲查看新生儿的生殖器,并明确告知性 别,及时在双手腕带上写明床号、姓名、性别,在病历上正确作 好记录。另外,在每次婴儿沐浴前后,必须认真做好核对工 作。如发现标记不全或模糊不清,应及时核对后补全标志。 如需要进行床位调换,必须将婴儿和母亲的所有标记一起及 时更换再核对。 2.4.3检查病区设施,保证孕产妇的安全孕妇行动不方 便,应急性较差。故不仅要保持病区设施的安全性,更要及时 给予帮助,避免意外事故发生。要保证走廊过道通畅无障碍, 地面干燥,无油迹和水迹,照明设施完好,定期检查病区内的 监护仪器、插座、电线以及热水瓶、家具等,及时维修或报损, 以保证孕产妇在住院期间的安全。 2.4.4加强护患间交流,减轻孕产妇的心理障碍采用各种 形式对孕妇和家属宣传围产保健及围产期心理、生理卫生知 识,提供咨询与指导,使之能正确对待孕期、分娩期出现的不 适,树立正确的生育观和良好的健康遵医行为。认识妊娠、分 娩的全过程及产后不良情绪的应对,排除心理障碍,提高心理 素质,可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所以,除了需要医护人员对孕 产妇进行及时交流、信息沟通及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更需要护 理人员加倍关心和体贴孕产妇的身心,并能充分了解和理解 他们的心理变化,以减少出现心理障碍,提高遵医行为。同时 对于有心理障碍倾向和有家族史的孕产妇,应及时予以沟通, 早期发现心理问题,与其家属多交流,取得支持系统的帮助, 安排亲近的亲属陪伴,并进行特殊交班工作,防止意外的发 生。 总之,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慎独”的修养、优秀的道德 品质、精湛的专科技能、敏锐的观察力、认真的工作态度,把护 理职业的责任感贯穿于每一项护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把差 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杜绝事故的发生,以确保孕产妇与新 生儿的安全。 【 参考文献】 [1]兰惠英.产科护理安全管理[J].医学文选,2006,25(4):806— 807. [2] 吴红玲.督导护士在产科风险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实用护理. 杂志,2009,25(1):66-67. 』 [3]王年玲.基层医院产房护理质量缺陷分析[J].全科护理,2009, 7(11):3076-3077. [4]黄美珍.安全文化在产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 志,2008,43(7):631-632. [5]窦娜.实行举证倒置后助产工作中面临的法律问题及对策 [J].护理管理杂志,2004,4(9):4JD41. (收稿13期:201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