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探究

来源:好土汽车网
2012年第04期

第28卷(总29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EDUCATIONALINSTITUTEOFJILINPROVINCENo.04,2012

Vol.28TotalNo.292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探究

郑窕娜

(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东莞523808)

摘要:本文旨在探究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一方面有利于我们深入地了解它的语用价值,另一方面也呈现其运用不当可能造成的语用失误。这对于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初学者在有效感知及运用英语模糊限制语上有着一定的启发引导作用。

关键词:模糊限制语;语用功能;语用失误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4—0096—02

一、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及其分类

语用模糊是语言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在人类

的话语交流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英语模糊限制语则是模糊语言中的一种,它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富有真实意义。那么,如何定义模糊限制语呢?美国学者莱考夫将模糊限制语定义为“一些把事物弄

。得更模糊或者不那么模糊的词语”

何自然根据模糊限制语是否改变命题或者原语

内容,将它分为以下两类: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的界定在于它能改变话语结构的原意,界定话语的变动范围,对话语它包括程度变动语的真实性和涉及范围进行修正,

和范围变动语。程度变动语包括alittlebit,sortof,somewhat,probably等;范围变动语也不少,如a-round,about,orso,morethan等。缓和型模糊限制它不改变话语的真值条件,而更多的语则与之不同,

是说话者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使用委婉、含蓄的语言来避免言语上的武断,令语气趋向缓和。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包括直接缓和语和间接缓和语。直接缓和语通常是由于说话者对自己所表达的观点或信息不

因此,会采用诸如Ithink,Iguess,Isup-够肯定,

pose,I’mafraid等此类直接缓和语来避免语言过于

武断。而间接缓和语则表明说话者所采纳的观点并不是出自他本人,而是从第三方获得的,通常有ac-cordingto……,itisknowntoall……,ithasbeenre-

portedthat……等等。

二、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

1.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使得语言更加灵活客观

人们在进行会话时为了取得交际的成功,会采用

遵守一定的会话原则,这就是著名的一些会话策略,

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Principle)。美国哲学家

兼语言学家格赖斯(Grice)提出了这一重要理论。根据格赖斯的会话合作原则,人们在进行会话时似乎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双方完成交际的任务。会话原则包括四点:量的准则、质的准关系准则以及方式准则。在格赖斯看来,人们通则、

过这四个会话原则来维持交际双方的友好关系及良好会话互动。然而,在现实的英语口语会话中,人们有时会故意违反会话原则,使用英语模糊限制语,使

或交际语言更加灵活客观。交际更加有效果,

(1)A:Whenaretheyleavingforschool?B:Sometimenextweek.

B也许真的不知道他具体是什么时在(1)中,

:“Sorry,I候得出发,如果根据量的准则,他应该说don’tknow.”但是这很有可能使得会话突然中断。遵守会话原则不仅不能增进彼此的关系,还会使对

话戛然而止,引起交际失败。B通过变动型模糊限制语sometime暗示自己的回答是客观可信的,这有助于交际继续顺利进行下去。

收稿日期:2012—02—17

作者简介:郑窕娜(1982—),女,广东揭阳人,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语用学。

96

2.英语模糊限制语的运用使语言更加温和有礼

礼貌是人们在进行会话交际行为时必须遵守的社会准则。根据格赖斯的合作原则,利奇(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此作为格赖斯合作原则的补充。它包括以下六个准则: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一致准则、同情准则。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在某种场合中与礼貌原则是相符合的,它有利于会话双方舒缓语气,显得温和有礼。

(2)A:MayIaskifyou’reengaged?

B:Ithinkperhapsweshouldn’tdiscussthisinpublic.

在(2)中,A遵循得体准则,使用MayIask……句型,力求使表达得体有礼,以期对方遵循合作原则给予答复。然而,

B并不愿意正面回答。为了不至于冒犯到A,

他使用了直接缓和语“Ithinkperhaps”委婉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武断地拒绝对方

:“No,Ican’t.”这表示他对A是友好谦逊的,两个人的友好关系仍然可以得以保持。

3.英语模糊限制语有利于说话者规避责任,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

英语模糊限制语通常使得说话者与其所说话语的关系模糊化,因此起到保护说话者的作用。其中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淡化说话者的存在。被动语态常常被用来规避不恰当话语可能造成的违法或不可预

料后果等须承担的责任,

在新闻报道及科学论文中尤甚。请看以下例子:

(3)Itisreportedthattheremayexista“divorcegene”inthebodiesofsomewomen,whichmakesthemmoreeasilytodivorcethanotherwomen.在(3)中,该科研论文采用间接缓和语“Itisreportedthat”来暗示他所阐述的论点是来自于最近的科学报道,而不是自己下的定论。因此,如果该论点是错误的,他也无需承担任何方面的责任。

4.英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有利于使语言更加确切具体

正如莱考夫(Lakoff)所说,英语模糊限制语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语言更加模糊,另一方面却可以使语言不那么模糊。也就是说,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英语模糊限制语可缩小命题的范围或者提升命题的确切度。它可以使说话者的话语更加确切具体,请看以下两个例子:

(4)Preciselyspeaking,thereare151daysleft

beforetheLondonOlympicGames.

在(4)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precisely”强调

了命题的范围是确切的、

具体的,因此它也提升了该命题的确切度,令对方准确地知道离伦敦奥运会开

幕具体还有151天。

从以上所阐述的例子可以看到英语模糊限制语在真实生活中有着显著的语用价值。然而,如果忽视会话情境或者听话者的具体情况使用不当的话,也有可能造成不可避免的语用失误。例如:

(5)A:Howdoyoulikemynewhouse?B:Well,it’squitecomfortable.

在(5)中,B的本意是恭维对方的房子很舒服,然而,由于他不恰当地使用了变动型模糊限制语quite”,他的恭维显得很不真诚。这会伤害到A的感情,也不利于他们之间的交际互动。

(6)A:YouroralEnglishisverygood.B:Thankyou,possibly.

(6)中的语用失误是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我们知道,在西方文化中,大方地接受对方的赞美并表示赞同是非常礼貌的行为。但是,中国人认为谦逊是礼貌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因此,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程度变动语“possibly”的使用显得不是很恰当。

三、总结正如何自然所说,模糊语言的使用原则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得体的原则是相符合的:当需要精确时就尽量精确,当需要模糊时就尽量模糊。

英语模糊限制语作为英语模糊语言的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富有语用价值的。正如本文阐述的,正确使用英语模糊限制语可以使语言灵活客观、温和有礼、确切具体,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下还有利于说话者规避责任,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慎用英语模糊限制语,因为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语用失误。总而言之,英语模糊限制语对于我们深入透彻地理解英语语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

[参考文献]

[1]Lakoff,G.Hedges:astudyinmeaningcriteriaandthelogicoffuzzyconcpts[J].JournalofPhilosophicalLogic,1973,(2).

[2]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王晓红.浅谈模糊限制语及其分类理据[J].科技信息,2007,(30).

[5]曾文雄.国内外模糊限制语的语言学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

2005,(3).9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