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心艳
[摘 要]福建木雕作为中国木雕艺术的主要代表性流派,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既是中国重要的传统艺术瑰宝,同时也是人类艺术文明的历史文化遗存。福建木雕艺术风格的形成深受其地理民俗、人文风情以及宗教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定的产业特色。现对福建木雕三大主要艺术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福建木雕艺术风格的影响因素,并对当前福建木雕产业特色进行探究,简要剖析发展现状,希望可以唤起人们对福建木雕艺术的关注和保护。
[关 键 词]福建木雕;艺术风格;产业特色;剖析;探究福建仙游是名副其实的民间文艺之乡,除了古典红木家具工艺闻名于世外,木雕、根雕、石雕还有玉雕技艺在国内也享有盛誉。清乾隆年间,被誉为“八闽雕龙始祖”的雕刻名匠郭怀,开启了属于度尾艺雕的辉煌和骄傲。历经岁月的沉淀和洗礼,至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这里高超的雕刻技艺得到充分发挥,对工艺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度尾艺雕大师层出不穷。“中国五大木雕”中福建木雕占了两个,分别为福州龙眼木雕和泉州木雕,可以说福建木雕在我国的木雕艺术领域占据着重要的艺术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化的完善,福建木雕逐渐形成了一定风格的产业规模,比如以龙眼木为雕刻材质的福州木雕、以精细圆雕著称的莆田木雕和以独树一帜的闽南风格为特色的惠安木雕等,它们形态各异、风格独到,区域特色十分鲜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将会越发完善和成熟,研究与分析福建木雕的艺术风格和产业特色有利于促进和推动其在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顺利前行,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扬福建木雕的文化内涵。
一、福建木雕概述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气候湿润、雨量充沛,拥有许多葱郁丰茂的林木资源,这些林木资源给福建木雕提供了大量的优质木材,而质量高的木材更是提升木雕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
福建木雕艺术最初是与人类的生产生活相关联的,主要用于房屋建筑、宗教佛像、生活家具等,且应用范围广泛,产地集中在福州、泉州、莆田以及闽北和闽东等地区,按照木雕的材质进行分类可以分为龙眼木雕、黄杨木雕、金木雕、珍稀木雕、彩木雕和樟木雕等,由此可见,我国福建木雕艺术拥有十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创作基础。
福建木雕除了具备优良的树木基础外,还受其区域性和民族性特点的影响,即便使用同一种材质进行创作,在当地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因素下其作品也会呈现出风格各异的艺术风貌。从总体来看,
092
福州龙眼木雕更加注重仿古,它的刀工细腻而不失雄厚之风,在人物雕刻方面凸显神韵,风格相较于彩木雕更古朴,造型以简练概括著称,作品整体大方稳重;莆田木雕“精微透雕”,其材质多选用本地出产的龙眼木,作品形象多为仕女、武将或者是宗教神像等,外观用老漆作涂饰,这种辅料会让作品色泽古朴,整体形象古香古色;泉州惠安木雕曾因技法名噪一时,其艺术风格偏重古朴淳厚;而闽南一带的金木雕则凭借着透雕和浮雕相结合的独特技法,使得木雕作品精巧美观,在金彩的配合下愈显金碧辉煌,华贵剔透。
二、福建木雕三大主流艺术风格
我国木雕主要分为五大流派:浙江东阳木雕、浙江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木雕、福建龙眼木雕、福建泉州木雕。四大木雕流派特色各有千秋,每个流派又可以按照地区、雕刻材质或者艺术风格的不同再分出其他分支,本文主要研究福建木雕。福建木雕按照艺术风格可以分为福州木雕、莆田木雕和惠安木雕三种,三种木雕艺术风格迥异又有相通之处,福建木雕也因异彩纷呈的艺术流派而成为木雕的主流之一。
(一)福州木雕
福州木雕泛指福州龙眼木雕,它之所以被称为福州龙眼木雕是因为这种木雕所采用的材质主要为福州地区的龙眼木,龙眼树长到一定年份需要重新种植,因此龙眼木相较于其他珍稀木材数量更多且更容易得到,这也是它能成为福州木雕的传统木材的原因之一。龙眼树姿态各异,质地坚实且木纹细密色泽温柔,老一点的龙眼木树干,尤其是根部所呈现出的盘根虬结的力道,在经过打磨、染色、打蜡以及上漆后,会使得木雕作品更加浑厚稳重。
福州龙眼木雕具有题材丰富广泛、表现淋漓尽致、刀工细腻有致、线条清晰流畅、造型简练概括、人物形态神韵生动等特点,以福州龙眼木为雕刻材质的作品所呈现出的古香古色和古朴淳厚的特点使得它更适合应用到建筑、家具和摆件等物品的制作中。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二)莆田木雕
莆田木雕能享誉业界,主要在于它很好地将圆雕和透雕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将这二者精细和精微的特质很好地保留下来。莆田木雕最主要的应用是在建筑方面,它和建筑的结合起源于唐宋,并在后期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其他的文化,比如清雅脱俗的文玩、庄严肃穆的佛教造型,在多种元素的交融影响下最终形成了成熟的技艺体系。
众所周知,莆田木雕具有“精微透雕”的艺术特色,莆田的龙眼木雕也与福州龙眼木雕大不相同,现如今莆田木雕已经能较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在以传统佛教造像为主要对象的木雕创作下融入现代审美观念,创作出的新时代作品已经初具产业规模,更加提升了莆田木雕的影响力,在莆田木雕艺术创作者的传承和发扬下开拓了更加广阔的海外市场。
(三)惠安木雕
闽南木雕的地域性风格突出,在艺术风格方面独具一格。惠安有“中国石雕之都”的美称,我们常常讨论其石雕的发展和影响,但不可否认的是惠安的木雕也是颇有名气的。惠安木雕经历了明清时期的成长,雕刻技艺逐渐成熟,艺术风格也因此向精雕细刻方向演变。
惠安木雕起源于中原地区的建筑雕刻文化,同时吸纳了来自异域的宗教雕刻文化,两种文化结合下诞生了独属于惠安木雕的艺术风格。惠安木雕融合了闽南地区的文化传统和雕刻风格,兼具了中原雕刻风格的古朴淳厚和对人物造型神韵的追求,以及闽南雕刻风格的精致细微和强烈宗教感,惠安木雕所展现出来的强大的民族和宗教内涵、鲜明丰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使得惠安木雕在我国的木雕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三、区域风格特色鲜明,发展逐渐产业化、规模化福建木雕艺术风格在不同区域影响下特色鲜明多样,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历史的传承,不同艺术特色的福建木雕艺术已初步具备打破地域限制的能力,三大主流艺术风格在经济、人口的流动和作用下实现了技术、艺术风格等方面的融合,各种流派相互吸纳渗透、借鉴影响,推动福建木雕朝着更好、更成熟、更广阔的未来发展。
现如今,各地区的技艺人员能联合在一起传承和研究福建木雕艺术,打造木雕专业村和专业街,并通过创建商业化企业让福建木雕实现产业化发展。此外,改革开放推动市场前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各地方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以鼓励和支持木雕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规模化。
综上所述,福建木雕传统艺术历经多年的积累和创新发展效果蔚然大观。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福建木雕艺术只有准确地把握住时代的机遇实现文化产业的升级转型,借助政府的支持和鼓励将福建木雕发展成为区域
《钟馗嫁女》
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在产业结构转型下使之成为战略调整的新支点,才能最终实现福建木雕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参考文献:
[1]蒋黄雄,殷姿.浅析黄杨木雕和龙眼木雕的艺术特色[J].现代装饰(理论),2017(2):171.
[2]黄福镇.关于福建传统民居建筑装饰木雕的分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679(11):31-33.
作者简介:
郭心艳,男,回族,1971年出生于李耕故里、郭怀家乡。14岁离开学校进入仙游县二轻工艺二厂学习画画、雕塑、木雕。现为惠仙阁雕刻艺术总监、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刻艺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名人。2005年结业于华光摄影艺术学院。2013年拜国家级工艺大师郑国明为师,同年就读于华侨大学海峡两岸工艺美术发展与产业创新“高级研修班”。201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2015年进入中国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学习,并结业。2016年结业于泉州师范学院和清华大学。2017年被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泉州市第五层次人才。2019年被中共泉州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认定为泉州市第四层次人才。1994年创办惠仙阁雕刻艺术工作室至今,多次参加现场赛,所创作作品屡次获奖。
093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