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来源:好土汽车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问题研究

作者:孙晓东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21期

摘 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综合监管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影响建筑工程造价因素很多,比如材料费、人工费、机械费等,随着市场的变化,造价会发生变化,因此采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才能保证工程造价趋于市场化、符合行业发展要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7.9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c)-0038-02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需要调整行业发展方向,进行行业内部发展改革,才能新形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需要在新的经济环境实现发展,必须能够适应外部发展要求,提升抵抗外部影响的能力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在新形势下改革的重点是工程造价管理,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程序,贯穿与建筑工程的整个过程,造价管理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就已经存在,工程项目决策的过程同样需要进行造价管理,只有按照造价管理的原则开展工作,才能保证建筑工程各项工作顺利实施。从建筑工程立项到建筑工程过程决策都离不开造价管理。所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造价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合理确定工程造价,只有这样才能从总体上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我国建筑工程定价应该适应市场需求,摆脱依靠政府定价的单一模式,实现定价策略的多元化模式,只有按照此方式改革建筑工程造价才能真实反映自身价值,建筑产品在市场上才能体现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造价管理的重要举措,通过对其体系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科学性、准确性。 1国家对建筑工程造价监管和宏观调控分析

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此阶段的建设费用是整个工程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此阶段进行造价管理,可以有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造价。[1]建筑工程造价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的利益紧密相连,施工承包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的价格,因此国家对建筑工程造价监管和宏观调控是必要的,但是必须采取合理有效的方法,才能保证监管的实效性。国家对建筑工程造价的监管和调控工作在整个工程造价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施工方有着重要的联系。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我国建筑工程造价必须符合市场规律要求,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研究可以看出,工程造价大都是通过招标模式形成的,从另一个角度看,施工单位的中标价其实就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合同价格。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建设单位必须对国家政策等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的费率、解释、单价、定额、工程量计算规则对标底价格进行编制,通过此模式可以对施工方承包价格进行宏观调控。建设单位对投标单位的报价应该进行审查,审查小组需要由相关的专家组成,评标专家小组根据项目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具体工作需要从进度安排、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社会业绩、质量保证等方面进行评测,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实施的可靠性、合理性。工程报价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工程量清单模式,工程量清单的优越性明显,工程报价只有合理有效实施才能保证工程量清单得到合理应用。投标方可以根据项目情况设置标底,但是此种标底与传统标底存在很大的区别,它只被看成是投标的具体依据,在具体定标工作中发挥调控和指导的作用,通过此种策略可以合理确定施工承包价格,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规范性、合理性。 2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

法定价在现实中作用已经发生变化,法定价已经成为制定价格的指导价,法定价的根本问题是定额问题。定额在实际过程中逐步失去它的法定地位,从现行的计价方式可以看出定额是必不可少的,计价过程中定额发挥中基础性作用,定额是计价的重要依据。合理确定工程造价需要定额的支持,同时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同样需要定额,定额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建筑经济的研究越来越深刻,建筑经济在产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发展建筑经济需要定额作指导,定额在建筑经济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2]但是定额的模式不是一层不变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必须实现定额改革,实行“价”、“量”的分开,把当前的定额基价与定额消耗量进行划分。改变过去定额基价不变的模式,对定额基价实现动态管理。实现计划计价模式向指导价格模式转变,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方向迈进。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必须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按照国家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惯例进行改革,才能建立符合新形势要求的建筑工程动态管理体系。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定额项目繁多,需要进一步的综合简化,通过合并方式对同类项目进行综合,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使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针对此类新的方案必须制定相应的新的定额子目录,从而达到满足建筑市场动态变化的目的。

建筑工程项目控制量必须在设计、规范、质量标准的允许的范围内,对定额的消耗量进行控制。消耗量是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基础和因素,工程造价控制必须首先从控制消耗量做起,只有有效控制消耗量才能对造价进行控制。控制量实施过程中必须包括工程量计算规则,只有通过工程量计算规则的合理应用才能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指导价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价格开放后的产物。此时政府不再直接定价,从以往的定价转向定期公布价格信息,同时根据市场情况预测价格系数变化,通过颁布各种价格指数来指导市场价格,从而对市场行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按照此模式可以促使企业自主定价行为产生。[3]工程项目的业主或者生产者是企业,因此企业有权制定自身的经营策略和效应目标,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必须能够根据经营管理状况和市场信息自主定价。价格不是一层不变的,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因此价必须实现随行就市,价格应该实时反映市场状况和市场信息。费率定额标准就是竞争费,竞争费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明显,企业可以按照自身市场竞争策略和市场经营状况制定竞争费,政府主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部门可以按照工程所属类别取费标准进行计费控制,保证企业拥有一个公平、公正、良性循环的市场竞争环境。

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工程造价是集技术性与政策性与一体的综合性工作,必须把握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才能控制工程造价,为制定合理准确的工作造价规则奠定基础。为保证工程造价编制的合理性有效性,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开展工作。探索对工程造价影响较大的工程费是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基础,通过调差办法合理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对现行工程造价直接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的直接费用主要表现为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台班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等。在此类直接费用中材料费所占整个费用的60%~70%,所以建筑材料市场的价格状况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整个造价,准确把握材料市场的价格波动可以准确把握工程造价。[4]当前的工程材料价差主要是指工程材料定额管理部门的指导价与市场实际价格之间的价差,二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市场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材料价格趋于正常水平,处于合理价格区间。通过此模式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保证价格处于合理状态。但是具体操作过程中存在计算复杂、操作困难、重复计算、复查审查难度大、错算漏算现象等缺点,所以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可以通过变材料调差进行调整,变材料调差主要涉及指导价差和系数价差。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根据市场的变化不断的调整定额子目录中关于材料价格的目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材料调差运用到材料价格控制中来,保证建筑工程造价中材料价格处于正常水平。

建筑工程材料调差必须深入到与建筑工程造价直接相关的基础材料中,通过计算纳入定额中,最终实现静态定额向动态定额方向转变。按照此模式进行处理,虽然需要发布的数据量增加了,管理部门的工作量加大了,但是对概预算人员来说减少了工作量,把他们从繁琐的计算中摆脱出来,从而保证材料差计算工作大大简化。另外通过此模式可以把计算任务分配给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软件处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都得到很大的提高。机械费、人工费属于施工过程中的消耗费用,当前的人工费主要根据预算阶段的平均工资或者调整后的平均工资进行计算的。由于市场是变化的,因此市场价格和计划价格之间存在价格差,针对此中状况可以采取单独补差的策略,只收取营业税其它费用不进行计价。从建筑市场看,人工日费用相对材料费用而言比较稳定,所以市场可以适当延长对人工费的调整。公布周期可以以季节、半年度为准,从根本减少计算的工作量,可操作性得到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大、技术性强、建设周期长、投资多已经成为现代建筑工程的显著特点,同时材料、人工、机械设备价格随市场变化较快,所以建筑工程合同定价时很难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进行准确预测,项目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合同变更等途径动态管理工程造价,才能保证工程造价与市场变化相匹配。费用标准和市场价格的变化都会对建筑工程合同的执行产生重大影响,对工程周期和造价同样会产生影响,因此承包商和业主需要经常一起磋商,才能解决价格动态变化问题。

从我国建筑工程发展看,需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建设管理法规。需要在招标投标、设计施工、计划立项、工程造价等方面加强管理。[5]政府主管部门必须建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数据库,保证各种资料实时更新、调整。通过评测中心对建筑工程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造价进行分析、研究和测算,必须制定统一的工程量测算规则,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计算攻来工料机的消耗量,才能保证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实时性,为定额改革提供重要的数据基础和参考依据。政府主管部门发挥作用的同时,需要地方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地方主管部门通过定期发布市场信息的手段准确把握市场动态,主要包括人工价、材料、设备价格信息,还包括先关工程造价指数,达到企业自主定价的目的。除了政策支持外,还需要利用先进的计算工具提高实施过程的计算效率,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科学管理,通过开发各类工程量计算软件和定额管理软件,保证各项工作信息化水平提高。通过计算机工具建立各类数据库,包括工料机消耗量、工料机价格、造价指数、材料指数等,为工程造价实现动态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大大提高了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我国国内建筑市场对开开放的程度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的模式越来越发展,这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只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才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蜂编著.建筑工程造价政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90~92. [2] 毛广仁编著.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23~38. [3] 高栋编著.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31~36. [4] 马冰编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1~56. [5] 牛篙编著.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策略[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71~7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