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储运收付总则:收付油作业要做到“五要”:(
)
2)接到调度收付油指令后,要准确记录调度指令( ),详细了解收付油( )、( )、( )、( )、等内容,并与收付油对方联系,做好记录,并进行复述确认。
3)认真查看收油和付油罐的( )、( )、( )、( )及( )、管线使用情况等是否符合油品收付的要求。
4)操作员与司泵密切配合对( )、( )、( )、( )等有关设备认真进行检查,( ),做好收付油的准备工作。 5)在收付油过程中要随时检查( )、( )、( )、泵和( )等设备情况,并定时检尺计量,双方( ),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6)严格执行( )巡测制度,以便及时( )。在没有计量仪表或计量 仪表失灵的岗位,要认真执行( )( )制度。 7)油罐进油不得超过( ),内浮顶油罐付油不得低于允许( )。油罐快收满及要付空时,收付双方( ),及时检查,( )。收满或付完时,先停泵后关阀。中间切换油罐时,( )。 8油品收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① 收付作业前必须( ),并与收付对方联系,( ),不得进行收付作业;
②原料油付装置时,付油前必需( ),以防影响( ); ③油品装车出厂前必须先检查( ),再进行装车,以免( ); ④重质油品进行收付作业时,( )收付作业完应( ),防止凝冻设备;
⑤输送的油温不得( ),否则必需( ); 9)防止储罐跑油的十项规定 ①( ),定点检查,认真记录; ②( ),不得离人,避免跑油; ③( ),核对流程,防止冒串; ④( ),先开后关,防止憋压; ⑤( ),认真检查,才能投用; ⑥( ),严格认真,避免差错; ⑦( ),定期检查,防止抽瘪; ⑧( ),不得超标,防止突沸; ⑨( ),及时处理,防止冷冻; ⑩( ),验收鉴证,方可进油(料)。
1.2 油品加温操作
1)油品加温要求
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维持正常生产,油品( )、( )、( )、( )和( )温度都应控制在一定范围。: 2)油品加温操作 ①油品从( ),必须测量油温。每( )油罐温度,如油品进罐温度超过规定范围,要及时( )。 ②油罐加温时,要检查( )、( )阀和( )是否完好;先开( )
0
阀,排尽管内积水,再开进汽阀,以防水击损坏盘管。
③蒸汽压力小于( )时,不宜进行油罐加温。罐区停汽时,对( )提前停止加温,防止油品串入蒸汽管网。
1.3 油罐脱水操作
1)油罐收油后,不管是否进行循环搅拌等作业,均应脱水。经过沉降,脱除明水,详细记录脱水情况。油品沉降时间见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油品 原料油 汽油 MTBE 甲醇 柴油 污油 油浆 液态烃 沉降时间
2)油罐脱水前要检查( )、( )及( )的完好情况。脱水时缓慢打开脱水阀,仔细观察排水情况,控制好阀门开度,使脱水尽量不带油。脱水过程中,( ),以防跑油。
3)油品从装置入罐后,要充分沉降脱水。轻、重质油品满罐沉降后每班应加强( )脱水,直到( )。
4)油品在罐内沉降脱水,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一般可控制( )。控制( ),可提高脱水效率。
5)原料油在送装置处理前除含水分析要达到规定指标外,在( )检查,防止( ),确保装置正常生产。 6)油品脱水注意事项:
①油品脱水必须坚持“五勤脱水法”,即:( )、( )、( )、( )、;
②脱水时,操作人员应( ),防止( ); ③油品脱水前要掌握其( ),缓慢打开脱水阀,仔细观察排水情况;控制好( ),使脱水尽量不带油;阀门开度掌握“ ”的原则。 ④人工脱水作业时,( ),( ),严防脱水跑油; ⑤重质油品脱水后,有扫线头的要( ),防止凝线;77)油水鉴别方法( )( )( )( ) 1.4计量总则
①油罐在( )、( )、( )、( )和( )作业前后都应进行计量。 ②人工检尺规定:对活动罐( ),静止油罐( )。油罐快进满或接近抽空时,要及时掌握油量变化,( )。
③对于安装了计量仪表的油罐的油温和油位情况( )巡测一次,并做好记录。 ④压力容器计( )为准。
⑤操作人员应详细、正确填写每天的《 》和《 》,以便( )。 ⑥每天( )时,对( ),向调度汇报;后每隔4小时对动态油罐进行检尺,并向调度汇报。
1
⑦静止油罐油尺变动5㎜以内时,( );油尺变动超过5㎜时,必须( )。
⑧用计量仪表计量的油罐,进油至安全容量的80%时,必须进行( ),并与计量仪表进行对照,当计量仪表差量为( ),通知仪表维护人员进行检查校正。 ⑨人工检尺允许误差: 轻质油:油尺( )、温度( )℃ 重质油:油尺( )、温度( )℃
⑩每月( )日8∶00时,各岗位人员要对所有的油罐油量进行一次月终盘点,要求( ),并向调度汇报。
(11)计量容器应按规定年限进行标定,并( )。
(12)计量器具必须定期年检,并附有( )表和( )证。 (13)正确的计量顺序为:先( )、再( )、最后( )。 (8)测温停留时间 轻质油品( );
原油和润滑油( ); 重油、重质润滑油( )。
2、油品调合
油品调合是(
)
2.1 调合的目的
( )。 2.2 调合一般要求
1)组分油分别进罐时,原则上( ),后( ),以利于混合均匀,如遇特殊情况,则应( )。 2)油品添加剂应( ),添加剂的( )、( )和添加剂比例经过试验鉴定,添加后与油品混合均匀。
3)调合过程应严格执行( )进行调合作业,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调度汇报。每( )小时或( )后向调度报告调合情况及油罐油尺。
2.3 成品调合应严格执行“三不许调合”的规定
1) ( );
2) ( );
3) ( )。
2.4 汽油调合
( )。
3.1 清罐原则
下列情况的油罐需要清洗: 1)( ); 2)罐内污染较多,影响油品质量;
3)换装品种,原装油品对新装油品的质量有影响; 4)超过清罐周期; 5)( )。
注:正常情况下,轻质油罐每三年清洗一次,重质油罐每五年清洗一次。影响产品质量时,
2
可随时提出清洗。如果油罐使用频率较低,到清洗年限后确实较干净,经质量部门确认后,可适当延期使用。
3.2 清罐的安全规定及注意事项:
1)油罐与外界相联的管线、阀门应( )进行隔断;
2)不允许( )或从顶部插入胶管淋水来清洗油罐,以( ),发生着火或爆炸; 3)进入油罐作业前,罐内气体分析合格,检查、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办理( );
4)作业时应遵守有关防火防爆的安全规章制度,应使用( ),使用的防爆型照明灯电压应为12V。一般不允许使用( );必要时作业人员应佩戴好长管呼吸器或空气呼吸器;
5)不允许单独一人进罐作业,应( ),随时与罐内作业人员保持联系。作业人员可实行分组轮换作业,轮换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4、质量管理
4.1 进厂原油要定期作( ),根据原油评价确定( ),不同品种原油( );
4.2 各种石油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执行( )和( ); 4.3半成品油和成品油要定时( ),半成品油( )调合成成品油; 4.4 进入罐区的成品油和半成品油均应是( ),并( ); 4.5 盛装油品的油罐、管线、容器必须( ),符合( )要求; 4.6 出厂产品按计划进行发运出厂。
4.7 产品工序交接执行“产品五不许移动”规定:
1) 2) 3) 4) 5)
4.8 油品罐区各种油品要执行“三脱水”规定:
1) 2) 3)
4.9 石油产品严格执行“五不许出厂”规定:
1) 2) 3) 4) 5)
5、动设备操作
5.1 动设备操作与常见故障及排除
1)离心泵操作 ①启动前准备
3
(1)检查( )是否关闭,( )口管线、阀门是否有泄漏,( )是否正常。 (2)检查( )、( ),( )。 (3)检查润滑油( ),润滑油有无变质。 (4)盘车( ),是否轻松,有无杂音。 (5)打开冷却水。 (6)( ),( ),排尽泵内气体后,( )。 ②启动操作
(1)如有异常情况,立即( ),排除故障后再启动。 (2)运行后的机泵,电机在冷态下,允许( ),电机在热状态下,只允许( ),如需再启动,必须( )。 ③正常运转和维护
(1)运行泵采取\" \"五字操作法巡检。 a) 摸机泵各部件的温度情况,检查是否超温;电机外壳温度:防爆式电机不超过( )℃,密封式电机不超过( )℃,滑动轴承温度不超过( )℃,滚动轴承温度不超过( )℃。
b) 查看机泵的润滑情况:带油环是否能带上油,轴承箱有无漏油现象,要保持足量的润滑油,即液面计或视油镜油面在2/3以上的高度。每月逢十五、逢三十日检查润滑油质量好坏,有杂质要冲洗更换,并做好机泵润滑记录,做到正确填写。 c) 查看冷却系统是否( )。
d) 查看密封有无泄漏,有严重泄漏应停泵检查。•按照集团公司设备完好规定:机械密封输送重油时,泄漏量( )滴/分钟,输送轻油时,泄漏量( )滴/分钟。 e) 闻机泵运行中泵房( )。
(2)备用泵要保持完好,备用泵每班盘车( )度,同时按照车间( )执行。 (3)做好机泵运行记录、机泵考勤记录、机泵润滑记录,保持机泵清洁。 ④正常停泵
(1)慢慢( )。 (2)切断电源。
(3)关好( )。 (4)泵冷却后,( )(露天泵在气温接近或低于0℃时,应保持少量冷却水流动,以防冻坏机泵)。
(5)重质油泵停用后,必须( ),将泵内( )扫尽,以防凝泵。
5心泵流量调节 ○
(1)小范围的流量变化用( )来调节;
(2)较大范围的流量变化用( )来调节。
2)液态烃泵操作要点
液态烃泵采用( )泵,操作同上,密封采用( )。 干气密封结构说明:
该干气密封为( )结构,第一级为( ),密封介质为( );第二级为( ),密封介质为( ),氮气压力为( )。由于干气密封端面上加工有( ),只允许单向旋转,因此,该密封只能( )。 正常情况下,( )作为主密封起作用,( )为辅助密封。干气密封主要有以下作用: ①提高( ),防止( )、减少( ),极大的延长了主密封的使用寿命。
4
②当主密封失效时,干气密封可以起到( )的作用,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干气密封的控制系统:
干气密封的控制系统是密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由( )和( )组成,为干气密封长期稳定运行提高保障。
(1)过滤单元:外部管网氮气进入控制系统,首先经过( )(控制管网氮气进入系统),经过( )(精度为3个μ以下,为干气密封提供一个干净的气体),经过( )(减压到所需0.5 Mpa,为干气密封提供稳定的密封气),再经过一个( )(防止主密封失效后,介质反串到氮气网管里),进入( )(形成一个带压的密封腔,为主密封提高背压,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
(2)泄漏监测单元:泄漏出的微量的介质(溶剂)和氮气经( )(防止密封气泄漏过大);经过( )(可以从现场监测主密封的使用情况),经过( )(起节流气体作用,使密封腔能建立所需0.5MPa的压力,同时也是对氮气耗量进行控制)。当主密封泄漏过大时,由于限流孔板的作用,密封腔压力上升,泄漏管线上的压力表指示上升,超过一定值时表明主密封失效;最后经过一个( )(防止火炬气反窜)把氮气和主密封泄漏的介质排向火炬。
干气密封的操作: ①启动方法:
(1)在泵启动前( )管线脱开,打开( )阀对系统管线进( )。 (2)先打开泵入口阀进行( ),然后打开( )和( )对干气密封充压。 (3)调节密封气系统的减压阀开度,使密封腔氮气压力维持在( )Mpa左右,打开系统出口的( ),保证系统道路通畅。 ②停用密封
泵在停车前,须首先关闭( )阀门,将( )泄压,然后才可启动停泵操作规程。 ③密封失效的判断:
密封在运转过程中,通过密封气系统可对干气密封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正常情况下出口压力表显示的值应该( )。
(1)若( ),表明外侧干气密封泄漏过大;
(2)若密封腔出口压力表长时间显示高于( )MPa,达到警戒压力( )MPa,表明内侧主密封泄漏过大,可视现场情况决定是否拆机检查。 3)稠油泵操作 稠油泵工作原
主要特点
1.对介质( )适应性强,特别适用于输送( )介质,介质粘度从( )。 2.具有良好的自吸能力。
5
3.采用先进密封,( )性能可靠。 4.可输送带( )的介质。 5.结构简单、维修方便、( )。 6.操作方便。
7.适用于高温和( )介质。 8.油泵( )高。 ①开停机
(1)新泵安装后,开机前,先将( ),加20~40号机械油至油标中线。减速机加20~40机械油(或齿轮油)至( ),不可过少。 (2)手盘连轴器,看是否有( )。
(3)开机前必须先将( )阀门打开,再( )打开,否则泵易损坏。 (4)点动电机,观察( )。 (5)开机后观察运转是否正常,如有异声应立即停机检查。 (6)停机前切忌不要( )。
(7)正常工作时,停机后再开机前,应先( ),待温度上升运转正常后,( )。
4)螺杆泵操作
①启动前的准备
(1)检查( ),底座螺栓是否紧固、( )是否接好、( )是否松动。 (2)盘车数圈检查是否转动灵活,无( )或蹩劲卡阻现象,( ),不能启动。 (3)打开机泵进出口阀,压油使进出口管线和泵内灌满油,并同时盘车( )圈,使油充分进入( ),以避免启动后发生( )(螺杆泵为液膜传动,出现干摩擦易损坏机泵)。 (4)全开( )。
(5)检查润滑油脂( )是否符合规定。 (6)检查安全保护设施是否处于( )(压控阀前的手阀全开,而且阀后的流程要贯通)。 (7)打( )至适量。 (8)必须投用( ),防止固体杂质进入造成螺杆咬死。 ⑥暖泵操作
(1)重质原料油泵必须有一台备用泵在暖泵。 (2)暖泵目的。
(3)暖泵流程。
(4)暖泵操作注意
a)预热备用泵的( )要长开。
b)通过调节( )阀门开度,控制好( )的流量,使泵处在( ),同时又不造成叶轮或螺杆反转,不影响在用泵付给装置的油量。
c)司泵工巡检时,应对预热的备用泵仔细检查,用手触摸预热备用泵及进出口管线,如果( ),可将预热阀门适当开大一点,如果已造成盘车困难,必需立即用蒸汽进行( ) 然后(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