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余光中乡愁教案3

来源:好土汽车网
公开课《乡愁》教案

沭阳县怀文中学 伍士国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体会作者感情及诗的意境美。 2、通过品味语言、情境体验来鉴赏诗歌 3、培养爱家爱乡爱国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通过品味语言、情境体验来鉴赏诗歌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语:在上课之前,我们来欣赏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先生的《思乡曲》,他用音乐来诉说心中的乡愁,想必能够深深打动你们!是啊!那剪不断理还乱的乡愁总是漂泊在外的游子们永恒描写的主题,让我们来看看古代的诗人又是如何来倾吐心中的乡愁的!(生交流表现乡愁的诗句)

1、“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灏《黄鹤楼》) 2、 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4、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李商隐《夜雨寄北》 5、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6、只恐双溪舴蜢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的《武陵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余光中的这首诗《乡愁》。 二、读乡愁。

1、自由读,要求正确、通顺。 2、指名读,正音。 三、诵乡愁。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思乡) 出示作者简介: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现居台湾,是台湾著名教授,诗人。少年时外出求学,很少回家。后成家立业,新婚不久便外出谋职,与妻子聚少离多。1949年去香港,1950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湾。

由于政治原因,台湾与中国大陆还没有统一,虽然流着相同的血液却没有成为真正的一家人。带着深深的遗憾与盼望,他于1972年写下这首令海外游子,令所有炎黄子孙为之动容的《乡愁》。

2、讨论为什么作者有这么浓的思乡之情?

3、听名家朗读,要求:注意语调、语速,并用笔标记出停顿和重音。 4、分析第一段的停顿和重音。 5、多形式诵读。 四、画乡愁。

1、这首诗中,作者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2、这四个鲜明的形象分别承载了诗人人生四个阶段的“乡愁”。请任选一段,展开合理的想象,为其中一个画面配上插图或编一个小的故事。 五、诉乡愁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乡愁是一轮圆圆的月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

乡愁是一杯浓浓的酒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

乡愁是一支长长的笛 乡愁是------------------ 六、板书设计

乡愁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