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高校读者阅读心理

来源:好土汽车网


浅析高校读者阅读心理 菏泽医专图书馆 李冬梅

摘要:本文主要浅析了高校图书馆馆员在服务工作中不仅仅是了解读者的需求和读者心理类型,更体现“人文”素质。对读者服务至上,理性诚信,仁爱的道德素质,健康、乐观、自由、创造的文化素质,以读者为上帝。尊重读者的价值,关心读者的利益,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的良知。

关键词: 阅览室.读者.阅读心理 读者工作是高校阅览室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更是高校培养人才的第二课堂。而阅读是读者在 阅览室活动的核心。研究读者的阅读心理,有助于提高馆员的服务质量。要做好读者的服务工作,必须对读者的阅读心理有所了解,以便针对不同类型的读者,有区别地提供优良的服务。真对21世纪高校读者阅读心理需要,阅读心理类型以及如何满足读者的心理需求等三个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粗浅的看法。

1.阅览室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需求

读者走进阅览室有意或无意,自觉或不自觉的阅读活动与阅读心理有着必然性联系,阅读活动始终受着阅读心理的支配,阅读内容十分丰富,即包括读者阅读过程中的想象、思维、记忆等心理现象,更包括读者的阅读动机和阅读需要。笔者以下主要讨论阅读心理需要和阅读动机。

阅读动机产生于阅读需要,高校阅览室读者的阅读需要也和社会其他读者一样,是从社会实践,更是从自身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出来的。动机是须要的体现,每位读者走进阅览室都是想通过阅读达到某个需求。如:教师的阅读动机是为了备课,撰写论文,查找资料,为学术研究积累

素材;学生走进阅览室,他们的阅读动机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成绩,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达到吮

取营养,把自己培养成21世纪的有用人才。 在高校图书馆阅览室读者中,由于自身素质不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不同,阅读动机和阅读需要也不一样,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刚入校的新生,尽管走到阅览室阅读,但是由于文化水平和阅历不同,各人的阅读内容需要和动机也不尽相同。新生能保持较长的阅读时间吸取新知识,是与他刚入校生活状况有关。1`当毕业生走上新的工作岗位,他的阅读动机就开始发生大的变化,有的读者并没有十分明确的阅读需要,虽然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萌发了自己的阅读动机,大随意性的,不会持之以恒。阅读心理的变化都是由于阅读需要起主导作用的,阅读需要是贯彻始终的主要因素。一切阅读活动都是不断满足阅读需求,然后再产生新的需要,新的满足,不断循环的过程。

2高校阅览室读者阅读心理类型

高校阅览室的读者比较稳定,大体可分为三种类性

2.1教师是高等教学,科研的主要力量,是图书馆阅览室的重点服务对象,他们分为老、中、青三个层次,阅读心理各有不同,要区别分析对待,要因人制宜地开展服务活动。老教多年的专家、教授、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科研经验,他们在培养人才发展学科的工作中做出了重点贡献。他们知识渊博,成就卓著,年事已高,主要担负著书立说,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他们个人的专业藏书比较丰富,到阅览室的阅读心理,主要查找国内外最新颖的情报资料。他们的时间非常珍贵,除一部分必须亲自查找的资料外,非常希望我们阅览室的工作人员协助代查最新的情报信息。

中年教师身居教学,科研第一线,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教学和科研经验。他们的阅读心理主要是想获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领域的信息资料,具有明显的专业性和时效性。他们热切地希望得到一星学术水平高,参考价值大的文献资料,因而表现出极其强烈的求新、求快、求精的阅读心理。

青年教师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对科学技术和学术上的新发展表现的特别敏感,敢于探索,敢于创新。在整个的教师阅览队伍中,青年教师读者是阅览室最积极的利用者。他们迫切需要有关基础教课方面参考资料,提高教学理论水平。由于青年教师的自备教学参考资料一般都比较少。因此,经常到阅览室查阅大量的参考教学资料。

2.2大学生是高校阅览室数量最多、最活跃的阅览读者,他们阅览书刊一般都是带课老师指定的参考资料。具有明显的稳定性,集中性和阶段性的特点。随着年纪的增长,他们所需书刊

资料的品种愈来愈多。我们阅览室的工作人员掌握了读者的阅读心理,以便针对性地主动热情地为他们做好服务工作。大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刚进入阅览室只是随走随翻,盲目性极大,面对阅览室浩如烟海的书刊资料,充满了陌生、新鲜、好奇的心理,不止如何查阅,阻碍他们无发从阅览室这个第二课堂获取宝贵的知识,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水平无法提高。

大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初步适应,并习惯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了明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好的同学,感到学习很轻松,自己支配的时间多,因此到阅览室阅读有关学科的知识比较多。扩大了自己知识面更加深掌握了自己的专业课。而一般差的同学学习感到吃力,其阅读心理为想找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解释,问答之类的期刊,以便把自己的学习赶上去。

大三年级的学生,已进入了毕业阶段,初步掌握了系统的专业理论和实习基础知识,他们的阅览心理表现的目标明确,兴趣专一,但有时表现的急于求成。

2.3高校阅览室工作人员服务的对象除了教师和学生之外,还接待了大量的企事业、卫生防疫后勤等工作人员,这些读者阅读兴趣广泛,所需要的期刊相当复杂 ,其阅读心理主要表现为自己工作性质的相关资料,卫生防疫工作人员阅读自己工作相关的书刊资料,如:《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等企事业领导管理工作人员,一般都阅览与当前形式发展有关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及有关本职工作的书刊资料。还有些读者喜欢阅读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书刊,业余时间常常阅读《小说月刊》《古今传奇》《人生伴侣》《啄木鸟》等作品来丰富和调剂其精神生活。

3.做好阅览室服务工作,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图书馆阅览室自身应积极投入到教改工作的洪流中,宣传阅览室读者服务的重要性,积极创造条件,最终目的是为读者服务,探讨读者的阅读心理,充分发挥书刊的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阅览室应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扎扎实实的作好阅读服务工作。

3.1提高阅览室馆员的业务素质。

阅览室对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就要求阅览室馆员具有较高的分析、管理、开发信息的能力树立读者至上高尚情操,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力求熟悉读者阅读过程中的不同心理。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了解信息资源发展的动向,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读者“书山”引路,“书海”导航,切实为读者阅读做好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

3.2阅览室馆员要力求了解读者的需求

我们要采取多种方法,多种渠道收集采购最新的书刊信息资料,做好日常利用率较高的书刊,要把有限的经费用到刀刃上,更进一步提高阅读质量。

3.3阅览室要为读者创造良好的阅览环境

由于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信息载体更加多样化,文献信息的深层加工与开发日益自动化、程序化,阅览室力求环境安静,灯光柔和和做好读者阅读心理工作,进一步提高阅览室的服务质量,加深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意见,积极开拓出新的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向,满足读者的阅读;我们坚信:能够共享的知识才有力量。

参考文献:赤峰学院学报 2008年2期 苗志刚《体育教学与青少年人文素质培养浅析》

菏泽医专学报 2003年2期 陈建华《论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培养》

作者简介:李冬梅1966年出生、党员。2003年毕业曲师大中文本科。馆员、发表论文4篇。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应“以人为本”

山东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图书馆 李冬梅 {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各项服务中.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浓意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以人文本 图书馆 服务创新

图书馆以其开放性及普及性成为传播知识的最佳来源。古今中外为社会大众提供最多知识的非图书莫属,为社会读者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人文主义的,图书馆应该将以读者服务为本贯穿于业务工作各环节,馆风、馆貌、馆员的礼仪、礼节时时处处体现服务育人,以认为本的宗旨。同时,图书馆员应该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的精神世界,以良好的冈范激励学生人文素质的造就。使图书馆拥有安宁、神圣、亲和的人文环境,为大学生造就一个美好、惬意的读书环境。以人为本就是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追求人的发展“一切为了人们,为了人们的一切”。因此,高校图书馆要让以人为本的思想发扬光大,体现出这一思想的自身价值。

1.培养馆员以人为本的思想

图书馆员是图书馆各构成要素中最活跃最有生气,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图书馆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力量的最佳源泉。图书馆员只有提高以人为本的思想才能激发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满足读者的各种知识要求和社会信息的需求,适应当今的信息革命时代。因此,应对馆员进行各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在职培训,或者让在职人员进行深造掌握广博的知识,从而提高自身讯速获取新信息的能力,培养一批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丰富的信息管理知识高水平的信息处理能力的馆员做到与时具进,以人为本。同时馆员自身要在服务质量上和服务水平下功夫.做到爱岗敬业,甘为人梯在细节问题上更不能“勿以善小而不为”要微笑面对每一位读者,一视同仁.给予他们人文的关怀,使自己无论是在知识上还是精神上都能随时满足人们的需求,做一位新时代合格的图书馆员。

2本着以人为本创新图书馆的管理

当今社会的新形势要求图书馆必须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21世纪图书馆面临着知识信息迅猛增长,文献信息载体多样化,图书馆工作方式的变化以及服务领域的不断拓展等等,图书馆面临以上的种种变化,只有创新管理才能服务学校.社会,因此要创新图书馆的管理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建设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的管员队伍,建立健全充满活力的管理机制实行民主化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馆员的工作积极性,使每个馆员保持正确的思想行为,激发馆员的创造性提 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而且能使馆员感受到无限关怀,感受到被尊重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转化成为图书馆工作中的强大精神动力。以服务与这个信息时代,说到信息时代,我们会自然而然的想到网络,随着信息网络化进程的加快和普及,读者要求得到快、准、精、新的信息、因此图书馆的管理服务应从传统的借借还还和简单的信息咨询服务向网络信息服务转化、如;提供快捷的电子邮件服务、通过快捷的电子邮件服务,通过E—mail主动向读者提供他们兴趣的相关信息服务的最新动态.而且这样还能增进图书馆与读者的有谊,进一步体现了创新图书馆管理服务以人为本的思想.

3加强为弱势群体的服务、完善以人为本的思想

弱势群体是社会的另一组成部分、他们往往被人忽视瞧不起、但他们是社会客观存在的而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态度刚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对于传播知识担负信息公平的图书馆来说、应该在平等服务的基础上加强对弱者的关注、体现人情的温暖、在高校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人、如腿脚走路障碍、语言不清等等这样的学生学校应为他们设立专门的残疾人通道及电梯、馆员对语言不清的学生要微笑耐心的服务、使他们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从而使其自卑感逐渐消失,增加对知识的求知欲、改变自己的命运,以饱满的精神迎接生活的挑战,通过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服务,使以人为本的思想进一步完善,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体现出自身的价值,才能更好的发挥知识殿堂的作用。

总之,高校图书馆要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文本关怀温暖读者的心。使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创新,使以人为本的思想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世大 新世纪图书馆工作与人本管理 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2(2) 2汤笑浪 让人文精神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弘扬 图书馆2005(3) 3孟蓓 高校图书馆关注人文教育的思考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3 4赵伯纯 论加强图书馆的为弱势群体服务。图书馆2005(3)

作者简介;李冬梅1966年出生、党员、2003年毕业曲师大中文本科、馆员、发

1文章〈〈浅谈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于2008年发表于中国〈〈赤峰学院学报〉〉第2期。摘要:在现代社会,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讯猛发展,图书馆的建设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正在由传统的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变,本文探讨了对数字图书馆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2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