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 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探讨 晏克东 凯里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探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以及有效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一2015年3月100 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对照组给予常规免疫检验,对比 两组检验结果的变异指数。结果:实验组在各项指标(癌胚抗原、甲胎蛋白、胰岛抗体、肿瘤标志物)变异情况方面均优于 对照组(P<0.O5).实验组在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 组各指标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外。结论:在临床免疫检验中实施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免疫检验的准确率,在临床免 疫检验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临床免疫检验;重要性;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R4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37(2015)13—0195-02 免疫检验是临床患者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在免疫检验 因并给予相应的改良。 中给予质量控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主要对2014年 1.3观察指标 3月一2015年3月5O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实施质量控制的 观察2组接受免疫检验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异指数以及免 效果作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疫球蛋白的检测准确率 。免疫球蛋白A正常范围为 1资料与方法 760-3900mg/L;免疫球蛋白G正常范围为9.5—12.5mg/L;免 1.1一般资料 疫球蛋白M正常范围为400—3450mg/L;免疫球蛋白E正常范 选取2014年3月一2015年3月100例接受免疫检验者, 围为0.卜0.9mg/L;免疫球蛋白D正常范围为卜60mg/L。 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实验组免 1.4数据处理 疫检验患者年龄在27岁一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69± 两组接受免疫检验者,其免疫检测各项观察指标情况的 3.35岁,其中男患者占36例,女患者占14例;对照组免疫 研究数据,均根据研究的实际情况,在确认无误后,录入到 检验患者年龄在28岁-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75±3.29 SPSS20:0软件中,进行统计数据处理,以数据上下浮动5% 岁,其中男患者占35例,女患者占l5例。在这100例免疫 作为可信区间。计数资料的表示使用例数(%),对比方法 检验样本中,癌胚抗原占20例,甲胎蛋白占30例,胰岛抗 使用X 检验;计量资料的表示使用均数±标准差(x±S), 体占27例,肿瘤标志物占23例。经比较,2组接受免疫检 对比方法使用t检验。当P<O.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验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方面均无太大差异 2结果 (P>O.05)。 (1)实验组在各项指标变异情况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i.2方法 (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组接受免疫检验患者,其检验血清均经ECLLA法检测 (2)实验组在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 (罗氏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免疫检 白M、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 验,实验组给予免疫控制检验,具体方法如下: 各指标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外,P<O.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1)免疫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在为患者抽取血样之 义。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前,告知患者检验前12小时禁食,前三天禁止饮酒、剧烈 3讨论 运动等。同时检验部门要建立健全的检验制度,规范医护人 免疫检验是临床患者疾病诊断以及治疗的重要依据,其 员检验的流程,包括样本采集、运输、送检等。检验科人员 结果对患者疾病的治疗直接产生影响,免疫检验的准确性直 要严格按照检验的制度实施工作,拒绝接收不符合要求的标 接影响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预后。因此,在为接 本(溶血、脂血、条码不完整等)。 受免疫检测患者检验的过程中加强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 (2)免疫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检验人员要严格按照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检验的试剂说明书规范进行检验操作,控制好室内温度、湿 在免疫检验中加强免疫检验分析全过程质量控制,可以 度。定时对检验室的仪器设备检查、校对等,保证检验仪器 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有效性以及准确性。在免疫检验分析 的检验功能正常。在室内质量控制的基础上,进行患者标本 前、分析中以及分析后加以质量控制,从患者接受检验前的 的检查,如果在为患者标本检验中的过程中出现了失控的情 饮食、样本的采集运输、仪器校对、误差分析等实施严格的 况,则立即终止检验,并找出失控的具体原因,给予相应的 控制,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患者对样本采集的重视,使其严格 整改。 按照医护人员的要求进行样本质量控制,如12小时前禁食 (3)免疫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检验人员对免疫检验 等,同时还可以增加采集、检验等人员对免疫检验控制的整 的结果要严格的审核,在保证检验质量合格之后,填写检验 体质量。医护人员采集患者的样本之后,要严格按照样本运 报告,并保留原始的数据。同时检验人员要积极与临床医生 输、送检的规范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患者的样本出现质量问 交流,对存在检验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的情况,则找出其原 表1两组检验指标变异指数情况对比( ± ) 拥 例数 免疫球蛋白A 免疫球蛋白G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D (n)(mg/L)(mg/L)(mg/L)(mg/L)(rag/L) 注:与对照组相比,爿cP<0.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下转第197页) 2015年13期195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医药 与上述原因密不可分。临床治疗中物理治疗后可能会导致出 血、宫颈管狭窄、不孕、感染等的发生,故预防是关键 。 需加强对到达婚育年龄女性的保健工作,对女性妇科病进行 定期检查,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对急性宫颈炎进行彻底的治 疗,防止因为分娩、流产等对宫颈造成机械损伤,产后若宫 颈发生撕裂需行缝合治疗。强化女性健康宣教,基层卫生院、 妇幼保健院等工作人员对管辖区域到达婚育年龄的女性定 期进行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宫颈糜烂的防治知识,科学有效 地预防疾病。综上所述,对达到婚育年龄的女性宫颈糜烂发 生集中在25 ̄35岁,而糜烂程度严重的年龄阶段为36 ̄45 岁,女性的健康安全需引起足够的关注;到达婚育年龄的女 性需定期进行检查,以实现早发现、早治疗,达到降低宫颈 糜烂发病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芝,李淑敏,赵琳等.绝经后妇女宫颈糜烂样表现防 癌筛查的临床意义[J].天津医药,2012,40(10):1068—1070. (上接第195页) [2]黄妙云,唐洪,谭毅等.子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瘤发病率的 相关性研究[J].海南医学,2014,25(3):341-343. [3]毛开琼,杨友波.515例农村妇女宫颈糜烂高危发病因素 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1):151—152. [4]张书改,邢风琴,解燕昭等.宫颈糜烂病因病机和治疗方 法现状研究[J].河北医药,2015,8(3):421—423. [5]陈彩霞.子宫颈糜烂妇女子宫颈癌发病率与相关因素研 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16):148—149. [6]肖正华,张晓静,林英等.502例宫颈癌发病趋势与临床 特征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2,12(8):1007—1010. 作者简介:史小娇,学历:本科,学位:无,职称:主治医 师,性别:女,出生年月:1979—09,籍贯:浙江乐清,科 室:体检科,工作单位:乐清市北白象镇磐石卫生院。 题的情况。同时检验人员严格遵守样本接收规定,拒收溶血、 脂血、条码不全的样本,这样不仅增加了对患者样本检验结 果的准确性,同时可促进医护人员采集、运输、送检工作的 规范性。定时校对仪器,可有效避免样本检验结果的误差率。 在免疫检验中实施免疫分析质量控制,这样就提高了患者免 疫检测的准确性,减少误差,避免因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 符,而导致患者反复接受检查的情况 。对于室内质量控制 失控的问题,检验科人员可通过对失控的具体情况进行分 析,找出相应的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如重新矫正 仪器、更换新的试剂、严格控制检验室的温度以及湿度等。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项指标变异情况(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胰岛抗体、肿瘤标志物)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O.05)实验组在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 蛋白M、免疫球蛋白E的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对照组 各指标检验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外。结果充分表明,给予临床 免疫检测中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免疫检 验各项指标的变异指数,提高为患者检验的准确性,在临床 为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喜萍.基于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的研究[J].中外 健康文摘,2013,12(39):180—181. [2]李祥庆.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 要性和有效措施探讨[J].医药前沿,2014,21(31):157—158. [3]丁建平,金红林,王薇薇,等.3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 控制评价分析[J].医学信息,2014,09(28):151—152. 2015年13期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