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名著默写 1.按要求写出相应句子。
(1)________,雌兔眼迷离。(《木兰诗》) (2)荡胸生曾云,________。(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4)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5)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6)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7)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赵师秀《约客》) (8)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贾生》(李商隐)和《泊秦准》(杜牧)均有借古讽今批评统治者的诗句。《贾生》中“________”一句,写统治者漠视人民疾苦:《泊秦准》则是借商女“________”之举,批评晚唐统治者不思进取,寻欢作乐。 【答案】 (1)雄兔脚扑朔 (2)决眦入归鸟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百般红紫斗芳菲 (5)无案牍之劳形 (6)故园东望路漫漫 (7)闲敲棋子落灯花 (8)落红不是无情物
(9)不问苍生问鬼神;隔江犹唱后庭花
【解析】【分析】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眦”“柳”“牍”“庭”等字词的书写。
故答案为:(1) 雄兔脚扑朔;(2) 决眦入归鸟;(3) 柳暗花明又一村;(4) 百般红紫斗芳菲;(5) 无案牍之劳形;(6) 故园东望路漫漫;(7) 闲敲棋子落灯花;(8) 落红不是无情物;(9)不问苍生问鬼神;隔江犹唱后庭花
【点评】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背诵和默写。学生答题时应注意,古诗文默写题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2.默写填空。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3)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5)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6)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7)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李商隐《贾生》) (8)苔痕上阶绿,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9)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又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千百年来被人们广为传诵。 【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 (2)造化钟神秀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丰年留客足鸡豚 (5)化作春泥更护花 (6)凭君传语报平安 (7)不问苍生问鬼神 (8)草色入帘青
(9)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怆”、“豚”的书写。理解型默写(9)注意抓关键词“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 故答案为:⑴ 独怆然而涕下; ⑵ 造化钟神秀; ⑶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⑷ 丰年留客足鸡豚; ⑸ 化作春泥更护花; ⑹ 凭君传语报平安; ⑺ 不问苍生问鬼神; ⑻ 草色入帘青;
⑼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根据上下文进行默写,回忆诗文中与之对应的诗句,注意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本题注意“怆”、“豚”的书写。第九小题理解型默写注意抓关键词“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
3.按课文原文填空
(1)有约不来过夜半,________。(《约客》) (2)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泊秦淮》) (4)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5)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游山西村》)
(6)《望岳》中表现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闲敲棋子落灯花 (2)飞来峰上千寻塔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杨花榆荚无才思 (5)柳暗花明又一村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解析】【分析】传统的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理解性默写,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全文(诗),选择符合语境要求的句子。“敲”“峰”“隔”“榆荚”“凌”“览”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名句的默写,要想得满分,关键在于平时强化记忆,做到“三不”:不漏字、不添字、不写错别字。 故答案为:⑴ 闲敲棋子落灯花; ⑵ 飞来峰上千寻塔; ⑶ 隔江犹唱后庭花; ⑷ 杨花榆荚无才思; ⑸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⑹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4.古诗文名句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杜牧《泊秦淮》) (2)斯是陋室,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 (3)________ ,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________ ,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6)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韩愈《晚春》)
(7)读诗文,增智慧。身处俗世,不妨如《爱莲说》中所写,做一枝莲,不沾染污秽,又不孤高自许:________ , ________。也不因一时的顺境而迷惑,要放眼长远,认真对待,因为生活的道路漫长而时有艰险,正如杨万里在《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所写:________ , ________。 【答案】 (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惟吾德馨 (3)烟笼寒水月笼沙 (4)青草池塘处处蛙 (5)此夜曲中闻折柳
(6)百般红紫斗芳菲
(7)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解析】【分析】本题为名篇名句默写,要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应该熟记大纲要求的背诵篇目,并且在默写中注意不能添字、漏字、错字,顺序颠倒等现象 ⑴隔江犹唱后庭花;(重点字:隔) ⑵惟吾德馨;(重点字:馨) ⑶烟笼寒水月笼沙;(重点字:笼) ⑷青草池塘处处蛙;(重点字:蛙) ⑸此夜曲中闻折柳; ⑹百般红紫斗芳菲;
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重点字:淤、濯)。
故答案为:⑴隔江犹唱后庭花; ⑵惟吾德馨; ⑶烟笼寒水月笼沙; ⑷青草池塘处处蛙; ⑸此夜曲中闻折柳; ⑹百般红紫斗芳菲;
⑺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正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点评】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
5.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寒光照铁衣。(民歌《木兰诗》)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 。(韩愈《晚春》) (3)________,关山度若飞。(民歌《木兰诗》) (4)独坐幽篁里,________。(王维《竹里馆》) (5)脱我战时袍,________。(民歌《木兰诗》) (6)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7)《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后的女儿情态互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诗人听到《折杨柳》曲调,不觉思念自己的家乡和亲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朔气传金柝 (2)惟解漫天作雪飞 (3)万里赴戎机 (4)弹琴复长啸 (5)著我旧时裳 (6)故园东望路漫漫
(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解析】【分析】根据平时对诗词名句的积累答题,注意“朔、柝、惟、戎、啸、著、贴”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⑴朔气传金柝;⑵惟解漫天作雪飞;⑶万里赴戎机;⑷弹琴复长啸;⑸著我旧时裳;⑹故园东望路漫漫;(7)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8)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点评】本题考查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
6.古诗文积累。
(1)_______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2)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勇攀登,困难踩脚下,壮志凌云;登高望,万物收眼底,豪情满怀。杜甫在《望岳》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案】 (1)万里赴戎机 (2)柳暗花明又一村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分析】⑴注意“戎”不要写错。⑵注意“村”不要写成“春”;⑶注意“凌、遮”的书写。
故答案为:⑴万里赴戎机;⑵柳暗花明又一村;⑶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本题考查有记忆型默写、理解型默写。不论哪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7.古诗文默写
①水何澹澹,________。(曹操《观沧海》)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③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④狼亦黯矣,而顷刻两毙,________,止增笑耳。(蒲松龄《狼》)
⑤同样是咏秋,刘禹锡《秋词》中的“________”写出了秋天明艳的景致,而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 ”,则写尽了秋天的肃杀之气。
⑥诸葛亮《诚子书》中写“学”与“志”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⑦《论语》十二章中,表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岛辣峙;影入平羌江水流;落花时节又逢君;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晴空一鹤排
云上;枯藤老树昏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析】【分析】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辣、峙、羌、禽、兽、诈藤”都是易错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
故答案为:山岛辣峙;影入平羌江水流;落花时节又逢君;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晴空一鹤排云上;枯藤老树昏鸦;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点评】名篇名句的复习策略是:一要化整为零,日积月累,注意整篇背诵与片段突击相结合。复习时,注意效率;二要动口更要动手,关键是不写错别字;三要将识记与理解相结合,加强理解基础上的记忆,理解是根本,默写时要懂意思;四要注意方法,领悟含义,圈点勾画,边诵边写。
8.春,是四季之首,经过一个冬天的桎梏,我们迎来了春,更体悟到了春的美好。为此,你所在的班级召开了以“走进春天”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加入其中,一起来感受春天独特的魅力吧。
(1)【活动一】古诗·春天
春天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文人墨客留下了众多美文妙句,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
(2)【活动二】摄影·春天
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照片内容。(40字左右)
(3)【活动三】励志·春天
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答案】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3)“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解析】【分析】(1)根据自己的古诗积累,写出连续的两句写春的古诗句即可。
(2)此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与运用的能力。用诗意的语言描写出你眼中的春天即可,有细节,有文采,有修辞,才能出彩。
(3)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解答此题,用简洁、优美的语言写出具有抒情的话语。要做到语言简洁、优美,注意句式的选择、词语的选用、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句子的逻辑等(如:对偶句、排比句、短句子等)。如:“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起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点评】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对于这类题,学生平时要多了解诗词的内容,多积累。
9.七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伴随着战争,产生了丰富的战争文化。请你展示:
(1)有关战争的成语:________(至少两个)
有关战争的诗词完整的一句:________
(2)下表是部分国家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统计,根据表内提供的资料回答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国家 军人死亡数 平民死亡数 中国 28,000,000 30,000,000 日本 1,850,000 672,000 苏联 13,700,000 13,000,000 德国 3,500,000 1,600,000 南斯拉夫 300,000 1,200,000 意大利 7,500 153,000 从上表中,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请写出两条。 (3)看了上表,你想说些什么,写出你最想说的一句话。
【答案】 (1)草木皆兵,马革裹尸,打草惊蛇 四面楚歌,全民皆兵,出其不意,坚壁清野,揭竿而起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①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
国军民死亡人数均以十万、百万,甚至千万计算。③战争给交战国双方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④在战争中,大多数被侵略国家平民死亡人数多于军人死亡人数。⑤侵略国军人死亡人数多于平民死亡人数。
(3)①我们要和平,不要战争。②让和平永驻人间。③让战争远离人类。④以史为鉴,珍惜和平。⑤让世界充满爱。
【解析】【分析】(1)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回答即可。(2)首先看清要求,认真分析比较表格的内容,再概括总结。要求学生在表达时注意语言的简洁、得体。此题属于主观发挥题,没有固定答案,表达条理清晰,符合题目要求即可。从国家的角度来看,在二战中,中国军民死亡人数是全世界最多的;送死亡人数来看:战争中,平民死亡的人数大部分多余军人的死亡人数;侵略国家的死亡人数多余被侵略国家的死亡人数。任意写出两点即可。(3)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点评】对提供的文字、图表等信息进行筛选、整合和运用。解答此类题从以下两方面入手。1、解读图表的流程:根源信息(图表)→观察认读→分析理解→归纳概括→文字表达;2、把握好五个环节: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或图表资料等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一个大主题或方向;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项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个材料的重要之处,这也是得到观点的源头;注意图表细节。图表中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简要归纳概括。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的相互联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分析出有关材料的内在联系,再归纳概括为一个结论。
10.回顾课文,大显身手。
(1)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 , 是她 , 是她 ,
是她 ……
(2)在中国,孩子们小学时就能吟诵许多古典诗词了。劝勉别人时吟诵“ ”;春雨时吟诵“ ”;送别时吟诵“ ”;慷慨时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答案】 (1)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和把握,要求学生掌握重点文章,会背会默写。 (2)此题考查学生的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名句即可。
11.七年(2)班开展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现在邀请你来参加。 (1)请你为本次活动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 (2)请你为班级策划“少年正是读书时”活动的具体项目。 项目示例:“名著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 项目一:________。 项目二:________。
(3)班级读书的氛围不够浓厚,请你就如何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谈两点有价值的建议。 【答案】 (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2)“我爱经典”文学名著读书会;“名著在我心中”读书经验交流会 (3)①教师正面引导;②班级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解析】【分析】(1)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即可,如,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2)本题考查活动的设计能力。针对中学生的主题活动一般有以下几个:朗读比赛、图片展、读书报告会、主题班会、演讲比赛、主题歌咏比赛、古诗文朗诵大赛、办一期手抄报等任选其中两种即可。
(3)作答本题,可分别向学校、班级提出不同的具体建议。
故答案为: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⑵ “我爱经典”文学名著读书会 “名著在我心中”读书经验交流会
⑶ ①教师正面引导;②班级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
【点评】⑴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注意 写出一句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 ⑵本题考查设计栏目的能力。为某个活动设计栏目,一定要认真读题,明确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所设计的栏目一定与主题相关,栏目名称要简明,有可操作性。
⑶本题考查提出建议的能力。针对某种情况提出建议,所提建议一定要有可行性,不能是空洞的口号,要有针对性,这个针对性既指要确定需解决的问题,也指提出建议的对象。
1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1914年,美国参众两议院将每年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不过这个母亲节并不具有世界性,很多欧洲国家仍有自己的母亲节,比如法国定在五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挪威定在二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于是有不少国人指出,我们不过美国的母亲节,我们要过自己的母亲节。2007年12月13日,母亲节促进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行。会上发出了《创建中华母亲节》倡议书,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是较合适的。 (1)请就摒弃美国母亲节,“创建中华母亲节”这个倡议,谈谈你的看法。
(2)孟郊的一首《游子吟》,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凸显并歌颂了 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请你把《游子吟》默写在答题卡横线上。 (3)如果今天是母亲节,你想对母亲说什么?要求字数不少于30字。
【答案】 (1)同意,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
示例二:不同意,母亲节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节日,不应附加上太多的文化宣传负担,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定的日期展开。
(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3)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见解表述。紧扣倡议的主题:摒弃美国母亲节,“创建中华母亲节”,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中国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发表见解。无论是赞同还是反对,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赞成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孝顺父母的优秀传统。不同意也要从多角度讲出理由。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记忆型默写题,要求学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这类题目要求考生日常加强背诵识记,尤其是不仅能背诵,还要能默写。
《游子吟》不是绝句,也不是律诗,总共六句和其他诗歌不同。注意“慈、春晖”等字的字形。
(3)本题考查情景说话和表达得体。表达对母亲节的祝福,感谢母爱的主题。比如:世上只有妈妈好,没有天就没有地,没有您就没有我,谢谢您给我带来的一切一切。您的爱,我永远报答不了;您对我多年以来的默默支持,是我积极向上的精神支柱。妈妈,我爱您。这世界上,没有人比您更爱我;这世界上,也没有人能取代您在我心里的位置。妈妈,无论在哪里,我永远爱您。
故答案为:(1)同意,建设中华母亲节除了有利于表达对母亲的爱与感激,还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展开。
示例二:不同意,母亲节应该是一个纯粹的节日,不应附加上太多的文化宣传负担,且人们已经习惯了美国定的日期展开。(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3)略
【点评】(1)本题考查见解表述。答题时应注意,本题属于开放性是试题,结合所给材料内容要点: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5月第2个星期日定为母亲节。中国要过自
己的母亲节,因为孟子的生日为周历四月初二,以这个日子为中华母亲节,提取关键信息结合自己的理解作答。
(2)本题考查古诗默写。答题时应注意,一定要根据课本的语句正确默写,要依据现行课本,不得多字、少字、错字、别字,标点正确。
(3)本题考查情景说话和表达得体。答题时应注意,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表达对伟大母亲的由衷感谢,再如:从没有为您写过什么,也没有给您说过什么感谢的话,但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意,点点滴滴都在心头。妈妈,谢谢您给予我如此灿烂美好的生命!母亲您给了我生命,而我则成了您永远的牵挂。在我无法陪伴左右的日子里,愿妈妈您每一天都平安快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