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考试_2

来源:好土汽车网


2009 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考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阅读(60分)

一、文言文阅读(共25分) (一)默写(10分)

1、爱上层楼,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映日荷花别样红。 3、沾衣欲湿杏花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郊草色绿天涯。 5、东边日出西边雨,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6一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8. 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人名)。(2 分)

7、下列表述中关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解读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全词首尾写实,中间写梦境,现实与理想对比,抒发了词人能够为国效力的豪情。 B、“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一句显示词人抗战杀敌的愿望极其迫切。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D、“了却君王天下事”一句中的“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 (三)阅读下文,完成8—9题(5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下列“王之蔽甚矣”翻译正确的是( )(2分)

A、大王的毛病实在太多了。 B、大王的蒙蔽太重了。 C、大王的私心太重了。 D、大王受蒙蔽太深了。

9、选文出自课文《_________________》,篇末的“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中的“此”指代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的话回答)(3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6分)

明天顺间,丰庆为河南布政使,按部行县,县令某墨吏也,闻庆之,恐,饰白银为烛以献。庆初未之觉也。既而执.烛者以告,庆佯曰:“试爇④之。”曰:“爇而不能然也。”庆笑曰:“不能燃乌用烛为?”贮以故筐,明日尽还之。顾谓令曰:“汝.

浊不燃,易可燃者。自今慎勿复尔。”令出,以打孔,辄解印而去。庆亦终不以银烛事语人。 【注释】部:规定,程序。行:巡视,考察。墨:贪墨,贪财。④爇[ruó]:点燃,焚烧 10、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丰庆为河南布政使 ( ) . (2)贮以故筐 ( ) .11、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2分)

汝浊不燃,易可燃者

12、县令“饰白银为烛以献”的目的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阅读下面《我的叔叔于勒》的选文,完成13一17题(16分)

最后我的父亲声音含糊不清地问道:

“您的船上有一个卖牡蛎的老头子,样子很叫人怜悯,您知道一点这个老好人的底细吗?” 船长对这番谈话终于感到不耐烦了,冷冷地回答道:

“这是个老流浪汉,法国人,是我去年在美洲发现把他带回国的。他好像在勒阿弗尔还有亲属,但他不愿回到他们身边去,因为他还欠他们的钱。他的名字叫于勒„„于勒-达尔芒舍或达尔旺舍,总之和这差不多的姓。听说他在美洲时还阔绰过,但现在您看,他沦落到了这一地步。”

我的父亲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喉咙也哽塞住了,眼神惊慌不安,勉强说道:

“噢!噢!很好„„太好了„„对这一切我并不感到吃惊„„我非常感谢您,船长。” 说完他就走开了。那个船长有点困惑不解,怔怔地望着他离去。 他又回到我的母亲身旁,脸却吓得变了样子。母亲赶紧对他说: “你先坐下,这样人家会看出来的。” 他瘫坐在长凳上,嗫嚅地说: ..“是他,正是他,一点没有错。” 接着他又发问道: “我们怎么办呢?„„” 我的母亲马上说:

“得让孩子们离开他。既然约瑟夫全知道了,就由他去把他们找回来。要当心.千万不要让我们的女婿起疑心。” 我的父亲好像吓呆了,嘴里咕哝着: “真是意想不到的祸事啊!” 我的母亲突然怒火冲天地说:

“我早就料到这个贼骨头做不出好事来,迟早又会成为我们的累赘的!倒好象达弗朗舍家的人能给人什么指望似的!„„” 我的父亲又举起手掌在额头上抹一下,就像平常受了妻子责备时那样。 我的母亲又吩咐说:

“把钱给约瑟夫,让他马上去把牡蛎钱付清。要是让这个讨饭的认出来就倒霉透了,那样一来船上就有热闹看了。我们到对面船头去,不要让这个人靠近我们!”

她站起来。父亲给了我一个五法郎的银币以后就赶紧和她走开了。

我的两个姐姐正在奇怪为何父亲迟迟不来。我告诉她们说妈妈有点晕船,随即问那个卖牡蛎的: “我们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我真想喊他“叔叔”。 他回答说: . “两个半法郎。”

我把五法郎的银币交给他,他把找的钱给我。

我注意他的手:那是一只布满皱纹的穷苦水手的手;我又注意他的脸,那是一张衰老艰辛的脸,满脸愁容,疲惫不堪。我心里想:

“这就是我的叔叔,我父亲的兄弟,我的亲叔叔啊!” 我留下半个法郎给他做小费。他感谢我说: “上帝保佑您,年轻的先生!”

说话的语气是一个穷人接受施舍时的那种腔调。我猜想他在美洲时一定要过饭。 我的两个姐姐打量着我,看我这么慷慨惊得有点呆住了。 当我把余下的两个法郎交还我父亲时,我母亲诧异起来,问道: “吃了三个法郎?„„这不可能。” 我用坚定的语气说: “我给了半个法郎的小费。”

我的母亲吓了一跳,瞪着眼睛看着我说: “你疯了!拿半个法郎给这个人,给这个乞丐!”

她本来还要再说下去,由于我父亲对她使了个颜色,示意她注意女婿,她才停住了。 后来大家都没有再说话。

在我们的对面,一块紫色的阴影出现在天际,仿佛从大海里钻出来似的,这就是泽西岛了。 13、文中加点字“嗫嚅”的正确拼音是 。(2分)

14、“我真想喊他‘叔叔’”,可是最终“我”还是没有叫出声来,这体现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状态?(2分)

15、选文中的两处画线句分别是对叔叔于勒的 描写和 描写,从这两处可以猜想到叔叔于勒从美洲返回前一定有过 的生活。(4分)

16、在对于给付半个法郎小费的事情上,“我”和母亲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我”给叔叔于勒小费以表达 之情,而“我”的母亲则对此表现出惊讶与愤怒。两者的鲜明对比突出了母亲 的性格。(4分)

17、假设于勒在船上看到了他的嫡亲哥哥一一“我”的父亲,并试图认下亲人的话,父亲可能会有怎样的反应?请以父亲的口吻写一段回答于勒的话。(50字左右,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3题(19 分)

我的父亲母亲

(1)有人说没有见过一辈子不吵架的夫妻。我见过。父亲母亲,一辈子没有吵架。 (2)父亲长母亲六岁,巧的是父母的生日竟是同一天。

(3)打记事起,常见爱好京剧的父亲把一些票友带回家。母亲每每笑脸相迎,端茶倒水伺候。

(4)那班男男女女有拉弦的、敲鼓的、打锣的,有唱花脸小生的、花旦青衣的、老生老旦的„„有时一乐和就是一个下午,父亲还会热情留人吃晚饭。

(5)这边母亲似乎早就知道要吃饭,已擀好面条。但母亲通常一边擀面条一边小声唠叨:“好歹有个星期天,让你爸弄的乱七八糟,连个清静也没有。”

(6)曲终人散,父亲是陪人喝过酒的,脸红扑扑的,酒后的父亲愈和蔼可亲。母亲开始数落,大致是父亲不体谅她的辛苦,油瓶倒了也不扶,家里家外都是她操持云云。她经常这样威胁父亲:“你再领着些狐朋狗友回来闹腾,我就掀桌子,回娘家,倒地方给你!”

(7)父亲只是“嘿嘿”笑着,还会夸母亲今天的菜炒得好,面条擀得匀细。母亲的埋怨渐渐平息下来。 (8)母亲那时候每天要到生产队出工,父亲已是当地受人尊敬的中学校长。父亲体 (xù)母亲体力不济,星期天和假期常替母亲出工。母亲在家也不会闲着,父亲若说:“让你歇息你比出工还劳累,生就的劳碌命。”母亲会一边嘴里抱怨着“我嫁到你们家没有过一天好日子”,一边手中忙着家务。

(9)父亲退休的时候身体不好,有胃病、气管炎、胸膜炎、颈椎病等等。母亲一心一意照料回家的父亲,那些疾病居然一点点离开了父亲。而母亲,老来患上了冠心病、高血压,曾经高挑的身材一年年下来,渐渐虚胖起来。

(10)我在城里买房后,父母每年都会来城里到我的家中住几个月。父亲每天早晨六点钟准时起床,给自己和母亲每人冲一碗蜂蜜水或豆奶喝下,然后带着母亲到公园晨练。有个下雪天,母亲看天气不好没有起来,父亲依然要出去。我怕路滑,阻拦。父亲说:“你妈那么胖,得的那些病都是缠人的。她哪天中风、偏瘫什么的,我得有个好身体伺候她啊。”顿时,我怔住了。

(11)父亲七十三岁那年春天,患胆管癌,发现时已经是晚期。一向病恹恹的母亲在父亲病后,每日拖着虚胖的身子,忙忙碌碌围着父亲转。父亲有时被病痛折磨得烦躁,冲母亲发脾气,母亲笑笑:“看你爸,老了长能耐了。”好像父亲发脾气也是宠爱她的另一种方式似的。

(12)父亲坚忍地活着,病后撑了两年又二个月,平静地走了。母亲没有大哭,她有条不紊地教给我们如何按着风俗送父亲。只是,母亲的双眼空洞着,让人不忍对视。

(13)我常和母亲通电话,母亲说着说着就会说起父亲,于是哭泣。母亲每每都是怨父亲,祥林嫂般地重复这几句:“你爸说话不算数,他说一辈子有他我就不会受半点委屈,他说要等着我不能动弹的时候照顾我,他说他要和我一起过一百岁的生日„„”

(14)忽然间我泪眼模糊,心头跳出几个挥之不去的字——爱可以怨。想起父亲母亲。

18、(1)请用一个成语概括文中父亲目前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2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体 (xù)(2分) 19、从全文看,父亲母亲一辈子不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第(3) 段中的“常见”、“每每”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本文围绕“我”的父亲母亲写了五件事,请问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5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

22、父亲母亲每年都来城里“我”的家中住几个月,这说明了什么?父亲去世后,“我”除了常和母亲通电话外,你认为“我”还应该做些什么?(3分)

23、文章最后说“爱可以怨”,从全文看,应怎样理解?(2分)

第二部分 写作(40分)

24、题目:我有我的那份骄傲

要求:(1)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文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等个人信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