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论中国的酒文化

来源:好土汽车网
民族文艺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2015一O5 浅论中国的酒文化 芦丹丹 (临沂大学传媒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要: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它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酒文 化是人类在酿酒和饮酒实践中所展示的各种社会生活,以及反映这种社会生活的各种意识形态,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 无论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还是现代生活中,酒文化都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酒文化;宗教;音乐;戏曲;文笔 中图分类号:TS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15—0128—01 勇无敌。 一、酒与宗教 在中国,酒精神以道家学派为源头。道教是现存的中国宗教 一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各民族的交往中,酒与舞被视 中唯一的本土宗教,主要代表人物庄子,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 为最隆重的接待,是最恰当、最美好的祝福和心愿。如蒙古族,无 。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游乎四海之外”。这种追求绝对自 我国道教中的远古神灵深深浸染浓厚的酒文化特色。远古 论是狩猎归来,还是放牧归来,都会和着悠扬的马头琴声,举杯 对饮,翩翩起舞。傣族的“醉酒舞”,汉族的“把酒舞”等等,都是离 不开美酒和舞蹈。一边是英雄畅饮,一边是舞袖飘扬,酒舞融情, 更是一种豪放与美丽。 由、忘却生死荣辱的风格便是道家酒风的精髓所在。 神祀宗教把酒作为祭奠神灵的重要贡品,还设有专门在宗教活 动中敬酒事项的官职,成为“酒人”。所以,早期的道教受这种文 化气氛的影响,不忌酒,道教中的历史人物,出现了与酒有不解 四、酒与文笔 从古至今,大多文人骚客离不开酒,酒后的一支笔,发挥了 之缘的人。而与道教不同的是,佛教则反对饮酒。规定信佛之人 “醉时吐出胸中墨”的作用,花前斟酒对月高歌,再用醉笔来染 不得饮酒,尝酒等,佛教中将酒比喻为毒药。 纸,酒酣之后留下无数不朽的作品。中国画杰出的作品,有不少 是有关酒文化的题材。例如《蕉林酌酒图》是陈洪缓人物画中的 如果说宗教是酒存在的神秘的外衣,音乐则是酒的美丽裙 代表作。此图描绘一个隐居的高士摘完菊花之后,在蕉林独自饮 带。当酒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在历史长河里翩翩起舞时,自然 少不了音乐的裙带飘飘。综观中国几千年的音乐史,音乐与酒早 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古代,就有了与酒有关的歌谣“自古桃园结义盟,今沽好 酒宴亲朋。三巡干后真言吐,乱点江山万事成。”在美酒飘香的屋 里,配以绕梁的音乐,是何等美轮美奂的境界。从西周开始风、 雅、颂歌曲经常被士大夫用于“乡饮酒礼”,至汉代的乐府歌曲, 酒的情景。图中,主人正在举杯欲饮,一个童子兜着满满一衣襟 的落花,正向一个盛落花的盘子里倒去,另一书童正高捧着酒壶 款款而行,这情景描绘的不正是文人雅士们所向往的“和露摘黄 花,煮酒烧红叶”的隐逸生活。艺术家追求真、善、美,他们酒后的 这种追求更加强烈,更无顾忌,因此,艺术家们的作品往往是自 己本性的化身,是他对真善美认识的反映。 同时,饮酒也为诗人表达情感艺术,在诗歌创作里找到灵感 二、酒与音乐 直接描写酒的不绝于世,如《陇西行》描写主人持酒待客的情景。 饮酒作乐的情景到隋唐时期为歌唱而写作的诗句,如王维的“劝 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琴歌在流传过程中成为 一的独特载体。例如,李白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 愁”,柳永的诗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他们借酒抒 情,表达自己真实的内心情感。在“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愁 首古琴独奏曲。直至宋、元时期,描写酒的作品就更多了,苏轼 蕴涵着多少愤世嫉俗的血泪。这些诗成酒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元代的散曲,曲牌甚多,与酒有关 更愁”的昏言醉语中,的,更是不计其数,如醉花荫、倾杯序、醉太白,以酒为词进行歌 兴,融合成中国古代诗人蔑视权贵的象征。可见,酒在中国古代 诗人的心中,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已大大超越其本身作为客观存 唱的现象屡见不鲜。 三、酒与戏曲 酒在戏曲中,更是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在戏曲舞台上,以 在的内涵,已成了一种精神的支撑力量。 综上所述,白酒文化出现以来,便有着浓郁的精神文化特 酒或醉酒构成全剧主要情节。如《武松打虎》、《霸王别姬》等。在 戏曲中,酒常常作为促发和强化戏剧性的一种媒介和手段。较有 代表性的有《贵妃醉酒》,是说杨贵妃备受唐明皇的宠爱,曾相约 共饮于百花厅。但明皇并没有赴约,杨贵妃久候不至,问高力土, 才知道明皇已宿西宫梅妃处,心生怨恨,饮酒独酌,自遣愁烦。 有些戏虽然不是以饮酒、醉酒为全剧的主要情节,但却用这 一点,它被寄寓了丰富的个人希望和社会期望,给人们带来了多彩 的精神生活与享受。也常有人对之鄙夷和嘲讽,认为是对文化的 裹读,这是一种肤浅的偏见。只要是实际存在的文化,与人民有 密切联系,就能构成一个丰富多采的中国酒文化宝库 参考文献: 【1】罗宗强,陈洪.中国古代饮酒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细节来塑造或深化人物性格,使之更加鲜明突出;或是用以作 为强化戏剧冲突,解决戏剧矛盾,推进戏剧情节发展的一种催化 剂,或是渲染戏剧氛围的一种有力表现手段。如《温酒斩华雄》, 通过“酒尚未凉,华雄已被斩首”这一细节,突出表现了关羽的神 128 [2]萧涤非.唐诗鉴赏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 【31N唐.饮酒用唐诗【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