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队伍建设水平的创新与实践
作者:刘兵
来源:《企业文化》2019年第14期
摘要:在员工队伍建设上用真功,不断潜心探索切实有效管理方法,通过实施党建管理、思想教育和文化建设三大工程,实现了整体水平迈上新台阶。 关键词:队伍建设;创新;实践;党建管理 一、强化载体推动; 推行版块式党建管理工程
辽河油田高升采油厂作业二大队持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工作实际,形成基础工作、重点工程、优势项目的版块式发展,始终与生产经营工作保持同频共振,为大队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和智力支撑。
(一)以“两学一做”为载体,推动基础党建。细化实施方案,创新“学”的方式。聚焦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主体内容,坚持“集中学与自学相结合,反复学与深入学相结合,带着问题学与针对问题学相结合”的原则,促进“讲、学、论”兼容,将讲党课、阶段性专题学习讨论和专题组织生活会一并开展,深化教育效果。注重行知合一,增强“做”的效果。以“规定动作不走样,创新动作有特色”为原则,按要求召开“三会一课”、“三重一大”等党内活动,将班子成员“交心”、关键岗位“提醒”、党员干部“警示”作为增进了解、互相促进、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筑牢了广大党员干部共同防腐的思想防线。
(二)以“党员立项”为载体,展现特色党建。将党员立项与生产经营深入融合,贯穿始终。积极探索党建工程“项目化”管理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以急难为重点,以展示为关键,确定项目负责人、制定项目目标、选定项目推进措施,规定项目验收时间,确保共产党员工程、党建管理难题、党员承包设备、党员参与“双创”等党建“项目化”工程共同前行,多点开花。 (三)以“创新工作室”为载体,打造品牌党建。将创新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同频共振。强力打造创新工作室党建品牌。“熊瑾技术创新工作室”在以往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深入推行“1+1群”党建管理模式,努力营造党员创新、全员创效的良好氛围。组织开展创新成果发布会,总结过程经验,公布立项成果。“车载大绳装置”被评为辽宁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立功竞赛活动中“百优创新成果”。
二、突出思想引领 推行三维式思想教育工程
发挥思想宣传工作优势,逐步形成点、线、面三维式思想教育体系,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交流,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挖掘员工的聪明才智,积极营造心齐气顺、创先争优的工作环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抓住面,做好全员形势任务教育。围绕采油厂“改观念、转作风、提效益、促发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开展了以坚定“挑战就是机遇、困难成就发展”的信念,做好外闯市场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坚定“油稠人不愁、困难也低头”的信念,做好效益减少的思想和行动准备;坚定“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念,做好全员挖潜的思想和行动准备为主题的形势任务教育。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坚持進班站、进现场、进岗位,到承包单位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宣讲活动。
(二)瞄准线,向着先进典型经验看齐。企业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需要精神引领。加大典型宣传力度,通过报纸、电视、网络、《高采风》等媒介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在诸多媒介上刊登了宣传大队队伍建设经验、党建工作交流心得等文章,引起了良好的舆论反响,达到了外树形象、内鼓士气的作用;开辟“大修声波”宣传阵地,在大队机关楼内张贴先进典型光荣榜,广泛宣传单位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典型事迹,同时通过精神领域的大力褒奖,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工作氛围。
(三)关注点,抓好“一人一事”思想工作。通过“现场谈心”活动,将思想阵地前移,两级班子成员利用上井之机和盯岗的有利条件,以“草根”的情怀,与员工零距离接触,通过交流谈心,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诉求;通过思想调查问卷,对一直困扰大队的井架工缺员问题进行把脉,增进了对井架工思想状况的了解,在《高采风》小编走一线栏目对井架工进行了大力宣传,增加了岗位归属感;通过扶贫帮困活动,让困难员工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体会到“获得感”,同时发挥EAP工作小组的作用,加强与员工之间的心灵沟通,增强生活和工作信心,达到了物质和精神双助的效果。
三、固植文化根基 推行递进式企业文化建设工程
(一)以“墙文化”为发起点,积极营造文化氛围。认真总结和推行“磨套铣”文化,让“建大修中的铁军,做男人中的汉子”文化口号上墙,发扬“攻坚啃硬、细致研磨、精准计量、不怕反复”四种精神,形成了强大的辐射效应。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的宣贯工作,以增强铁军和汉子的责任感为突破口,党员干部带头践行企业文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体现铁军的作风;在文化体育活动中展现汉子形象,在“车头向前、整齐排列”的日常小事中提升大队文化“颜值”,确保企业文化入脑、入心、入行。
(二)以“屏文化”为推进点,积极践行文化理念。对大队机关工作人员按系统、按业务、按岗位进行细化区分,广泛征集、整理和确定48条文化理念,时刻提醒和鼓励机关工作人员按照文化理念要求开展工作,极大地促进了岗位责任的落实和工作标准的提升。生产运行按照“无阻滞”的要求,认真执行“环环相扣不脱节,根根进尺紧相连”工作理念,生产时效逐步提高;资产管理按照“无大病”的要求,认真执行“设备管理似压钳紧,使用年限如杆管长”工作理念,设备完好率提升明显。
(三)以“现场文化”为落脚点,积极创造文化果实。按照重在基层、重在现场的原则,积极推行“2*4”现场文化理念,即“两责、两全、两准、两洁”:“带班干部负责、岗位员工担责,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防范措施周全、施工流程安全,操作规范标准、资料录取精准,工具配套清洁、环境干净整洁”。通过持表检查来督促盯岗干部和岗位工人的责任落实,通过防喷演练来提升班组应急工作能力,通过全程监督来落实重点施工和关键工序的执行情况,确保现场文化在基层落地生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