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科学概念: 2.8、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教 学 目 标 1、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慢物体热量的散失。 2、空气是一种热的不良导体。 过程与方法: 1、根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制作保温杯。 2、研究哪种保温方法保温效果较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设计研究保温杯的兴趣,能不断进行尝试和创新。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教法 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经历佷据热传递的原理设计保温杯的活动过程。 合作、探究、学习 教 学 过 程 一、哪种杯中的水会凉得慢一些 1、今天老带来这么多杯子,知道这些杯子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吗? 2、如果在杯中倒入同样多的,相同温度的热水,你们觉得哪个杯子中热水会凉得慢一些? 3、学生做出推测,并说出理由。 4、 观测实验,交流汇报:用手捂在不㺾材料石子的杯壁上有什么不同的感觉?什么原因引起的? (可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发表各自的想法。如果学生能用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进行解释,是我们所期望的,若学生有困难,教师可让他们阅读资料库中的有关资料。) 5、小结: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所以水温降得快;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所以水温降得慢。 二、 讨论怎样使杯中的水凉得慢一些 1、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让杯中的热水凉得慢一些? 2、小组讨论:使热水凉得慢的办法。 3、小组交流,老师板书。 4、你们认为那种保温办法最好? 5、学生实验。 (应保证学生在活动中有充分的时间,实验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明确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哪些变量必须保持相同,如倒入杯内的水量和温度;什么时候测水温;至少需要几个温度计;温度计的原始温度是不相同等相关因素。) 6、交流实验结果。 三、 做一个保温杯 1、利用提供的材料,小组讨论制作保温杯的方法。 2、交流各组制作保温杯的方法,并讨论实验中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分组实验。 4、交流实验结果,汇报哪种保温方法最为有效。 5、你们有办法让热水始终保持原来的温度吗? 6、小组讨论 7、全班交流:保持热水原来温度的方法。 8、小结:保温杯只能减缓物体温度的变化,而不能保持物体原来的温度不变。 四、保藏冰块比赛 1、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一个保温杯,杯外的包装厚度不得超过3厘米。 2、课外进行保藏冰块的比赛,看看哪组的保温效果最好。 板书设计: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 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水温降得快 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水温降得慢。 《设计制作一个保温杯》是一个实践活动,学生已经了解了对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的解释和运用。在本课学习之前,学生接触过多种保温杯,班级中就有现成的保课后 反思 温杯,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在学生学习知识之前,已经知道铁制材料的杯子导热速度快,它的散热速度也快,然而我们的很多保温杯取材多是不锈钢,传热速度也快。这是学生产生的第一个疑问。紧接着观察,发现在保温杯外有一层塑料,而塑料和最里层中间也有空隙,推测可能有保温材料在其中。在学生比较不同的设想的保温效果后得出结论并动手制作一个保温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