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园地/ lO.3969/j.iSSn.1671—489X.2010.04.013 小学随文练笔初探 陶宏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随文练笔就是阅读教学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它不仅能增强习作的话题与内容的趣味性、新颖性、情境 性和生活性,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同时是在对课文内容充分理解消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很容易加以运用, 降低练笔的难度;又因其篇幅较小,动笔的时间短,教师能及时评价,大多数学生在动笔之后马上就能感受到 作文成功的快乐。 1由此及彼——仿写 儿童学习语言的初始是模仿,在仿中学习、内化 语言的组合形式,在仿中整合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质兼美,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 的同时,绝不能放过文章写法的学习。模仿型练笔就 是侧重从课文的语言形式入手设计练笔,紧随课文, 发现遣词造句的规律,从而学会表达。 词句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丰富的词句积累是语言 表达的前提和保障。教材中经典的构词形式、富有特 点的句式都是不容错过的仿写点。教学中遇到具有明 显特征、具有价值的精彩片段就可以进行模仿。除了 仿写句式表达、文章的开头结尾以外,还可以仿写过 渡照应、抒情联想等。经过反复练习,学生有了自 己的体会和见解,掌握了,熟悉了,便能从中悟出规 律,可以有效地提高其写作能力。 2释放心灵——练写 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 需要,往往省略一些情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 对这些空白作合理的补充。在练笔中,教师要指导学生 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生活,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写出 真话,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具有个性化的文章。 3放飞个性——改写 3.1扩写 扩写就是对情节进行拓展,就是让学生在 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简单的一句话或几 句话,合理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内容扩写具体。例如 《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负荆请罪”这是极为概括 的,也是扩写练习的好材料。指导扩写时,笔者要求 学生把握廉颇、蔺相如二人性格特征,用“情节扩展 法”来具体叙述廉颇亲自登门向蔺相如请罪的经过, 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描绘出来。 扩写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 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想象力,提高描写与 叙述的技能。 3.2缩写 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既可以 帮助学生学会抓住要点,练习概括,又有利于学生对较 长课文的全面了解,整体把握。练习时要让学生反复阅 读课文,抓住重点,准确概括。阅读与缩写结合能达到 “书越读越薄”和“长文短讲”的要求,对学生而言更 是一举两得的好机会。缩写训练适合在较长的课文中进 行,缩写训练的前提是充分阅读,掌握文章中事情的前 因后果、来龙去脉,明晓人物间的关系。 3.3续写 有些课文的结尾“言尽意不尽”,看似结 尾,却意味无穷。这就为读者创造了一个遐想驰骋的 空间,也为练笔提供了一块难得的宝地。续写是把没 有写完的文章或事件写完整的训练方式,它能促使学 生进~步理解消化原作,发展创造性想象能力。想象 贵在合乎情理,即符合原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文章的内 在逻辑。所以,续写是原文合乎情理的延伸和发展, 是一种培养想象能力的好方法。课堂教学实践中如能 尽量唤起学生头脑中储备的有关表象,引导他们延伸 故事情节,补充课文内容,就可加速他们的再造想象 向创造想象转化。 3.4诗词改写 一般诗歌语言精练,跳跃性大,讲究 的是~种意境。把诗词改写成记叙文,就是要把这种 意境通过记叙、描写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既能帮助 学生加深对诗词的理解,又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学 生在反复吟诵、品味古诗文,充分感受诗的意境和情 感后,教师要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进行改写练笔,在想 象中拓宽思路,使学生深刻体验到藏匿于诗中的那份 情感。 总之,学生习作智慧的培养、习作能力的提高绝 不是一朝一夕得来的,也不是靠每星期2节作文课就 能实现的。习作要与阅读相结合,随文练笔因其紧随 阅读教学一堂一议,一题一练,精巧灵活,便于个性 表达,常常是训练无痕,润物无声。经常进行这样的 小练笔,不仅解决学生写作时没有“下锅之米”的窘 境,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又 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与语言文字的运用达到水乳交融 的效果。同时阅读积累的成效大大提高,而且促进学 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陶冶学生 高尚的道德情操。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施桥中心小学) 2010年2月上第4期(总第190期) 一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