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来源:好土汽车网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一、社会实践对增强团员意识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品德课程、政策理论课程,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把个人成才同国家前途、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形成爱党爱国、关心集体、尊敬师长、勤奋好学、团结互助、遵纪守法的风气,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也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坚持知与行相统一的原则,既要重视课堂教育,更要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注重自觉实践、自主参与,引导未成年人在学习道德知识的同时,自觉遵循道德规范”。为了以实际行动落实《决议》和《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落实国家教育部“社会实践是中学教育的一门必修课”的规定,同时针对目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诸如对社会缺乏了解,对他人缺乏关心,吃苦精神不够,自理能力较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开展本项活动。二、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增强团员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模范意识。通过三方面落实主题活动:一是在学习生活中与实践相结合,勤奋努力,发奋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二是牢记使命,发挥先进模范作用。三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活跃基层团组织,创新活动载体和活动内容。

(一)、教学目的

--

1、了解当地经济、人口变动、人口素质、村一级变化的近年来改革开放情况,以帮助团员青年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

2、虚心学习工人、农民艰苦创业的思想、勤劳朴实的作风;了解改革开发以后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及了解分析当前影响农村农民致富的因素,并进行相关理论性的探讨。

(二)、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

1、活动时间:20xx年8月12日---8月17日

2、以小组为单位对我县北界镇及该镇某村庄为对象进行各种调查活动

(三)、社会实践调查采访选题参考

1、种田的投入与收获

3、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状况

2、当前乡镇企业发展状况

4、社会实践的心灵感悟

(四)、活动纪律

1、一切行动听指挥。服从老师和团干部的领导。严肃考勤纪律,严格履行请假手续。各小组要详细记载白天活动、晚上就寝的详细出勤情况,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不得无故缺

--

席缺勤。

2、牢固树立“遂中一人”意识,自觉维护学校及个人的文明形象。友善与人交往,态度谦和虚心。注重语言文明、仪表文明和行为文明。每行一处,不得乱扔乱丢乱吐乱踢,不得损害一草一木。每离开一处都要清扫场地;

3、外出活动必须请示,每班分八组,每组七八人。组长负责安全、纪律、落实活动内容。

4、虚心学习,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尽可能地搜集材料,以便返校后写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参观记、随感杂谈、访问记等。

(五)返校后工作

1、学生交调查报告或书面总结一份。

2、各小组举行一次以《建设新农村,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研讨会

3、评选社会活动积极分子、先进集体。

三、调查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县北界镇地处浙西南山区,与金华、永康交界,经济落后,属欠发达地区。

2、社会经济情况

--

人口

总数(人)

农业人口(人)

劳动力

人数(人)

地蜮面积

(平方公里)

行政

村数(个)

国内生产

总值(万元)

上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9269

--

8904

6121

23

16

6771

2580

3.教育事业规模: 幼儿园

小学

初中

成校

园数

(班数)

--

在园幼儿数

校数(班数)

在校学生数

校数

在校学生

在校生数

年培训人数

小计

中心小学

完小

初小

小计

中心小学

--

完小

初小

10

263

18

11

6

1

543

344

171

28

1

--

326

1296

2136

4.青壮年文化素质,成人教育情况 青壮年人口总数(人)

青壮年人口中非文盲人数(人)

青壮年人口非文盲率(人)

行政村数

非盲率达95的行政村数

占地面积(m2)

建筑面积(m2)

课桌椅(套)

图书(册)

--

专职教师数

兼职教师数

5820

5727

98.4

16

16

355.5

120

30

830

1

13

--

5.A村 社会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第2页

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基本情况

总人口

(人)

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

初中学历

小学学历

文盲、半文盲

821

9

223

217

133

--

6.农民年均收入基本组成(单位:元)

年均收入

种田收入

经济作物收入

外出打工收入

其他

1663

726

321

502

114

四、存在的问题:

1、经济与全省比较,至少落后50年;经济创收以传统农业创收为主,附加农村富裕劳动力的原始使用和原材料的变卖和极少量的原材料的粗加工:全镇只有3个工厂;近年出

--

现了以木材为原料的新兴产业------香菇和少量的经济作物的种植,但是这是以消耗大量木材为代价;导致大批的木材被伐,青山被毁,出现严重的环境问题.(2).原因:从客观上说,交通落后限制了北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限制了北界经济与全省经济的接轨,接受不了东阳义乌、衢州金华的经济辐射;从主观上讲:⑴北界经济的科技含量十分低,仍然处于最原始的经济发展模式;⑵是思想观念的陈旧、知识的贫乏和信息的滞后。⑶农民缺乏创业精神:安于现状,缺乏榜样示范、不愿主动接触新鲜的事物,去开创新的局面。

2、农民的文化素质十分低:文盲率达11.56,半文盲率达21.44;很难主动接受具有科技含量的事物。

3、教育问题:(1).教育与当地经济发展相脱节,脱离学生成长个性、生活经验、生活环境的差异,致使学校教育远离学生的实际,而在象牙塔中徘徊前进和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目标仍旧停留在为上级学校培养、输送人才上,而基本上放弃了为当地培养合格劳动者的最根本的职责。(2).农村职业教育学校星如棋布,但实效却徒有虚名,仅局限于理论的培训,而对农民的科学性的实践缺乏指导或跟时髦,所指导的项目缺乏实践的调研。

4、环境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随意倒弃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甚至直接排放到河里。

5、因病、因教育致贫现象比较严重。

五、思考与探索:

**市政府作出融入长江大三角经济区,分享其中的经济魅力,把**建成为温州、金华和杭州等的制造后方和生活供应大后方的决策。作为**县的北大门,如何找准自己的点,带领农民致富应成为政府贯彻“十六大”的根本所在;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

--

错位发展,主动接受东阳义乌,金衢的辐射;二是教育与经济的联姻,使教育成为当地科技兴农的发动机;三是在“绿”字上做足生态文章。

1、教育与经济的联姻;把教育的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提升北界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金量,培养新的、科学的适合该镇实际的经济增长点:

2、充分运用“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全面改革农业科研、推广、培训极度分散的管理体系,开展有针对性的实用、实际、实效的农民培训和科技推广,努力提升劳动者的文化综合素质、培植高素质专业农户和农业经纪人队伍。农民是农业的实际经营者,也是农业技术的应用主体,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力军;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及其对技术的吸纳能力和采用新技术的要求与意愿,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是全面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关键。再好的科技成果和适用科技,如果不能为农民所掌握,就不可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今天的农业教育,就是明天的农业科技,也是后天发达的农业经济。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决“三农”问题,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也必是一句根本无法兑现的口号。所以经济发展与当地教育发展相结合,使教育成为经济发展的发动机;要造就适合发展经济的人力资源,就必须构建与子之相契合的教育培训机制。

3、落实错位发展战略,根据温州、金华和杭州,甚长三角地区发展情况,寻找立足点和切入点,把北界发展成他们的后方基地,融入长三角,成为“大上海”经济圈中的一环。⑴开展农民转岗和继续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并进行积极的整合,使其适应开展多形式、适合农民工求学的培训,把北界镇建成向杭州、温州等地的劳务输出基地,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⑵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我们的初中毕业生大多务农外出打工,由于农村普通教育与城乡经济实际相脱节,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经济活动之中,造成农村劳动力的巨大浪费和盲目流动。为此需要改革基础教育,

--

在培养当地经济建设人才方面做足文章,如在基础教育增加A.职业教育的内容,如职业道德、当今人才标准和创业思维的开发;B.把创业案例引入课堂,以创业思维开发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聘请当地企业界、政府和农村致富带头人,开展以当地资源为背景的创业和当前人才应具备的素质知识讲座,引导学生调研、分析本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设想,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同时使其能及早接触社会,缩短学生毕业后重新适应社会的时间,实现学校与社会生活的良好衔接使学生形成创新观念。C.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如带领学生调查当地的地理环境、历史人文、经济特产和发展设想等,一方面使义务教育与职业教育相融合,实现教育的两条腿行路,从而确保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对学生开展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接轨的乡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乡的情感,激发学生建设发展家乡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而达到爱国主义的情感教育。

4、加强教育和宣传力度,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把环境保护的重点放在未被破坏之前。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