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下期末复习提纲

来源:好土汽车网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提纲

第六课“我”和“我们”

1.什么是集体?

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

2.怎样感受集体的温暖(我们为什么要过集体生活)? (1)我们每个人都有过集体生活的情感需要。

(2)在集体中,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3.集体荣誉感的产生和作用:

产生:当集体取得成绩、受到表彰或奖励时,我们可以体验到集体荣誉感。

作用:(1)这种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2)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是我们共同的荣誉。 4.集体的力量来源于什么?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5.集体力量和个人力量的关系?

①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②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借助这种合力,我们得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6.集体力量对个人的影响?

①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②个人在集体活动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③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获得成长。 7.在集体中可以涵养哪些品格?怎样涵养品格?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在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认真做事,体现自己的价值,体验责任感,做有担当的人。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

8.为什么说集体生活可以发展个性?怎样发展个性?

①集体生活为我们搭建起与他人、与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②集体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我们发展和完善个性的“明镜”,也是重要的学习资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③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也为个人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积极参与集体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②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一致,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③当集体规则与我们的个人意愿冲突时,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2.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产生冲突的原因? ①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 ②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3.如何处理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的冲突?

①面对冲突,我们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②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 4.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

(1)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

(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我们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3)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4)承认个人利益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5)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6)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都应心中有集体,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5.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1)在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2)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在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保护个人正当利益的前提下,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6.为什么我们在不同集体中的角色之间会产生冲突? (1)我们同时属于多个集体,每个集体都有自己的旋律。在不同的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我们有自己的节奏,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旋律,当我们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无法统一节奏时,就可能产生角色之间的冲突。

7.个人节奏与集体旋律的关系是怎样的?

(1)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就可以顺利地融入集体。

(2)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存在差异时,为了保持旋律的和谐,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8.如何处理不同集体中的角色冲突?

(1)我们通常会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2)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9.小群体产生的原因、作用?

(1)产生原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2)作用:

积极作用:①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②在小群体中,我们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③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我们就能感受到集体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消极作用:①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②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 10.如何对待小团体主义?

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第八课 美好集体有我在

1.共同愿景的含义及作用。

(1)含义: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2)作用:①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②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2.美好集体对我们的成长有什么意义?

(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在美好集体中,每个人都能在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感受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3.美好集体的特点。(美好集体的良好氛围有哪些?)

(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4.怎样建设美好集体?

(1)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2)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3)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4)要发扬“自治”精神。(5)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5.为什么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

(1)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2)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3)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

(4)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5)勇于担责也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6.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①承担责任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②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承担责任,是自我磨砺的过程。

③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别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④勇于担责也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7.怎样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怎样在担当中成长?) ①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②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③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 ④勇于担责,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的事情里。

⑤在集体生活中,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生活离不开法律,生活需要法律来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2.法律的含义。(法律的本质)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3.法治的含义和重要性是什么?

含义: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重要性:(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5.法律的特征。

(1)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6.你是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③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功劳大小,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7.法律的作用?

(1)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2)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

(3)法律也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4)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是我们的保护神。

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1.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特殊保护?

①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

②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2.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的专门法律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其地位分别是什么?

①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②学校保护,学校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③社会保护,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④司法保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 4.未成年人在享受特殊保护的同时,要注意什么? ①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②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5.怎样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办事的要求)?

(1)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2)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6.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①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②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7.法治与道德的关系?

①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

②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法治文化的形成。 8.建设法治中国对青少年的要求?

①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②青少年要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