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确应对和积极引导网络舆情的提案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情空前活跃,网络舆情作为一种新兴的舆论势力已日渐影响着中国社情民意走向。如何正确应对网络热点,积极引导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一起突发事件通过媒体的迅速传播,可能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也使得中国网络舆情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由于网络传播的隐匿性和自由性,任何人都可以随便发帖,也让网络成为了“意见的自由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网络舆情的无政府主义,主要表现为: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借机散布谣言,颠倒黑白,混淆是非;一些网上言论缺乏理性,较情绪化,把互联网作为发泄个人情绪的场所,口无遮拦,为所欲为,恶意谩骂和攻击政府部门,从而引发有害舆论,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破坏性;舆情的焦点容易被无端放大,形成网络舆论暴力;网络道德行为失范,言论者的社会责任弱化,网络舆情的这种无政府主义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如不加以正确引导,极易由网络舆论的无政府主义发展到行为的无政府主义,即包围、冲击政府机构,大规模请愿,阻断交通,阻挠执法,甚至一些暴力事件等。如发生在我市的局长打人事件无疑是2009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事件之一。事件一经在网络披露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引起网民的积极关注和纷纷热议,并能迅速引起全国乃至世界舆论的关注,将本来一件极其普通的个人纠纷演变为一场巨大的政治事件,成为舆论焦点。并且网民的关注和热议较大程度地改变着事件发展走向和最终处理结果。
构建和谐网络环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为防范我区再次出现类似事件,我们应该研判网络舆情,充分发挥互联网在舆情表达中的积极作用,化负面影响为正面形象,是我区有关部门需要事先筹划的。笔者认为,在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建立舆情引导机构。相关部门起草《XX区网络评论工作管理办法》报区人大通过,设立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所选网络舆情引导员应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是最起码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洞察力,
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二是了解国家政策和区委、区政府工作方针,熟悉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的走向和动态;三是掌握基本网络语言,了解民情;四是基本的应对突发案(事)件舆论的能力。
2、建立舆情分析研判系统。往往是先有事件发生,后有舆情出现,因此,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监控。采取向我区党政有关部门和领导随时联系、每月分析和重大事件专题研判等形式,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的层级研判。对一些影响面大、可能导致事件升级危机的舆情信息,要密切关注事态发展。
3、建立舆情监测引导系统。网络舆情网评员负责每天对网络舆情开展日常监测和我市重点网站、重点论坛的实时巡查,对涉及我区网络舆情进行汇总、登记和总结。在事件发生第一时间即按照流程上报,快速建立与相关部门高效的联动机制,适时、规范地发布权威信息,掌握权威信息发布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4、建立舆情应急预警系统。根据事态划分等级,确立预警系统,建立相应应急预警机制。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保持对事态信息的第一时间获知掌控。
5、建立舆情应急合作系统。加强与互联网管理部门、各级宣传部门、主流网络媒体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6、建立舆情应急责任追究系统。明确网络舆情预警防范和监测处置的责任,把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列入绩效考评,对舆情引导控制不力、发生重大网络舆情事故、造成工作被动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7、建立舆情负面应对系统。加大网络宣传的策划力度,增强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断强化我区政府工作正面宣传力度,深入宣传工作亮点,努力形成正面宣传的舆论强势。有效应对各种舆情信息,提高网上舆论引导能力。在重大事件发生后,要抢占先机,快速、准确、透明的发布相关
信息,占领网络舆论高地。
8、建立网络舆情长效机制。网络舆情引导是一个定性、设置议题、助推、放大、评价的连续过程,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要引导舆论首先要了解舆论,了解社情民意,了解发布舆论的主体在想什么、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并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定性、设置议题、助推、放大、评价的连续过程,做到有的放矢,做到事前有研究、策划,事中有控制、助推,事后有评价、总结。
9、建立网络舆情形象运作机制。可以运用网络舆情引导树立我区受表彰的先进典型形象,包括我区政府内的优秀工作人员、我区企业里的劳动模范、十佳青年等正面形象,即树立了典型,助推干群关系和谐建设,也提升了我区的形象。
10、建立舆情工作激励机制。与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有一批热爱并熟悉网络技术的人员去操作运用,就其工作质量好坏而言,势必需要一种工作管理机制和工作激励机制。所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作管理制度,明确工作目标,明确工作标准,严格考核办法;并将网络舆情引导工作量化、细化,进行考核,增强工作评估的科学性;而且建立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效果激励机制,对工作效果明显的,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对成绩突出的,要给予一定的鼓励和奖励,充分调动网络舆情引导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11、充分利用各个事件,如中国浴城,在过程中推介本市,使之负为正。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