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资源在职业教育中应用 的几点思考 北京李波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 PLC模块在使用中程序编制不当或接线错误往 往不容易发现,而稍有差错就会烧毁PLC模块, 维动画表示的内容,就不必要用三维动画;能使 用视频表达的内容,就可以不用动画模拟,并非 技术手段越先进越好。许多先进的技术手段对 计算机设备的要求会大大提高,不利于条件相 对较弱的学校使用这些资源。 3辅助性原则 术的不断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载体的数字化 资源逐步进入课堂,并在各级各类教育中得到 了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 的加大,计算机房和网络覆盖了大部分职业学 校,建立起良好的数字化资源应用平台。学校鼓 造成巨大损失。计算机仿真软件可以分解模拟 出每一步操作过程,通过反复练习,放行正确的 操作而阻止错误的操作,直到学生完全掌握正 确的操作过程。 励教师开发数字化资源,同时政府投入很多资 金引导数字化资源建设。 数字化资源用于职业教育可以扩大教学过 计算机模拟仿真是对真实环境的模拟,也 是对真实操作过程的模拟,能有效完成职业教 育中对技能培养的部分需求。 目前中职教育中数字化资源建设方兴未 艾,同时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加大而进 入了开发的高潮。这些数字化资源有的是职业 学校教师自行开发的,有的是出版机构随教材 配套,有的是一些公司开发的产品。这些资源, 数字化资源仅是辅助手段,不能取代真实 环境的实习过程,正如同驾驶模拟器不可能用 代替真实的驾驶过程,模拟的路况也无法代替 真实的道路状况。数字化教学资源可以提高学 生技能培养的效率,缩短学生进入实习期的适 应时间,可以部分解决目前职业学校实习资源 不足的困难,但不可以取代实习过程。有些实习 程中的信息容量,使知识构建网状化,呈现形式 多样化,有助于剖析客观现象的本质,并具有技 能培训的重复再现性,可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更 有助于解决我国现阶段条件下中职教学资源不 足的问题,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 数字化教学资源从其技术手段上分可以是 动画、视频、图表,从功能设计上可分为演示型、 内容无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的,如汽车的装 配,公差配合十分重要,也必须亲手操作才能完 成;烹饪专业的刀功和掌勺也是不可能在计算 机上完成实习的;调酒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原 料的调配,调制过程需要通过手的动作和力度 不断感受才能调制出精美的鸡尾酒的。 4低成本原则 特别是一些模拟仿真软件等高端产品,部分地 解决了中职学校实训难的问题。 开发数字化资源需要几方面的力量,包括 教育科研人员、职业学校教师和计算机软件开 发人员,只有三方面力量有机结合,并在充分教 学研究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建设,才能研制出优 交互型和虚拟仿真型。每种技术手段都有其优 点和不足,应用范围也不同。例如在英语教学中 利用动画创设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可以学生快 速掌握听说能力,完成语法等相关教学内容;对 于一些难以辨析和转瞬即逝的客观现象,以及 质的教学资源。而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出现了 多头上马的局面,使得资源的整体建设良莠不 目前数字化资源作为一种教学新的技术手 段在中职学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并引起 了广泛关注。许多专业的实训成本非常高,如由 于数控机床的成本较高,数控专业的学生在一、 二年级实训时会出现实训设备不足的情况,同 时数控加工的成本和原材料相对较高,使用数 字化资源进行数控加工模拟不仅可以解决实训 设备的不足问题,也可以尽可能减少原材料的 消耗。 客观现象的内在原理分析,如原子的内部结构、 大型发电设备的工作过程,可以通过动画的放 大、放慢处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数字化资源还可以解决无法进行现场实训 的实训内容,如精密仪器和微电子的生产现场 因为无尘的要求,往往无法到达现场进行实习; 可以模拟不能直接进行的实习,如计算机病毒 感染等; 数字化教学资源还能表现现场实习中不能 全面实习的内容,如学生进入汽车修理厂实习, 齐,影响了数字化资源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 数字化资源建设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教学需求性原则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必须 服从于教学过程,符合教学改革的方向,服务于 课程内容需要。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 劳动者,以适应未来岗位的需求,因此用于职业 教育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要强调学生动手参与。 观察一模仿一练习一考核是职业教育技能培养 的认知规律,在数字化资源的开发上必须遵循 但并非所有的实训都适合使用数字化资源 进行模拟,如餐饮服务专业的桌台摆放,叠口杯 花和插花等,医护专业的打针和急救,其设备简 单,原材料容易获得,传统方式的实习成本较 低。使用数字化资源进行教学的成本反而高于 基本不可能遇到所有的汽车故障,对于故障检 测和故障排除实训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数字化 资源可以不受其限制,尽可能多在学习期间接 触和训练故障排除。 数字化资源可以对需要大量重复性练习的 这一规律,在软件的设计上,提供操作演示、分 解练习、整体操作练习和自主练习等步骤,操作 演示是提供规范的操作示例,让学生学习观察; 分解练习将任务分解为最小的操作单位,使学 生可以逐步模仿,分解的目的是降低难度,同时 每一步骤都需要给出提示,引导学生按部就班 的完成任务;练习是在学生基本掌握操作要领 后进行的自由练习,以达到学会的目标;考核可 以通过计算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给予学 传统方式,因此没有必要开发数字化资源。 5共享性原则 实习内容进行模拟,以达到熟练掌握操作要领 的目的,如数控加工实习,学生需要经过反复练 习才能掌握数控机床的程序编制,由于数控机 床价格昂贵,学生不可能随时随地机床上练习 编程,而要想让学生对自己编制的程序的运行 结果随时掌握,并进行改进,就可以利用计算机 模拟仿真技术,模拟数控机床的编程过程和加 工过程,且各类数控机床的编程方式差别很大, 困为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各地都加大 了对数字化资源开发的投入,随之而来的就可 能出现重复建设,造成资金的浪费。最有效经济 的方式资源的共享,使用他人已开发完成的资 源,进行个性化的改造,然后加以利用。共享并 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用计算机实现对 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的记录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非无偿使用,支付一定的费用购买数字化资源, 可以用最少的成本完成尽可能多的资源建设, 有利于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 可以实现学习过程的自动监测。职业教育强调 技能培养,强调学习过程考核,可以降低教师的 工作强度,还可以减少考核的主观因素。 2技术适用性原则 技术手段的使用要服从于教学效果,不同 的课程需要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实现,能使用二 利用计算机就可以对多种机床进行模拟,才能 使学生具有全面掌握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能 力。 数字化教学资源还能对各类电器设备的使 用进行模拟,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设备的损坏,如 【注】本文为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2009—2010年度课题《职业教育运用现代技术和 教学手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资助项目。 (作者单位:高等教育出版社) 7 \ 76 职业然 ..固田粤望蛋圃冒回 嚣《 £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