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来源:好土汽车网
曲式分析试题讲解

浙江省2012年7⽉⾼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空2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分。1.多声部⾳乐领域包括______和复调。

2.⽐例分析法是指“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3.和声张⼒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4.调性的本质在于对______的肯定。

5.当代⾳乐理论普遍认为,⾳乐“⾸先是时间和时间的划分组成的”,⾳乐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东西就是______。

⼆、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中⼼对称”2.主题的“特征”3.织体4.旋律5.曲式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魔⿁凯旋进⾏曲》斯特拉⽂斯基2.《黄河颂》穆索尔斯基3.《侏儒》冼星海4.《为什么》贝多芬

5.《第三交响曲》(“英雄”)舒曼

四、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主调⾳乐与复调⾳乐的主要特点是什么?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3.决定⾳⾊的因素有哪些?

4.“主题分析”和“曲式分析”之间的⼀个重要区别是什么?5.关于节奏意义的三种不同认识是什么?五、论述题(本⼤题20分)

为什么说和声是⾳乐分析者最熟悉最依赖的因素?

浙江省2012年4⽉⾼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填空题(本⼤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乐作品的主题与作品的具体内容或作曲家的表现⽬的相关,因此,⼀部⾳乐作品的主题就具有______的唯⼀性。

2.⽐例分析法包括“对称性”分析法和______分析法。3.和声张⼒的强弱是指和声______的⼤⼩。4.节奏的密度是指单位时间⾥______个数的多少。

5.爵⼠乐、布鲁斯、______的结合,是格什温“交响爵⼠”的特点。⼆、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中⼼对称”

2.⾳⾊ 4.旋律 5.和声材料

三、划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满楼台》格⾥格2.《培尔⾦特》德彪西3.《侏儒》舒曼

4.《为什么》穆索尔斯基5.《芬兰颂》西贝柳斯

四、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5分,共25分)1.俄国作曲家拉赫曼玛尼诺夫的作品有何特点?2.在主题形象分析中,概括性主题可分为哪三种?

3.18世纪典型回旋曲式与19世纪回旋曲式的区别是什么?请⽤图式表⽰出来。4.考察⼀部⾳乐作品是否具有中⼼对称的性质,先决条件是什么?5.⾳响分析实际上是关于什么的分析?五、论述题(本⼤题20分)请简述调性的本质。

浙江省2011年7⽉⾼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和声材料2.复调⾳乐3.节奏密度

4.歌舞性主题5⾳乐主题

⼆、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分。6.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__________种类、和声——__________布局等⽅⾯的总和。7.和声张⼒是指和声__________的⼤⼩。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

9.形象分析强调以⾳乐作品的__________ 、__________ 及创作背景因素等⾳乐事实为依据。10.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部、__________部和__________组成。

11.旋律⾻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结构性⽀⼲,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__________构成。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12.__________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句法或结构等⽅⾯显⽰出⼀定的规律性。( )A.律动性B.抽象性C.限定性D.综合性

13.波尔卡舞曲⾳型的主要特点是重⾳在( )A.弱节奏上B.第⼀拍上C.第三拍上D.强节奏上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了( )A.节奏型B.节拍C.⾳值D.⾳⾼

15.⾳乐符号是作曲家⽤来记录要表达⾳乐内容的符号,演奏家依据__________来演奏。( )A.⾳乐传播B.⾳乐表演C.⾳乐总谱D.⾳乐制作

16.旋律⾳程是体现旋律⾳⾼内涵的( )A.最⼤单位B.最⼩单位

C.⾳数单位D.半⾳单位

17.综合性三段曲式可以⽤下列哪个图式表⽰( )A.A+B+CB.A+A′+AC.A+B+B′D.A+(A′B)+A

18.最早产⽣的⾳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

19.肖邦被⼈们称为“钢琴诗⼈”,他的国籍是( )A.奥地利B.法国C.波兰D.俄罗斯

20.三部曲式所运⽤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变奏原则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

21.⾳乐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性,即旋律调性与( )A.泛调性B.和声调性C.多调性D.主⾳调性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来。本⼤题共10分)22.格什温《梦幻曲》

23.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乐》24.冼星海《图画展览会》25.圣·桑《蓝⾊狂想曲》

26.格⾥格《第六(⽥园)交响曲》27.贝多芬《苏尔维格之歌》28.拉威尔《动物狂欢节》29.穆索尔斯基《包列罗舞曲》30.巴托克《⽔中倒影》31.舒曼《黄河颂》

五、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32.和声节奏。33.复调织体。

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35.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六、论述题(本⼤题20分)

36.请结合⾃⼰聆听、分析⾳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乐节奏分析之理解

浙江省2011年4⽉⾼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旋律2.旋律⾳程

3.顺分节奏4.曲式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1.和声的功能主要指调性中和弦的( )A.强弱与否B.疏密与否C.稳定与否D.⼤⼩与否

2.贝多芬被⼈们称为乐圣,他的国籍是( )A.英国B.法国C.俄国D.德国

3.18世纪之前复调⾳乐中的主题指( )A.赋格曲某声部B.交响曲某声部C.歌曲某⾳符D.⾳诗某⾳调

4.理解⾳乐形象除注重创作背景外,重要的⾳乐事实还包括( )A.总谱与理论B.总谱与指挥C.总谱与演员D.总谱与⾳响

5.概括性主题常概括地表达抽象的情绪,其主题形象可具有( )A.客观描写性B.歌唱性C.和声化D.简练化

6.曲式图中的英⽂字母可表⽰主题材料的类型及其异同,相同的的字母表⽰( )A.材料相同B.材料相似C.乐句D.乐段

7.⽤[A]+Trio+[A]图式表⽰的曲式结构是( )A.⽤三声中部的三部曲式B.⽤展开部的三部曲式C.变奏曲式D.回旋曲式

8.古典奏鸣曲第⼀乐章常⽤的曲式结构是( )A.回旋奏鸣曲式B.奏鸣曲式C.奏鸣回旋曲式D.回旋曲式

9.着重从⾳乐作品的⾳⾊、⼒度和织体三个⽅⾯的⾳乐分析⽅法是( )

A.和声分析B.⾳响分析C.主题分析D.⽐例分析

10.传统⾳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A.T-S-D-TB.T-D-S-TC.S-T-S-DD.T-S-T-D

三连线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李焕之《⼤地之歌》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乐》拉威尔《梦幻曲》格⾥格《六⽉·船歌》

格什温《(⽉光)钢琴奏鸣曲》贝多芬《蓝⾊狂想曲》柴科夫斯基《苏尔维格之歌》舒曼《包列罗舞曲》

巴托克《亚⿇⾊头发的姑娘》马勒《春节序曲》

四、旋律分析题(本⼤题15分)

从调式调性、发展⼿法、结构特征等⽅⾯分析下列旋律。瑶族舞曲刘铁⼭、⽭沅曲

五、综合分析题(本⼤题25分)

分析下列⾳乐作品画出曲式图,并从主题、材料、曲式结构以及个性特征等⽅⾯写出分析报告。泪洪Lento舒伯特

六、论述题(本⼤题20分)

请结合⾃⼰学习⾳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谈⾳乐分析与⾳乐教学的关系。浙江省2010年7⽉⾼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乐主题2.旋律⾳型3.节奏密度4.和声张⼒5.曲式

⼆、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分。6.形象分析强调以⾳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乐事实为依据。7.歌舞性主题是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两种特点结合在⼀起形成的。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9.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部、_________部和_________组成。

1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_及调性布局等⽅⾯的总

和。

11.旋律⾻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____性⽀⼲,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点构成。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12.作曲家⽤⾳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A.⾳乐传播B.⾳乐表演C.⾳乐总谱D.⾳乐制作

13.律动性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句法或结构等⽅⾯显⽰出⼀定的()A.规律性B.抽象性C.限定性D.综合性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了()A.节奏型B.节拍C.⾳值D.⾳⾼

15.加沃特舞曲⾳型的主要特点是从⼩节的第()A.⼀拍起B.⼆拍起C.四拍起D.三拍起

16.传统和声中运⽤最普遍的和弦是()A.正三和弦B.⼩七和弦C.副三和弦D.⼤七和弦

17.对⽐性三段曲式可以⽤下列哪个图式表⽰?()A.A+B+CB.A+A1+AC.A+B+B1D.A+B+A

18.最早产⽣的⾳乐表现要素是()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

19.李斯特被⼈们称为“钢琴之王”,他的国籍是()A.中国B.匈⽛利C.波兰D.俄罗斯

20.⼆部曲式所运⽤的曲式结构原则是()A.变奏原则

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

21.传统⾳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A.T-S-D-TB.T-D-S-TC.S-T-S-DD.T-S-T-D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来。本⼤题共10分)22.格⾥格《蓝⾊狂想曲》23.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24.施光南《第五(命运)交响曲》

25.柴科夫斯基《第九(⾃新⼤陆)交响曲》26.德彪西《苏尔维格之歌》27.格什温《打起⼿⿎唱起歌》28.德沃夏克《六⽉·船歌》29.贝多芬《⼤海》30.圣·桑《黄河颂》31.冼星海《包列罗舞曲》

五、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32.和声的功能与⾊彩及其相互关系。33.布鲁斯低⾳。

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

35.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

六、论述题(本⼤题共20分)36.请结合⾃⼰聆听、分析⾳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乐创作与⾳乐分析之间的相互关系浙江省2010年4⽉⾼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曲式2.主调⾳乐3.节奏密度4.歌舞性主题5.⾳乐主题

⼆、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10分)

6.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组成。7.和声张⼒是指和声______________的⼤⼩。

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9.形象分析强调以⾳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乐事实为依据。

1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布局等⽅⾯的总和。11.旋律⾻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结构性⽀⼲,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______________构成。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2.⾳乐符号是作曲家⽤来记录要表达⾳乐内容的符号,演奏家依据______________来演奏。( )

A.⾳乐传播B.⾳乐表演C.⾳乐总谱D.⾳乐制作

13.______________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句法或结构等⽅⾯显⽰出⼀定的规律性。( )A.律动性B.抽象性C.限定性D.综合性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了( )A.节奏型B.节拍C.⾳值D.⾳⾼

15.波尔卡舞曲⾳型的主要特点是重⾳在( )A.弱节奏上B.第⼀拍上C.第三拍上D.强节奏上

16.最常见的旋律形态是( )A.直线型B.波浪型C.阶梯型D.斜线型

17.对⽐性三段曲式可以⽤下列哪个图式表⽰?( )A.A+B+CB.A+A1+AC.A+B+B1D.A+B+A

18.最早产⽣的⾳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

19.莫扎特被⼈们称为“⾳乐神童”,他的国籍是( )A.奥地利B.法国C.波兰D.俄罗斯

20.⼆部曲式所运⽤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变奏原则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

21.⾳乐中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调性,即和声调性与( )A.泛调性B.旋律调性C.多调性D.主⾳调性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来。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22.冼星海《梦幻曲》

23.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乐》24.拉威尔《图画展览会》25.圣·桑《蓝⾊狂想曲》26.格⾥格《第六(⽥园)交响曲》27.贝多芬《苏尔维格之歌》28.格什温《动物狂欢节》29.穆索尔斯基《包列罗舞曲》30.巴托克《⽔中倒影》31.舒曼《黄河颂》

五、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32.简述和声进⾏中的“动静”关系。33.何为单声织体?

34.简述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35.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六、论述题(本⼤题20分)

36.请结合⾃⼰聆听、分析⾳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乐主题形象分析之理解

浙江省2009年7⽉⾼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名词解释(本⼤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1.节奏密度2.旋律⾳型3.⾳乐主题4.⼒度

5.肖斯塔科维奇

⼆、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10分)

6.旋律⾻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___性⽀⼲,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点构成。7.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是指作品特定长度、材料种类、________及调性布局等⽅⾯的总和。8.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___性主题、___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9.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呈⽰部、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10.歌舞性主题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两种特点结合在⼀起形成的。

11.形象分析强调以⾳乐作品的________、________及创作背景因素等⾳乐事实为依据。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12.传统⾳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A.T-S-D-TB.T-D-S-TC.S-T-S-DD.T-S-T-D

13.⼆部曲式所运⽤的曲式结构原则是()A.变奏原则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

14.节奏在轻重规律作⽤下的周期性循环就产⽣了()A.节奏型B.节拍C.⾳值D.⾳⾼

15.加沃特舞曲⾳型的主要特点是从⼩节的第()A.⼀拍起B.⼆拍起

C.四拍起D.三拍起

16.冼星海被称为“⼈民⾳乐家”,他的国籍是()A.中国B.匈⽛利C.波兰D.俄罗斯

17.对⽐性三段曲式可以⽤下列哪个图式表⽰()A.A+B+CB.A+A1+AC.A+B+B1D.A+B+A

18.最早产⽣的⾳乐表现要素是()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

19.传统和声中运⽤最普遍的和弦是()A.正三和弦B.⼩七和弦C.副三和弦D.⼤七和弦

20.律动性主题的特点是它常在节奏、⾳⾼、句法或结构等⽅⾯显⽰出⼀定的()A.规律性B.抽象性C.限定性D.综合性

21.作曲家⽤⾳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A.⾳乐传播B.⾳乐表演C.⾳乐总谱D.⾳乐制作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来。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22.格⾥格《蓝⾊狂想曲》23.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24.施光南《第五(命运)交响曲》

25.柴科夫斯基《第九(⾃新⼤陆)交响曲》26.德彪西《苏尔维格之歌》27.格什温《打起⼿⿎唱起歌》28.德沃夏克《六⽉·船歌》29.贝多芬《⼤海》30.圣·桑《第四交响曲》31.勃拉姆斯《包列罗舞曲》

五、简答题(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32.和声的功能与⾊彩及其相互关系。33.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哪三个⽅⾯?34.曲式与调性结构的相互关系。35.布鲁斯低⾳。六、论述题(本⼤题20分)

36.请结合⾃⼰聆听、分析⾳乐的经历,依据下列命题展开论述。⾳乐创作与⾳乐分析之感悟浙江省2009年4⽉⾼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调与调之间的转调关系属于古典时期的是()A.C---c(同主⾳调)B.F---C---G(上下属调)C.C---#c(同中⾳调)D.B/bC-C--#C/b(重同名调)

2.18世纪中、晚期,管弦乐队的特点是()

A.古⽼的弦乐五声部+少量单件⽊管和独奏弦乐器+定⾳⿎+演奏低⾳⽤的古键盘乐器B.弦乐初步形成了古典的“四重“形式,⽊管乐器初步成组C.乐队在“双管制”的基础上向着“⼤型化”和“个性化”两极发展D.弦乐器中的⼤提琴和倍⼤提琴各⾃独⽴,形成规范的“五重”结构

3.《动物狂欢节》中“狮王”主题借⽤“进⾏曲”体裁来刻画狮王及其⾏进时的威严,属于()A.性格刻画性主题B.客观描写性主题C.标题联想性主题D.歌舞律动性主题

4.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结构为()A.有奏鸣曲式特点的多主题变奏曲式B.有回旋曲式特点的双主题奏鸣曲式C.有变奏曲式特点的双主题奏鸣曲式D.有回旋曲式特点的多主题变奏曲式

5.较前位置的节奏时值短于较后的节奏时值是__________⾳型模式的特点。()A.切分性组合B.顺分性组合C.逆分性组合D.数分性组合

6.只⽤D⼀种功能,仅利⽤D7需解决到T的关系回避T的出现⽽暗⽰T的和声风格是()

A.浪漫派早、中期B.古典主义时期C.印象主义时期D.浪漫主义中晚期

7.下列__________不是决定⾳⾊的因素。()A.发声体的质地

B.发声的处理⽅式与环境

C.与风格习惯等相关的语义性⽤法D.⾳乐织体

8.在作曲家曲式实践中,形成个性化曲式风格。下列作曲家中__________喜欢慢速的复调化回旋性结构,并⽤来设计奏鸣曲式的主部。()A.贝多芬B.肖邦C.柴可夫斯基D.马勒

9.下列__________除可以配合⾼潮外,还能和某些特定民俗或地⽅风格相应。()A.弦乐组B.⽊管组

C.铜管组D.打击乐组

10.下列__________不属于旋律结构中相互关联的⽅⾯。()A.旋律⾳程B.旋律⾳响C.旋律⾳列D.旋律⾳型

⼆、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1分,共10分)

三、11.20世纪以来,主题能使⾳乐作品在⾮调性情况下也能获得某种特定关系,特别是__________。

12.旋律结构相互关联的四个⽅⾯中旋律⾳列是⼀条旋律所⽤⾳级__________的原始状态;旋律⾳程是体现旋律__________的最⼩单位。13.肖斯塔科维奇共创作了15部交响曲作品,其中__________被认为是作曲家全部交响曲中的最⾼杰作。14.19世纪早期,弦乐中⼤提琴和倍⼤提琴在功能上各⾃独⽴,形成规范的__________结构。15.⾳乐事实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创作背景。16.⾳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织体等因素。17.在管弦乐队中最具有⾊彩感染⼒的乐器组是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8.标题性主题19.节奏单位20.曲式内部的结构性质21.⾳乐形象四、划线题(本⼤题共1题5组,每组2分,共10分)22.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德彪西《特⾥斯坦与伊索尔德》穆索尔斯基《动物狂欢节》圣桑《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柴可夫斯基《图画展览会》⽡格纳《绪任克思》

五、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23.当代⾳乐分析中,节奏有哪些分析⽅法?24.当代⾳乐作品⽐例分析的中⼼任务和主要特⾊是什么?25.和声分析的中观分析层次包括哪些内容和要求?26.简述形象分析的基本内涵。27.调性分析的描述形式有哪两种?

六、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28.以⼀部作品为例,谈谈分析作品中⼼对称性质的步骤。29.简述穆索尔斯基《侏儒》⾳响的形象表现及乐队编制。浙江省2008年7⽉⾼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序数法2.旋律⾳列3.节奏单位4.和声节奏

⼆、填空题(本⼤题共6⼩题,每空1分,共10分)

1.⾳乐分析的⽅法有_____分析、_____分析、旋律分析、节奏分析、调性分析、曲式分析、⾳响分析、和声分析、⽐例分析等。2.概括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性主题、_____性主题和舞蹈性主题。3.标题性主题可以分为_____性主题、_____性主题和标题联想性主题。4.奏鸣曲式的基本结构由_____部、_____部和再现部组成。

5.在曲式分析中,把分析的结果⽤⼀定语⾔或符号表达出来,常⽤英⽂字母、数字以及_____来表⽰曲式的图⽰。

6.旋律⾻架是隐伏在旋律之中的_____⽀⼲,常由旋律中的某些重要发⾳点构成。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赋格曲属于下列哪种⾳乐织体?( )

A.主调⾳乐B.复调⾳乐C.单声部⾳乐D.流⾏⾳乐

2.作曲家⽤⾳乐符号记录下要表达的⾳乐内容,记录下的内容叫做( )A.⾳乐传播B.⾳乐表演C.⾳乐总谱D.⾳乐制作

3.⾳乐作品中的⾳乐形象具有突出的( )A.具象性B.确定性C.抽象性D.限定性

4.旋律中的⾳⾼( )A.不独⽴存在B.独⽴存在C.就是⾳长D.⽆和声意义

5.最早产⽣的⾳乐表现要素是( )A.旋律B.节奏C.调式D.和声

6.展开性三段曲式可以⽤下列哪个图式表⽰( )A.A+B+CB.A+A1+AC.A+B+B1D.A+B+A

7.传统和声中运⽤最普遍的和弦是( )A.三和弦B.七和弦C.副三和弦D.⼤七和弦

8.传统⾳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 )A.T-S-D-TB.T-D-S-TC.S-T-S-DD.T-S-T-D

9.⼆部曲式所运⽤的曲式结构原则是( )A.变奏原则B.回旋原则C.三部性原则D.呼应原则

10.李斯特被⼈们称为“钢琴之王”,他的国籍是( )A.中国

B.匈⽛利C.波兰D.俄罗斯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来。本⼤题共10分)斯美塔纳《蓝⾊狂想曲》拉威尔《动物狂欢节》

德彪西《第五(命运)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第九(⾃新⼤陆)交响曲》施光南《苏尔维格之歌》格⾥格《打起⼿⿎唱起歌》德沃夏克《六⽉·船歌》贝多芬《绪任克斯》圣·桑《包列罗舞曲》格什温《伏尔塔⽡河》

五、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主题分析与曲式分析的区别。2.什么是⾳乐形象?

3.和声材料分析的内容和要求。4.⾳响分析。5.多声部织体。浙江省2008年4⽉⾼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20世纪以来某些旋律除了⾳⾼和⾳长外,还包括______因素。()A.⾳型B.⾳⾊C.⾳质D.⾳程

2.肖斯塔科维奇《第⼗四交响曲》的主题形象为()A.“死亡”和“邪恶”B.“死亡”和“抗争”C.“正义”和“邪恶”D.“邪恶”和“抗争”

3.《动物狂欢节》中《公鸡和母鸡》以同⾳反复的⾳型和特定⾳调的运⽤模仿公鸡和母鸡叫声,属于下列()A.性格刻画性主题B.客观描写性主题C.标题联想性主题D.歌舞律动性主题

4.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结构特点为()A.兼有古典回旋曲式、奏鸣曲式、变奏曲式的特点B.兼有回旋曲式和变奏曲式的特点C.兼有奏鸣曲式和变奏曲式的特点D.兼有回旋曲式和奏鸣曲式特点

5.在作曲家曲式实践中,形成个性化曲式风格。下列作曲家______喜欢省略主部或颠倒主副部顺序的倒装再现(或拱形对称)的奏鸣曲式。()A.贝多芬B.肖邦C.柴可夫斯基D.马勒

6.下列调与调之间的转调关系属于浪漫时期的是()A.C——c(同主⾳调)

B.F——C——G(上下属调)C.C——a(同⾳列调)D.B/bC—C—#C/b(重同名调)

7.在管弦乐队中最具有⾊彩感染的乐器组是()A.弦乐组B.⽊管组C.铜管组D.打击乐组

8.19世纪中、晚期到近、现代,管弦乐队的特点是()

A.古⽼的弦乐五声部+少量单件⽊管和独奏弦乐器+定⾳⿎+演奏低⾳⽤的古键盘乐器B.弦乐初步形成了古典的“四重“形式,⽊管乐器初步成组C.乐队在“双管制”的基础上向着“⼤型化”和“个性化”两极发展D.弦乐器中的⼤提琴和倍⼤提琴各⾃独⽴,形成规范的“五重”结构9.下列不属于节奏意义的认识是()A.节奏=⾳长+节拍+速度B.节奏=⾳长+节拍+速度+结构C.节奏=⾳长

D.节奏=⾳长+节拍+速度+⼒度10.下列不属于旋律意义的是()A.旋律=⾳⾼B.旋律=⾳⾼+⾳长C.旋律=⾳⾼+⾳长+⾳型D.旋律=⾳⾼+⾳长+⾳质

⼆、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分。11.狭义的节奏只考虑发⾳点的______与______。

12.在旋律结构相互关联的四个⽅⾯中旋律⾳调是旋律中有特点的______,旋律⾳型是被______或______的⾳调。

13.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的“英雄”形象是指______。14.中⼼对称结构最⼤的特点是______。

15.美国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蓝⾊狂想曲》是⼀部为钢琴和管弦乐段⽽作的单乐章作品,成为他及其所创作的______的代名词。16.⾳乐中的⼒度相当于⾳响学中的______。

17.18世纪中晚期乐队规模扩⼤了许多,弦乐器初步形成了古典的______形式。三、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8.概括性主题19.⾳型模式20.⾳⾊21.织体四、划线题(本⼤题共1⼩题,每组2分,共10分)22.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连接起来。德彪西《第⼆钢琴协奏曲》伯辽兹《为什么》舒曼《命运交响曲》拉赫玛尼诺夫《⽉满楼台》贝多芬《幻想交响曲》

五、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

23.调性分析与和声分析包括哪些基本要求或内容?24.简述⽊管组的⾳⾊特点。25.当代⽐例分析有哪些特点?26.简述穆索尔斯基《侏儒》⾳响的形象表现。27.“⾳型分析”包括哪些⽅⾯?

六、论述题(本⼤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28.和声作为多声结构,请你谈谈和声的分析是怎样由表及⾥逐步深⼊,逐层概括进⾏的。29.谈谈斯特拉⽂斯基《魔⿁凯旋进⾏曲》的乐队编制及其风格。

浙江省2007年7⽉⾼等教育⾃学考试⾳乐分析与创作试题⼀、名词解释(本⼤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1.歌舞性主题2.旋律⾳程3.逆分节奏4.中⼼对称⼆、填空题(本⼤题共7⼩题,每空1分,共10分)

1.20世纪以来的旋律由⾳响因素构成,除了⾳⾼和⾳长外,还包括______因素。2. ⾳乐事实包括⾳乐______ 、⾳乐⾳响和创作背景。

3. 和⾳乐作品中的其它材料相⽐,主题总是意义更突出、______更鲜明、概括性更强、______更⼤的。

4. 当代⾳乐分析中关于节奏的分析⽅法多种多样,有以节拍结构、______结构的分析法,也有强调宏观、微观节奏的分析,还有借助于语⾔学和______学的⽅法。5. ⾳响分析实际上是关于______ 、⼒度和织体这三种构成⾳响的因素的分析。6.弦乐器被认为是最接近⼈声的乐器,⽽铜管乐器代表了______与⾼潮。

7.和声分析提倡把和声置放到历史、风格等所构成的系统背景中去。______性以及______性、整体性和关联性是和声分析的主要特⾊。三、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传统⾳乐作品调性布局的规律是()A. T-D-S-TB. T-S-D-TC. T-D-TD. T-S-T

2.在管弦乐队的⽊管乐器中,长笛属于()A. 中⾳乐器B. ⾼⾳乐器C. 低⾳乐器D. 中频乐器

3.德彪西是印象派⾳乐的创始⼈,他的国籍是()A. 英国B. 奥地利C. 法国D. 俄国

4. ⽤A + B + A + C + A图式标记的曲式结构是()A.新型五部曲式B.双重变奏曲式C. 现代变奏曲式D.古典回旋曲式

5. 源于中世纪游吟骑⼠夜晚歌唱爱情的⾳乐体裁是()A. ⼩夜曲B. 牧歌C. 随想曲D. 幻想曲

6. 被⼈们称为⾳乐灵魂的⾳乐表现要素是()A. 节奏B. 旋律C. 节拍D. 和声

7. 发⾳体振动幅度的⼤⼩决定声⾳的()A. ⾼低B. ⾳⾊C. ⾳强D. ⾳值

8. ⼆部曲式所运⽤的曲式结构原则是()A. 变奏原则B. 回旋原则C. 三部性原则D. 呼应原则

9. ⾳乐作品中的主题形象具有突出的()A. 具象性B. 确定性C. 概括性D. 限定性

10. 体现和声调性的和声进⾏是()A. Ⅴ-ⅠB. Ⅳ-ⅠC. Ⅰ-Ⅳ-Ⅴ-ⅠD. Ⅳ-Ⅴ

四、连线题(将下列作品与作曲家⽤直线连接起来。本⼤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李焕之《⼤地之歌》德彪西《为两架钢琴和打击乐所写的⾳乐》拉威尔《梦幻曲》圣·桑《六⽉·船歌》

格⾥格《(⽉光)钢琴奏鸣曲》贝多芬《奥赛之死》柴科夫斯基《动物狂欢节》舒曼《包列罗舞曲》巴托克《亚⿇⾊头发马勒《春节序曲》

五、简答题(本⼤题共5⼩题,每⼩题6分,共30分)1.主题的材料特征。2.什么是旋律分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