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研讨题】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提琴。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为什么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最主要的物质标志是( )
科学技术,
B.劳动者的技术水平,
C.劳动对象,
D.生产工具。
2、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 ( )
A 人是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B 社会历史运动手偶然性支配,
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D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3、社会的根本问题是( )
A 发展生产力
B 国家政权问题
C 改变旧的生产关系
D 改变不适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旧的思想观念。
4、“在共同生活和共同劳动中,需要有一个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这就是国家。国家的目的是利用社会力量去谋求社会的福利。”这句话错误在于( )
A 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B 把国家和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
C 抹煞了国家的阶级本质
D 没有看到国家的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的区别
5、国家的职能是由( )。
A.民族的特点决定的
B.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C.统治阶级的愿望决定的
D.文化传统决定的
6、 某一社会的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中( )。
A、各种生产关系总和 B、各种生产力的总和
C、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D、各种生产方式的总和
7、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
A、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B、社会分配的原则
C、社会风气的状况 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8 、群众路线是( )
A、无产阶级政党的政治路线 B、无产阶级政党的思想路线
C、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路线 D、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
9、阶级斗争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于它是
A、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B、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C、阶级社会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途径 D、解决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必要手段
阶级实质上是一个( )
A、思想范畴 B、政治范畴 C、经济范畴 D、文化范畴
10、人的本质决定于人的( )。
A、社会关系 B、先天理性 C、自然本性 D、主观意志
11、划分历史上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志是 ( )
A、 生产过程中各环节或方面的联系方式 B、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
C、产品或收益的分配方式 D、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
12、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 )
A.客观的物质世界 B.脑力劳动者的集体智慧
C.思想家们的创造性思维 D.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
13、生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
A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政治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思想关系
14、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1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说明实行这种制度遵循了( )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 B.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
C.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D. 经济制度决定生产力状况的原理
16、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只能是 ( )
A、先进阶级的思想 B、统治阶级的思想
C、劳动人民的思想 D、社会各阶级的共同思想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存在即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包括( )
A、地理环境 B、社会意识形态
C、人口因素 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E、社会风尚
2、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意识相对性表现的有( )。
A、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
B、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C、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
E、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之所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原因在于 ( )
A、生产方式制约着人们全部社会生活 B、生产方式是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
C、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的面貌 D、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4、下列属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B、阶级斗争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E、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基本结构、性质和面貌的规律
5、马克思引用爱尔维修的话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这段话表明( )
A、英雄人物是适应时代的需要产生出来的,
B、杰出人物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
C、英雄人物的出现是时势造成的,
D、英雄人物的产生是纯粹偶然
E、英雄人物的产生是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6、社会发展的规律与人的活动的关系是( )
A 人的活动反作用于社会发展的规律
B 人的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C 社会发展规律通过人的活动来实现
D 社会发展规律决定人的活动
E、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活动是完全同一的
7.人口因素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因为( A.它不是引起社会的根源
B.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
C.它不是物质生产的必要前提
D.它不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E.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
)。
8、下列思想体系不属于上层建筑的有( )。
A.逻辑学
B.哲学和宗教
C.自然科学
D.语言学
E.政治学和法学
9、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A、古为今用的方针 B、历史分析方法
C彻底批判的精神 D、阶级分析方法
E、矛盾分析法
10、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内容的有( )
A、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的关系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关系
C、劳动产品的分配关系 D、政治上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
E、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中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三、辨析题
1.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在于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
2.地理环境越来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3.是否承认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重要标准
4.社会规律是客观的,所以,不能说社会规律是通过人的活动实现出来的。
5.唯物主义都承认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客观规律。
6.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7.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8.时势造英雄。
9.任何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都是起作用的。
10.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和英雄共同创造的。
1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因此,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思想理论水平也越高。
四、简答题
1、 怎样理解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 怎样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3、 如何理解社会意识的相对性?
4、 如何理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哲学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重大指导意义。
5、简述社会进步的必然性。
6、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五、论述题
1.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2.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进行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3.运用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原理,说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4.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坚持这一原理对于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有什么重要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