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经管学院0910学年导师制工作计划

来源:好土汽车网


经管学院09—10学年导师制工作计划

导师制是一种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导学”关系的制度,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导师制从制度上规定教师具有育人的责任,使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把对学生进行思想、学习、科研、0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要求全体教师关注学生从入学至毕业整个教育过程和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等各个教育环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整体性和一贯性的观念,自始至终在任何环节都不放松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现将本院导师制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优化德育队伍,整合德育资源,构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德育格局,加强对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经管学院通过构建学校教学与德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形式和内容

l、从教师队伍中挑选优秀教师,实行专业对专业的指导。

2、导师制所培训的内容:不仅要有教师应具备的教学业务知识和能力,一定的教科研能力,还要包括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健康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以及文明、礼貌、待人处事方面的正确态度。

三、工作职责

1.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心于教书育人,具有模范的教师职业道德,能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2.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笃学勤勉,志存高远,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

3.掌握学生思想发展变化规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栋梁之材。系统地向学生介绍和解释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及各专业方向的内涵;向学生提供有关选课的规定程序和毕业要求等信息。掌握人才成长规律,从学生个性出发,指导学生选修课程、安排学程;指导学生设计个人的智能知识结构体系,达到个性化培养教育的目的。

4.根据本专业、学科特点,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独立自主意识和能力,加速学生的知识积累,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5.导师有权直接或间接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导师每学期要进行例会1-2次,专门研究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每学年要对所指导的学生写出学年评语,协助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和考核工作。

7.对于没有完成导师职责或导师职责完成得不好的,各学院可酌情免除或部分扣除工作量补贴,并将考核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四、工作目标

1、导师与学生之间是一种相对固定的关系,导师采取个别谈心、网上交流、小组活动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应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及教师对学生的亲和力,对学生实施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深入学生心灵深处,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

2、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学习、活动的主人,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自主的探究,独立地生活,促进学生张扬个性、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3、发挥学校的优势,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师“教书育人”的艺术水平,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4、适应基础教育改革,贯彻课改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探索一条“教师人人做导师,学生个个受关爱”的教育管理之路,努力培养人格自尊、行为自律、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心理自强的新时代学生。

五、方法途径

1、思想引导主要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导师通过启发、暗示、和创设情景,发现和了解受导学生个性特征、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情况,通过平等接触、正面引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2、学业辅导主要是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导师通过分析受导学生的学习状况,加强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辅导。

3、心理上疏导主要是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时帮助学生消除和克服心理障碍,激发他们自尊、自爱、自主和各方面蓬勃向上的愿望。疏导的核心是沟通、倾听,让学生敞开心扉是每个成功疏导者的最主要诀窍。

4、生活指导主要是关心学生日常生活、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生活,明确生活目标,端正生活态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指导学生掌握一项(文体、科技、劳计、生活)特长,促进学生建立合理的生活规范,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5、在工作过程中及时把学生情况记录到手册中。填写手册中的相关内容,至少有10次以上的学生谈话记录,10次以上的记事,学期末结束前一周写一份工作总结,并提交《导师工作手册》。

6、期末结束前至少与2个以上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向其反映学生的在校表现情况。

六、对导师工作的评价

1、对导师的考核要充分听取学生的意见,具体考核工作由导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院系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共同组织。

2、考核结果作为导师津贴发放的重要依据,并记入教师年度档案。对工作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奖励。对不能认真履行导师职责,考核不合格或出现工作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导师,要加强教育管理,直至取消导师资格或追究相应的责任。

3、导师工作每学年进行一次考核。

七、领导与管理机制

学校成立导师工作委员会,由学校有关领导及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人事处、团委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导师制的有关政策规定和实施措施,定期就导师工作的岗位审核、培训、考核、评优等进行研究部署。由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人事处组成导师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办公室挂靠在学生工作部(处),负责导师制的组织落实。系成立导师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学校导师工作委员会的部署做好导师制的各项工作,组织导师开展工作研究与交流活动等工作。

附 经管学院09-10学年导师制寝室安排一览表

经管学院

2009年9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