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五种运输方式中,公路运输的载客运货量最大,每年有上百亿人次、上百亿吨货物在公路上通过。但是在铁路提速、民航发展支线运输、外资有可能全面介入运输业的新时期———
我国公路运输发展速度惊人。
据统计资料表明,1949年底,全国仅有民用汽车5.9万辆,当年共完成客运量1809万人次、旅客周转量8亿人公里、货运量7963万吨、货物周转量8.1亿吨公里,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13.2%、5.1%、49.5%、3.2%。但到2000年底,公路运输全行业共有营运客货汽车约560万辆、从业人员约1360万人,当年共完成客运量13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6600亿人公里、货运量102亿吨、货物周转量5973亿吨公里,分别为1949年的734倍、825倍、128倍和737倍,在五种运输方式中所占比重分别为93%、57%、78%、14%;全年道路运输全行业的营业收入约为4006.5亿元。由此表明,公路运输已成为五种运输方式中完成客货运输量最多、吸纳从业人员最多和实现营业收入也最多的一种运输方式。
尽管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未来并非平坦。
新世纪中,公路运输挑战和机遇并存:既面临着加快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路网通行条件全面改善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等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铁路客运继续全面提速、民航鼓励发展支线客运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资将全方位进入公路货运及物流市场,以及交通与车辆税费改革后运输成本大幅度增加等方面的挑战与竞争。因此我们要以促进公路客货运输持续健康发展为主题,以调整公路运输行业结构为主线,深化国有汽车运输企业的改革,切实提高公路运输的科技含量,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输需求,才能在挑战和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发展的前提是解决自身的缺陷。比如与公路旅客运输相比,公路货物运输发展的速度比客运相对要慢一些,究其原因主要是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和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普遍存在着“重客轻货”的思想,有的企业甚至放弃了货运。近年来,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年完成的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占全行业总量的35%和41%左右,而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则都只占5%左右,运输企业的货运收入也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总营收的50%左右降低到目前的15%左右,正是因为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在货运市场中主导作用的逐年下降,才制约了货运的发展。
要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运输需求,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发挥自身优势,加快客运发展。
随着铁路客运的三次“提速”和民航客运的发展,面对综合运输体系日趋激烈的客运市场竞争,道路客运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力并加快发展已刻不容缓。
一是要继续大力发展高速公路及干线长途客运。要根据“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规划,认真做好高速公路和省际间干线长途客运发展规划和分阶段的实施方案,同时要根据国道主干线的建设进度并按高速公路上高级客车的原则,及时组织实施,力争做到高速公路及国道主干线公路建成通车之时,客运班车也同步开始运行。这样不仅可以及时抢占市场制高点,同时还可使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及国道主干线公路尽早发挥其作用。
二是要继续大力发展农村客运。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及生产力的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经商或务工势必会逐年增多,因此农村客运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要鼓励农民购买客车经营农村客运,发展“早进城、晚归村”和村与村之间的客运班车。同时要继续鼓励国有骨干汽车运输企业坚持“车头向下”,本着为中长途客运线路组客和方便旅客中转、换乘的原则,积极发展城市至乡镇、行政村及农副产品、小商品等交易市场的农村客运线路,力争早日实现“村村通客车”的目标。
三是要加快发展旅游客运。在旅游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切实搞好假日旅游客运的组织工作,以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同时国有骨干汽车运输企业要对那些途经多个旅游景点,尤其是与铁路并行的长途客运线路的运输组织进行调整,途中可选择部分著名景区增加停靠,使旅客在旅行的同时还可进行旅游,这样
才能吸引更多的旅客在出行时选择乘坐汽车,才能充分发挥道路客运机动灵活的优势,进一步提高行业竞争力。此外还可采取提供“吃、住、行、游”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方式,开行部分专门从事多日游的旅游客运班车,并允许旅客坐汽车去、乘飞机或火车回,把旅游客运的文章做足。
其次就是要加快货运和现代物流发展,适应经济建设的运输需求。这既是未来道路运输新的增长点,也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与外资“寸土必争”
的大市场。
一是要高度重视货运的发展。各级道路运政管理机构要切实加大货运市场行业管理的力度,进一步规范货运市场经营行为,维护好市场运行秩序,为加快货运和现代物流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则要坚持“客货并举”的经营方针,摈弃“重客轻货“的思想,充分发挥企业运输网络健全、运输效率高、质量信誉好等优势,大力发展集装箱、危险品、零担和快件等技术含量高、组织化程度要求严的货运业务,重新确立和巩固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在货运市场中的主导地位,引导货运健康发展。
二是要抓住机遇、加快货运发展步伐。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当时由于铁路货运紧张,道路客运通过开展“公铁分流”在短短的几年中得以迅速发展。这是因为铁路客运提速势必会对其货运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抓住近几次铁路客运提速影响其货运发展和随着公路的建设速度加快、车辆通行条件大为改善等机遇,及时调整道路货运,利用EDI等现代通讯信息技术,建立健全货运信息网络,提高货运生产效率。
三是要及时调整货运车辆的车型结构。要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车辆和厢式货车,促进道路货运向集装化、厢式化方向发展。鼓励企业购置或更新科技含量高、技术先进、性能良好、高效低耗的大吨位重型货车,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以减轻交通与车辆税费改革后,营运车辆税负加重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企业发展冷藏运输车辆和罐车等特种专用车辆,以适应保鲜货物、危险货物和散装货物运量逐年增加的运输需求。
四是要引导国有汽车运输企业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现代物流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在降低物资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重要利润源泉,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发达国家的物流费用约为产成品售价的10%左右,而我国则约为30%左右,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因此加快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要引导汽车运输企业在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现代物流的要求来组织运输生产,把工商领域中彼此被分割的采购、制造、运输、仓储、代理、配送和销售等环节有机地串联起来,优化物资供应链。这样,工商企业可以享受到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其产成品竞争力的好处,运输企业则可通过有计划地组织运输和扩大服务项目,提高运输收入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而消费者最终可以得到物美价廉的实惠,使现代物流真正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