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1月 第2l卷1期(总第144期) JOURNAL OF PRACTI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2005 Vo1.21 No.1 口综述口 麻黄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陈晓城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温州325000)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814(2005)01—0058—02 麻黄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ee Stapf、中麻黄 E.INTERMEDIA sCHRENK ET c。a。mEY、或木贼麻黄E. equisetina Bge的干燥草质茎。味辛、微苦、性温,归肺、膀胱 经,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等功效,用于风寒感 冒、胸闷咳嗽、风水浮肿、支气管哮喘等症。兹对近年来其化 学成分、炮制、药理作用及毒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化学成分 麻黄茎主要含有生物碱,麻黄的成分随种而异。草麻黄 茎中生物碱含量约1.3%,其中1一麻黄碱占60%以上,其次 为d一伪麻黄碱、微量的1一N一伪麻黄碱、麻黄次碱、麻黄恶 烷、2、3、4一三甲基苯恶唑烷、3,4一二甲基苯恶唑烷、L一去 甲基麻黄碱、D一去甲基伪麻黄碱、苄甲胺及麻黄恶唑酮。挥 发油含量为0.25%,油中有2,3,5,6一四甲基吡嗪、1—2一萜 品烯醇、13一萜品烯醇、萜品烯醇一4、月桂烯、二氢葛缕醇等。 其中四甲基吡嗪和萜品烯醇的含量为2.26%和1.92%。黄 酮类含芹菜素、小麦黄素、山柰酚、芹菜素一5一鼠李糖甙、草 棉黄素、无色飞燕草素、3一甲氧基草棉黄素、山柰酚鼠李糖 甙、芦丁、白天竺葵甙、白花色甙、无色矢车菊索、槲皮素、4, 5,7一三甲基羟基一8一甲氧基黄酮醇一3—0—13一D一葡萄 糖甙、3—0—13一D一吡喃葡萄糖基一5,9—4一三羟基一8一 甲氧基黄酮、5,7,4一三羟基黄酮、4,5,7一三甲基羟基黄酮 醇、5,7,4一三羟基黄酮一5一鼠李糖甙、Herbacetin、3一me— thoxyherbacetin、4,6,7一三羟基黄酮醇鼠李糖甙。有机酸类 含对羟基苯甲酸、香草酸、肉桂酸、对一香豆素、原儿茶酸;还 含有麻黄多糖A、B、c、D、E,儿茶酚鞣质、无机元素se及Mo 等。中麻黄生物碱含量约为1.1%,其中1一麻黄碱占30% 加%,麻黄碱占原生药0.31%。木贼麻黄生物碱含量约 1.7%,其中1一麻黄碱占85%~90%,另含有有机酸、鞣质、 黄酮甙、糊精、淀粉、果胶、纤维索、葡萄糖及少量挥发油 (0.124%)。 吉力等” 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连用法分析了草麻黄、中麻 黄和木贼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百 分含量。共鉴定127个化学成分,1一a一松油醇(31.64%)、 1,4一桉叶素(12.80%)、十六烷酸(26.22%),分别是草麻 黄、中麻黄、木贼麻黄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徐必达等 采 用超临界CO:萃取技术(SVE)从麻黄中提取挥发油,并用Gc Ms技术分离鉴定其化学组成,从中鉴定出47个成分。 2炮制研究 除生麻黄外,现代应用的麻黄炮制品有麻黄绒、蜜麻黄、 蜜麻黄绒、炒麻黄及生姜、甘草制麻黄。而生麻黄及蜜炙麻 黄两种最常用的炮制方法,完全符合中医临床用药实际,即 “解表生用、平喘蜜炙或生用”。生麻黄服用后能使人出汗, 而经过蜜炙后,其中起发汗作用的挥发油含量显著降低,麻 黄碱含量减少甚微。因此蜜炙麻黄服用后发汗作用减弱,而 平喘作用更加突出。古代麻黄的炮制,去节是主要内容之 动物实验表明,节和茎之间对小鼠有更大的毒性 J。而 【收稿日期12004—07—30 58· 现代麻黄所用量大,如麻黄去节则易增加生产成本,故很少 去节,且未见有麻黄毒性增加的报道,所以认为圭节可能是 为了提高药材质 。 3药理作用 麻黄药理作用广泛,已 宵报道的作用有发汗、利尿、镇 咳、平喘、抗过敏、升高血压、必奋中枢冲经系统.解热、抗病 毒及影响神经肌肉传递等作用 近年来又发现麻黄具有对抗急性 淤症形成H勺作用 陈文梅、何基渊等 给大鼠皮下注射肾上腺素外JJfi 浴刺 激,造成寒凝气滞的急性血淤模型,再以麻黄水煎液灌胃,观 察麻黄水煎液对模型大鼠的PT、ELT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麻黄能明显延长模型大鼠的血液粘度,改善其血液 流变性。王国柱、大浦彦吉等 研究表明麻黄具有改善慢性 肾功能衰竭的作用。经口投人麻黄干浸膏及其单宁成分,观 察其对实验性慢性肾衰大鼠的治疗作用,结果发现同期投药 既诱发后投药,麻黄干浸膏能使肾衰大鼠咀中尿素氮下降 37%,肌酐下降35%,甲基胍下降76%,胍基琥珀酸下降 83%,血磷下降39%,血钙升高28%,尿中甲基胍排泄量平均 降低49%~65%。表明麻黄干浸膏可明显改善慢性肾衰大 鼠的肾功能,纠正高磷低钙血症,明显抑制甲基胍的产生。 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了肌酐和羟自由基(一OH)的产生,从而 使甲基胍的产生量减少。但是麻黄的单宁成分Fraction2和 Fraction3则无改善慢性肾衰的作用。 麻黄还具有促进脂肪细胞脂肪合成的作用 蒋明、高九 武司、奥田拓道等 用正常大鼠附睾处脂肪细胞,分别观察 麻黄对 c标记的葡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及由去甲肾上腺素 (NE)促进的脂肪分解的作用。结果表明,麻黄可促进由葡 萄糖转化的脂肪合成,并且这种作用与基质溶解的pH值有 关;麻黄尚可抑制由NE促进的脂肪分解作用。即中药麻黄 在脂肪细胞的脂质代谢中显示了胰岛素样的活性。他们还 研究发现该活性不是由麻黄碱引起的,这就使麻黄在糖尿病 的预防和治疗领域的开发利用有一个有意义的起点。他们 猜测关于麻黄胰岛素作用的具体物质,可能是一种多糖。 在影响细胞免疫方面也有新的报道。陈荣民、朱耕新、 许芝银等 已接触性超敏反应、胸腺和脾脏的脏器指数、血 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IM、CD8)为主要观察指标,研究麻黄 的不同提取物对细胞免疫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所分离出 的麻黄一9905能减轻二硝基氯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使胸 腺萎缩,调整二硝基氯苯所致的血液中CIM/CD8的失调。 说明麻黄一9905对细胞免疫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理是一方 面使胸腺萎缩,导致T淋巴细胞的形成减少,另…方面 叮能 与凋整辅助性T细胞和抑制性T细胞的比例有关。 麻黄还具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张连茹、邹国林、杨 天呜等 采用热水提取法,从麻黄中提取到水溶性多糖,再 经过处理得到较纯的麻黄多糖样品,再采用邻苯二酚氧化 法,结果表明麻黄多糖可清除氧自由基,具有抗氧化作用。 由此可见,随着研究的深入,作为解表药应用数千年的 麻黄还将被挖掘出更多的作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5年1月 第21卷1期(总第144期)OURNAL OF PRAC1[ . 壁 !!Q C:HINESE MEDIC i !: : 4毒性 [3]郑虎占,等.中药现代研究与应用(第五卷)[M].北京: 学苑出版社,1997.4187. 麻黄毒性较小,主要毒副作用的物质是麻黄碱。用麻黄 提取物给小鼠腹腔注射,可见眼眶内出血、眼球突出等症 , 麻黄碱口服可致中枢兴奋、不安、失眠等。 5小结 [4]陈文梅,何基渊.中药麻黄、夏枯草、乌贼骨对抗急性血 淤症形成的实验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 (3):39—41. 综上所述,麻黄的化学成分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并不 断有新的药理作用的报道,这为研究临床麻黄多方面的应用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但还应进一步深入开展麻黄药理 和化学成分的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的物质基础,以 利进一步的开发利用。同时还应加强对野生麻黄的采收管 理,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建立符合GAP的麻黄种植基地,以 保护野生麻黄资源。 [参考文献] [1]吉力,等.草麻黄中麻黄和木贼麻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的 Ge—Ms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1997,22(8):489. [5]王国柱,大浦彦吉.麻黄干浸膏及其单宁成分治疗慢性 肾功能衰竭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14(8):485—488. [6]蒋明,高九武司,等.麻黄对脂肪细胞脂质代谢影响的实 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9,24(51:302—304. [7]陈荣民,朱耕新,许芝银,等.麻黄种不同提取物对细胞 免疫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4):234 236. [8]张连茹,邹国林,杨天鸣,等.麻黄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 其清除氧自由基作用的研究[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2000,22(3):24—26. [2]徐必达,陈康,林文津,张华林,等.麻黄超临界萃取物 co,萃取物Gc—Ms分析[J] 中药材,2003,26(10):722 [9]吴葆杰编.中草药药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3. 723. 鸡血藤临床大剂量应用概述 薛彩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北京100050) [中图分类号]1128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814(2005)0l一0059—01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香花崖豆藤等的藤茎,具有 补血、活血通络的作用,临床常用剂量为9—15g,但大剂量使 用时又有不同的治疗作用,现简述如下。 寒湿痛痹证:鸡血藤汤加味[鸡血藤50g,当归、红花、防 己、川牛膝各20g,丹参30g,桃仁、附子(先煎)各10g,木瓜 藤各15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lO天为一疗程。治疗3O 例,治愈24例(80.0%),好转6例(20.0%),全部有效 ]。 急性腹泻:鸡血藤60g,煎至200ml,1日分2~3次服。治 疗急性腹泻18例,服4天后痊愈16例,好转l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94.4% 。 长春新碱所致神经毒性:鸡血藤、白芍各30g,生地黄、丹 参、女贞子各20g,黄芪、太子参、当归、白花蛇舌草各15g,地 龙、甘草各10g。上肢麻木重加桑枝20g,下肢麻木重者加JIl 牛膝20g。每天1剂,水煎2次,共取汁250m!,早晚分服,7天 为一疗程,用药1~2疗程。治疗21例,治愈17例,显效3 例,无效I例川。 大剂量使用鸡血藤虽有很明显的治疗作用,也有中毒死 亡的报道,犬静脉注射相当生药4.25g/kg的鸡血藤酊剂时中 毒死亡,提示在剂量使用鸡血藤时仍应注意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政,闫俊霞,张俊英.鸡血藤汤临床治验5则【J].四川 中医杂志,1997,(11):54. 15g,蜈蚣2条],水煎2次,取汁3杯,每日2次温服。连服3 剂,疼痛减半虚肿已退。原方去防己加大熟地30g,鹿角胶 10g,续服11剂,疼痛消失行走如常 j。 脑溢血后遗症:鸡血藤汤加减(鸡血藤、丹参各50g。当 归、杜仲、桑寄生、猎莶草、陈皮各20g,红花15g),水煎2次, 取汁2杯,分2次温服,忌食辛辣粘腻腥臭之品。连服7剂, 下肢能任地站立,上肢能轻轻转动,仍以原方加牛膝、桑枝各 20g,续服5剂后,跗踝肿消,小便亦不失禁,继续上方加减30 剂,生活可以自理…。 坐骨神经痛:鸡血藤250g,JII牛膝、桑寄生各100g,老母 鸡1只。药物布包与鸡同煮,至肉脱骨为度,食肉喝汤,连服3 7只鸡。治疗单纯性坐骨神经痛33例,痊愈23例,显效、好 转各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9%l2]。 再生障碍性贫血:单用鸡血藤60~120g,水煎服,每日1 剂。长期服用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所致头痛,头晕,手足麻 木等 。 [2]宋立人,洪恂,丁绪亮,等.现代中药学大词典[M].北 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43 [3]董昆山,王秀琴,董一凡.现代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 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54. [4]方文贤,刘萍,王巍,等.实用临床抗衰老中药[M].沈 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4. [5]周建伟.地龙鸡血藤汤治疗风湿性关节炎30例[J].湖 南中医杂志,1997,13(3):49. [6]王裕生,邓文龙,薛春生.中药药理与应用[M1北京:人 民卫生出版社,1998.620. [7]李燕,王秀琴,赵晓英.鸡血藤汤治疗长春新碱致神经毒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性病变:用鸡血藤、赤芍、苏木等组成 糖尿宁口服液(每Ⅱll含生药2.5g)每次50ml,每日3次口服, 4周为一疗程。治疗30例,治疗2个疗程。结果显效15例, 有效1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41。 风湿性关节炎:鸡血藤30g,地龙40g,熟地、白芍各20g,穿 山甲、当归、天麻、威灵仙、防风、桂枝、川乌各10g,络石藤、忍冬 【收稿日期]2004—07—12 性21例[J].新中医,2002,34(11):52.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