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解分类细则成“硬伤”国46城垃圾分类强制试点也将全 圾分类的习惯,而近一半的人还 面开启。在本期策划中,记者以
不了解垃圾分类的细则。仍然有 调查数据表明,在直辖市及 问卷的形式调查了人们垃圾分类 52.8%的人表示生活地区的垃圾投
省会城市等大城市生活的居民垃圾
现状、对垃圾分类的了解程度,放以传统垃圾桶为主。分类习惯较好。在这些城市中,有 城镇规模与居民垃圾分类频率的关系57.14%的居民生活地区垃圾投放点
60.00%
放置的是分类垃圾桶。而在城镇乡
村,多数居民则没有垃圾分类的习 惯,只是偶尔进行分类处理,而且
垃圾投放点仍以传统垃圾桶为主。 由此可见,目前垃圾分类还没有在
全国范围内普及,只是在规模较大 的城市先行推广。在被调查的居民中,有37.93%
的人表示可以清楚地分辨可回收垃
■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等类别, ■ M■条少■从来没育有57.47%的人表示有一点了解。关
被调查群众认为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存在的问题于平时处理垃圾的方式,有62.07%
的人是将整袋垃圾一起扔进小区的
统一垃圾桶内;21.84%的人会将垃 圾细分成不同类别,再分别投入指
定的垃圾桶;也有一少部分人会将 厨余垃圾单独分类扔掉。影响人们进行垃圾分类处理的 原因有很多,其中没有分类垃圾桶是
76 2019
BUSINESS CHINA特别策划• SPECIAL PLANNING最大的因素。想扔垃圾时,附近却没 有分类垃圾桶,也只能直接投放。
杯剩余的珍珠奶茶要如何分类、一 份没吃完的外卖要如何处理。一旦
在被调查的居民中,有39.08%的人
表示家中已经有了垃圾分类产品(如 分类垃圾桶、厨余垃圾处理器等)。
而假设此时刚好有分类垃圾桶,有
87.36%的人表示会将垃圾扔在相应的
面临这种情况,人们很可能因为不 知该如何分类而随意丢弃。随着垃圾分类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
分类项里。可见,基础设施的完善势 在必行。还有45.98%的人认为时间
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分类相关产业逐渐火热 宣传力度仍需加强而人们期待的垃圾分类产品和 服务也是多种多样的,如垃圾识别
App、智能分类垃圾桶、机器人分拣
匆忙也是影响垃圾分类的原因。在如 今的快节奏生活中,要人们停下来花
时间将垃圾认真分好类别再投放确实 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垃圾分类法律的实施也带来了 机、家庭垃圾处理器、上门回收垃
垃圾分类相关产品的火热。来自阿 里巴巴集团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 淘宝企业服务平台上\"分类垃圾桶”
圾服务等等。如今,“上门回收员” 已成为迅速发展的新兴职业。不知如何进行分类也是当前影 响垃圾分类的\"硬伤\"。记者调查 了居民一般会进行分类的物品类型, 其中废电池以89.66%的比例位列第
食品类以66.67%的比例位列第
就现阶段的情况来看,我国垃 圾分类还存在很多问题。有82.76%
的搜索量上涨至3倍多,成交量同 比大涨超过七成。6月,垃圾桶销量
的人觉得公众对垃圾分类的方式还 不了解,有71.26%的人认为对垃圾
达到300万件。今年\"6 • 18\"期间, 京东平台上的分类垃圾桶热销,仅
二。此外,塑料、玻璃、纸类、金 分类的宣传力度不够,有64.37%的 人认为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此外,
属也是多数居民会进行分类处理的 物品。不过,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垃
在上海的销量就同比增长70倍。到 了 6月底,苏宁易购平台分类垃圾
还有规章制度不明确、垃圾处理技 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圾分类情况往往更加复杂,比如一 桶的全国销量更是同比增长141%。
群众声音“应该多发放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单,就像有些宣传单附带城市地图一样,可
以把分类信息与宣传单相结合,在小区或者学校等地发放,这样可以保证居民
有充足的信息来源。当人们想要了解的时候,可以随时获取相关信息。学校的 宣传是最重要的,要让孩子从小就有分类意识。我是一名研究生,我们这代人
基本上都养成了把垃圾扔进垃圾桶、节约用水、少用塑料袋等有利于环保的习惯。
我相信在学校做好宣传,等下一代人成长起来以后会更具有环保意识。”“要开放废品收购进小区,要加强厨余垃圾回收的方便度,加强制作酵素、堆 肥等推广力度,加强网购、外卖的包装管理。现在全社会都存在过度包装的情况,
要加强引导。最重要的是要让人们改变不环保的生活方式,对快餐、饮料行业
征收环境税。”2019 I 7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