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医学杂志2011年12月第27卷第4期Medical Journal ofAirForce,Vo1.27,No.4,December,2011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与分析 马文杰,曹晋桂,吴镝,何晓锋,张虎 [摘要】目的对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08—2009年送检标本检出院内感染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 性变化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根据微生物常规检测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所送检 标本进行分离培养,所培养出的病原菌用VITEK-compact一2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体外药物敏 感试验。 结果病原菌检出率较高的菌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 珠菌等,所送检标本阳性率以呼吸道标本居多。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所分离出的病原菌中鲍曼不动 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在逐年增高,建议临床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细菌感染和真菌病;流行病学研究;抗药性 [中图分类号】R63;R46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02(2011)04—191.02 Surveillance and analysis of pathogen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MA Wen-ife,CAO Jin-gui, UDi,HE Xiao-feng,ZHANG Hu.Air Force General Hospital,Beijing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athogens of 2008-2009 years in intensive care unit, provide the basis for clinical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Methods The fungus were cultured by Saborand medium and identified with VITEK compact・2.Drug susceptibity test was performed by K-B to determine the results of suscepitibility test.Results The main pathoge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as Pseudomonas aeruginosa,StaphyIoc0ccus aureus,Acinetobacter baumannii.The fungus infection was cultured by the part of respiration.Conclusions The fungus infection should arouse great affen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The resistance monitoring fungus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rational use of medication against fungus and prevention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fungus. IKey Words]Intensive care units Bacterial infections mycoses ̄Epidemiologic studies ̄Drug resistance 近年来,由于侵袭性操作手术、气管插管、呼吸机 1.2方法 的使用等引起院内感染的因素越来越多,患者免疫力 低下和广谱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更导致病原菌感染和 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尤其是ICU(重症监护病房)集 送检标本按照CLSI(I ̄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的要求进行培养,所分离出的病原菌均经VITEK- compact-II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采用K-B法(纸 片扩散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 2结果 2.1类型 中了医院内各个科室的危重患者,因此积极关注ICU 病原菌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更好地合理使用抗生 素,是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发生的有效手段。 1资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2008年共分离出病原菌243株,其中革兰氏阳性 球菌7l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16株,真菌56株;2009年 2008年一2009年我院ICU患者送检各类标本,包 共分离出病原菌204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70株,革 兰氏阴性杆菌85株,真菌48株。 2.2分布 括痰、尿、血、胸水、腹水、脓液、创面分泌物等,共分 离出病原菌447株。 作者单位:100142北京,空军总医院感染控制科 病原菌中检出率前几位的有铜绿假单胞菌、鲍曼 ・192・ 空军医学杂志2011年12)1第27卷第4期Medical Journal ofAir Force,Vo1.27,No.4,December,201l 不动杆菌等,详见表1。 衰1病原菌种类分布及构成比 菌名 2008年菌株数2008年百分比2009 ̄2009年百分比 (株) ㈤ (株) ㈤ 2.3抗生素耐药性 情况详见表2—4。 表2革兰氏阴性杆菌抗生素耐药性百分比 裹3革兰氏阳性菌抗生素耐药百分比 衰4真菌抗生素耐药性百分比 2.4检出病原茵的标本分布 详见表5。 衰5病原菌送检标本分布 标本来源 2oo8 ̄数2008 ̄分比2009年株数2【)(】9年百分比 (株) (%) (株) (%) 痰 167 血 23 尿 5 胸水、腹水 3 脓液 3 创面分泌 3 外科伤口 3 3讨论 结果显示,ICU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病原菌阳性率 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等,并且耐药 性呈逐年上升趋势,卢月梅等_1 文献报道肠杆菌科细 菌比率下降,而耐药率较高的条件致病菌比率逐渐上 升,并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群。从药敏分析的角 度看在ICU泛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 越来越多,这可能与临床使用广谱抗生素有关,有报 道,机械通气和应用碳青霉烯类是铜绿假单胞菌多重 耐药的危险因素 ],铜绿假单胞菌是最严重的医 院内获得性感染条件致病菌之一,容易引起医院感染 暴发流行n】,它的粘液型菌株可产生藻酸盐,是细菌生 物膜的重要成分,可以使细菌牢固的粘附于肺上皮表 面,细菌一旦形成生物膜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所以 铜绿假单胞菌的感染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鲍曼不动 杆菌的生长对外界条件要求不高,在医院环境中容易 生长繁殖,并且粘附力强,易粘附在体内的人工材料上 导致感染,极易传播。由于ICU的患者多是接受侵袭 性操作的重症病人,如静脉置管、留置性导尿、呼吸机 等,更易受到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十分复 杂,由于不动杆菌极易经质粒结合方式获得耐药性, 常有多种耐药质粒共存,可以是质粒介导的超广谱p 内酰胺酶,或由染色体介导的p内酰胺酶。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检出率为1 1%,仍居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率 的首位,是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耐甲氧西林 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感染仍是抗感染治疗的一大难 题,虽然目前葡萄球菌对糖肽类抗生素万古霉素等仍 无发现耐药现象,但临床仍应慎用,防止耐药菌的发 生。真菌感染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白色念珠菌 分离率最高,占10%,其次为热带念珠菌,占5%,与文 献报道基本符合p】,真菌多属条件致病菌,患者由于 免疫力低下且病情较重并发真菌感染,深部真菌感染 后容易引发治疗疗程长、治疗费用高,预后差等不良 (下转第198页) ・198・ 空军医学杂志2011年12月第27卷第4期Medical Journal ofAirForce,Vo1.27,No.4,December,2011 (上接第192页) ICU作为医院急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医疗环境, 所以也成为医院感染的高发环境,为了控制并有效预 防多重耐药性菌的生长繁殖,建议医务人员在选择抗 后果。 病原菌检出标本阳性率最高的还是呼吸道标本, 其次是血、尿,这可能与ICU患者的病情特殊有关: ①ICU患者多处于昏迷状态,导致咳痰能力下降,痰 生素时应严格依据细菌室回报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 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在诊疗过程中严格按照感染 控制的要求规范操作,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卢月梅,吴劲松,吴伟元,等.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耐药 性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3(22):267—269. 液滞流不易排出,从而引发感染。②气管插管、气管 切开等侵入性操作破坏了人体的正常防御屏障、呼吸 道黏膜及黏液纤毛系统受损,造成分泌物积聚,黏液 变黏稠,利于细菌繁殖,从而诱发肺部感染。此外气 道开放后病原微生物飘落入呼吸道,也易引起感染。 ③ICU患者使用呼吸机多,机械通气管路的污染及湿 化器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④由于ICU患 [2】 曹彬,王辉,朱元珏,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院内感染 危险因素及预后因素分析[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4,27 (1):31—35. 者长期预防性使用广谱抗生素,导致正常菌群失调, 破坏了菌群间的制约关系,使得非发酵菌定植生长, 成为呼吸道的主要致病菌。⑤为了预防应激性溃疡, 患者长期应用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使胃内PH升 高,肠道细菌可在胃内过度生长。当胃食管反流导致 误吸时,就成为感染的来源之一 。 【3] 张国兴,李秀江.ICU医院内真菌感染临床分析….吉林医学, 2010,1(31):16 17. [4] 王 磊,尉玉杰,井慎,等.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监 测及耐药性分析[J】.华北煤炭学院学报,2010,1(12):5-6. 【2011-03—25收稿201 1-05—20修回陈玲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