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变向能力的影响

来源:好土汽车网
第29卷 2013年第6期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lin Sport University VolI 29 No.6.2013 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变向能力的影响 马洪明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长春130017) 摘要:选取l6名二级足球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经过为期6周(三个阶段)的悬吊训练之后,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 八级腹桥成绩、伊利诺兹测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及“ 型跑测试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八级腹桥经过6 周(三个阶段)的悬吊训练的实验组核心区稳定性明显优于没经过悬吊训练的对照组核心区稳定性,实验组伊利诺兹测 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及“T”型跑测试成绩明显优于没有经过悬吊训练的对照组成绩,说明系统的悬吊训练能加 强足球运动员的变向能力。 关键词:悬吊训练;足球;变向能力;核心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365(2013)06—0060—02 Research on Influence of Suspension Training on Football Players’Mobile AbiHty Ma Hongming (Jilin Police College,Changchun 130117,Jilin) Abstract:This study selected 16 football athletes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experimentla group 8 persons,another 8 persons as control group.After 6 weeks(divided into 3 phrses)sauspension training,by means of abdominal bridge performance,Illinois, test scores,Nebraska test scores,and the”T”type running test sco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result shows that system of suspension training Can strengthen the football Mays’mobile abitity. Key words:suspension training;football;mobile ability · 1 前言 现代足球比赛攻守转换加快,运动员的活动和 职责范围不断的扩大,赛场上球员的对抗日益频繁 和激烈。进攻球员为了突破防守队员,必须控球不 断的变向和加快跑速来使防守队员失位;同时,防守 球员为了限制进攻球员的活动范围,也必须通过不 断跟随进攻球员变换方向和跑速来保持攻防球员之 间的“安全距离”。变向移动能力是攻防双方博弈 中取得优势的关键。 目前,我国运动员对快速变向移动能力的实验 研究还不多¨引,而悬吊训练是否对足球运动员变向 响为研究对象,选取16名足球二级运动员随机分为 两组进行实验研究。 , 2.2研究方法 选取足球运动员l6名(年龄区间为20岁到22 岁,身高区间为170cm到180com,体重区间为60kg 到80kg,运动等级都在二级以上),随机分为两组, 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实验组每次训练后段 一进行悬吊训练,对照组在相应时段进行常规体能训 练。对实验组进行六周三个阶段的悬吊训练,每周 进行三次训练,每次训练大约三十分钟(不含热身 与放松),两周为一个阶段。 移动能力产生的影响尚不明确,通过借鉴对国内外 悬吊训练进展,根据悬吊训练与足球运动员快速变 向能力的研究,本研究制定出足球运动员悬吊训练 方法。通过前期的训练阶段以及最后实验组与对照 第一阶段(第1周至第2周)静态悬吊训练。 训练内容:双腿悬吊双臂静力支撑,单肘悬吊静力支 撑,两腿悬吊两臂静力支撑,训练负荷:完成动作后, 保持静止体位60秒。训练间歇时间:每两组间隔 60秒。训练强度:重复3组。 组的数据对比分析,希望对我国足球运动员核心力 量发展和快速变向能力提高提供参考。 第二阶段(第3周至第4周)动态悬吊训练。 训练内容:双臂悬吊俯卧屈臂下压;双腿悬吊双臂支 撑左右收腹,双腿悬吊双臂支撑挺身收腹,训练间歇 时间:两组之间间歇120秒。训练负荷:每组15个。 训练强度:重复3组。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变向能力的影 第三阶段(第5周至第6周)不稳定界面动态 }收稿日期:2013—07—04 作者简介:马洪明(1958一),男,山东潍县人,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 ·60· 第6期 马洪明: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变向能力的影响 2013正 悬吊训练。训练内容:双脚支撑平衡囊双臂悬吊俯 评价核心力量的八级腹桥测试,作为本次试验的测 卧屈臂下压,坐姿双脚支撑平衡囊挺身。训练负荷: 试方法。 每组10个。训练间歇时间:两组之间间歇120秒。 训练强度:重复3组。 3数理统计及分析 三个阶段结束,对运动员进行测试,并记录数 3.1 数据统计 据 选用改变身体空间位置能力和躲闪能力的Illi— 在进行试验训练之前依照试验后的测试方法, nois跑、表现控制身体重心能力和转向能力的Ne— 先对这16名足球运动员做实验前的测试。得出数 braska灵敏测试(Home made灵敏测试)、表现在突 据(见表1、2)。 然变换的条件下急停和加速能力“1’,’字型跑测试和 表1 实验组训练前/后测试成绩 3.2数据分析 验训练测试后,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如表1、表2所示,实验组伊利诺兹测试平均成 实验组的“T”型跑测试平均成绩为6.87(4-0. 绩为21.96(±1.51)S,而对照组的伊利诺兹测试平均 57)S,对照组的“T”型跑测试平均成绩为7.5l(4-0. 成绩为23.87(4-1.47)S。在训练实验前,实验组的伊 83)S。在训练实验前,实验组的“T”型跑测试平均 利诺兹测试平均成绩为23.21(4-1.07)S,对照组的伊 成绩为7.26(-t-0.42)S,对照组的“T”型跑测试平均 利诺兹测试平均成绩为23.38(4-0.99)S。两组在试 成绩为7.35(4-0.6)s。两组在实验前的“T”型跑测 验训练前的伊利诺兹测试成绩并无太大差别,但在经 试平均成绩并无太大差别,但在经过实验训练测试 过实验组训练试验后,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后,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组Nebraska测试平均成绩为14.89(-t-O. 实验组的伊利诺兹测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 99)8,而对照组的Nebraska测试平均成绩为l6.O1 绩以及“T”型跑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伊利诺 (±0.67)S。在训练实验前,实验组的Nebraska测 兹测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及“T”型跑测试 试平均成绩为15.12(土1.14)s,对照组的Nebraska 成绩。 测试平均成绩为15.46(±0.7)S。两组在实验前的 实验组的八级腹桥成绩为7O.85(4-15.7),对照 Nebraska测试平均成绩并无太大差别,但在经过实 组的八级腹桥成绩为55。(±7.75)。 (下转64页) .61. 第29卷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 3.4破发点的把握技术统计分析 了比赛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L4 据表4数据统计显 网球比赛中的破发点是指在对手发球局中,如 示,阿扎伦卡平均每场比赛的破发成功率约为66. 果再得一分就可以取得该局胜利时,称为破发点。 43%,这说明一方面阿扎伦卡对于关键分的把握能 网球比赛中不论是整场比赛,或是某局比赛当中时 力很强,平均每3次就能把握2次,高破发成功率为 常会出现领先与落后的情况,然而,当关键分出现的 比赛的获胜奠定了良好基础。另一方面,关键分的 时刻(如破发点或被破发点),运动员心理的负荷会 把握体现出运动员心理抗压能力水平的高低以及 瞬间增大,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战术运用不当等 技、战术运用的稳定性。 情况的发生,因此运动员对关键分的把握能力成为 表4阿扎伦卡与对手把握破发点的技术统计(N--7) 技术统计 阿扎第一轮阿扎第二轮阿扎第三轮阿扎 1/8 阿扎 1/4 阿扎半决赛阿扎 决赛 项目 伦卡 对手 伦卡 对手 伦卡 对手 伦卡 对手 伦卡 对手 伦卡 对手 伦卡 对手 破发次数 8 6 8 3 l3 16 7 1 10 4 l1 6 12 18 成功次数 5 2 5 0 7 5 6 1 6 2 7 3 9 7 成功率 63% 33% 63% 0% 54% 31%86% 100% 6o% 50% 64% 50% 75% 39% 4 结语 参考文献: 基于上述研究认为,在针对我国网球运动员培养 [1]唐笑林.我国网球男子运动员发球技术运用能力现状分 方面,可根据当今职业网球新型的技、战术打法类型为 析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32(1):74 培养理念,鼓励运动员向“全面型”的方向发展和培养。 —77. 通过阿扎伦卡在澳网中的技、战术特征,针对我国运动 [2]张博.2008年澳网男单半决赛、决赛德约科维奇技战术 员自身缺陷,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一方面需更加强调 统计分析与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3): 103—105. 技、战术的整体培养与组合运用能力,而不是过于依赖 [3]王其宁.网球接发球运动员起动动作结构分析[J].南京 单一技术的练习或提高;另一方面,需注意运动员心理 体育学院学报,1997,11(2):38—39. 素质能力的培养,可采用模拟、奖励等训练手段来提高 [4]陶志翔,祁兵,胡亚斌.从上海网球大师杯赛看世界男子 运动员心理抗压能力和注意力保持时间。目的是推动 网坛发展趋势[J].天津体育学报,2003,18(2):92—94. 我国竞技网球水平向更高层面发展。 (上接61页) 实验训练前,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八 闪能力、表现控制身体重心能力、转向能力、在突然 级腹桥成绩并无太大差别,但在试验训练后,实验组 变换的条件下急停和加速能力都有极大的帮助。 的八级腹桥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八级腹桥成绩。 就测试核心稳定性的八级腹桥测试来说。实验 如图1所示,实验训练后,实验组的八级腹桥成绩明 训练后,实验组的核心稳定性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核 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实验组的核心稳定性明显优于 心稳定性。 对照组的核心稳定性。 4结论 参考文献: [1]孙景召.悬吊法体能训练的演变及其基本特征分析[J]. 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六周三个阶段的悬吊训练,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0,24(4):112.115. 实验组的伊利诺兹测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 [2]朴哲松,成刚,张延平.对青少年足球运动员变向跑速的 及“T”型跑测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的伊利诺兹测 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0,21(4):30—32. 试成绩、Nebraska测试成绩以及“T”型跑测试成绩。 [3]冯建国,袁建国.核心稳定性与核心力量研究述评[J]. 悬吊训练对足球运动员改变身体空间位置能力、躲 体育学刊,2009,16(11):58-62. ·6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