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泰剧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艺术浅析
■中国传媒大学:王小康
【摘要】泰国电视剧作为小语种电视剧近几年来在中国甚是火热,无论是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上播出,都受到了中国观众的喜爱和追捧。泰国电视剧在中国传播牵涉到多重原因,泰剧在传播过程中体现出的效果和文化艺术等内容,紧扣受众心理需求,从而使泰剧不仅在中国电视市场甚是网络市场中也取得了不错的表现。【关键词】新媒体语境下;泰剧;传播过程;文化艺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前是一个从传统媒体时代进入新媒体时代的新时期。首先,新媒体的概念最早是在1967年,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Goldmark 提出的。新媒体概念的界定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新媒体的代名词最早是网络媒体,这种现象出现在互联网兴起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实际上早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在年度会议上已正式提出。本文所讲述的新媒体即为网络媒体。
“语境”最早起源于希腊,英文是“context”,语境这个概念最早是波兰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的,本文中的新媒体语境是指人们在使用新媒体(互联网)时所处的环境。
目前,中国内地电视剧市场在经历了港台剧、日韩剧、欧美剧之后,泰剧的流行呈现出逐步升温的特点,其传播经历了从边缘走向主流的过程。就中国传统媒体而言,泰剧大致走过了三个阶段:起步,发展,稳定。伴随“泰风”从电视吹到网络,其发展和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凸显出了更具特色的文化艺术特性。在新的网络互动平台上,泰剧可通过字幕组、视频网站、论坛等平台实现多级传播,在获得大量信息前提下,“泰米”(泰剧粉丝)也可在互动中获得满足感和归属感,对新媒体语境下泰剧在中国传播的文化艺术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全面了解泰剧在中国的传播,也对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地启示作用。
1. 新媒体语境下泰剧热播中体现的东方文化共通性
新媒体语境具有“多元、开放、共享”的网络特质 ,能够反映多元的文化诉求,从而造成多种文化并存的现象,其中一种存在方式即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不同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都可以在新媒体语境下呈现,这便体现了互联网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泰剧之所以能从电视走到网络,传播如此火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东方文化的共通性。首先,地处东南亚的泰国和中国是近邻,无论是区域地理性还是历史文化传承上都存在着许多相近的地方。中国人在历史上曾经有大批移民到泰国,时至今日,在血统方面,泰国已经无法精确的统计出多少人口带有华裔血统;在饮食习惯方面,泰国人在餐具上也会选择使用筷子,吃的主食也大多跟中国南方地区很相似。另外,中国移民将中国的文化潜移默化的融入到泰国的当地文化中,这一点在泰剧中经常凸现出来。比如说:婚俗方面,两国有相同的地方,泰国人也会在结婚前订婚并选择黄道吉日宴请
宾客。基于以上表现,也可看出地缘文化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情感习惯和认知习惯必然引起两国文化的互通互容互鉴,也决定了泰国电视剧中与中国相通的东方美学取向。
在新媒体语境下,相较于其他国家的电视剧类型,泰剧中蕴含的这种文化亲近的特点则显得更加突出。传播学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人与环境过程中增加了一个信息环境即拟态环境,这种信息环境并不是对现实环境“镜子”式的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泰剧本身给我们营造了“真、善、美”的佛教价值和社会环境,这就是所谓的“信息环境”。而在新媒体语境下,这种信息环境被放大化。在地缘亲近的前提下,中国人进一步了解了泰剧中展现出的异域本土文化元素。泰剧往往将泰国原生态的生活状态、佛教信仰、泰拳、变性等内容巧妙的穿插进剧情,成为他者眼中的异域文化,这正是亚洲影视剧中显示出的东方美学意境的重要本土元素。佛教理念经常贯穿于泰剧始终,佛教宣扬的忍让、调和、对生命尊重、反对自杀和暴力等文化内涵都渗透在泰剧中。比如,从泰剧中表现的佛教崇尚的忍让之情,便与中国“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内涵有点类似。人妖可谓是阴柔的代名词,泰剧中总会安排人妖作为配角出现,在泰剧《炽爱》《人生波动》等剧中均可见到。人妖文化可以说是他国观众期待出现的“奇观”,这种男性呈现性别反向趋势与当代世人视为时尚潮流的中性化趋势相符合。另外,泰剧还诠释了:泰国人性格温婉、言语得当、注重日常礼节、信佛做善事和祈祷等符号信息,这些优良特质必然增加了中国人对泰国人和泰国的敬佩和喜爱之情。新媒体语境下,泰剧的种类必然丰富多彩,最近在网上热播的年代戏加穿越戏结合的一部剧《宿缘》则将泰国传统的古色古香的建筑、宫廷传统佳肴、加上传统的经文诵读和优美的音乐融合到一起,无疑强化了东方影视的诗性美学意境。泰国电视剧读懂了受众的需求,把剧情跟该国的文化、宗教、艺术等有机结合,充分展现出一个立体式的国度,无疑增加了受众的好评度,吸引了不少的异国眼光,同时也为其赢得国外观众的芳心增添了取胜的筹码。总之,泰国的影视剧以真情为宗旨的东方重情主义审美特性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取向,让中国观众对泰剧的艺术形式产生了亲近感和内在认同,是泰剧继日韩潮流之后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2. 新媒体语境下泰剧特殊的叙事策略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103影视文化
泰剧在很多观众的认知中狭义的概括为“无脑”剧,这种评价并无贬义之说,仅是因为泰剧故事情节简单易懂,将人世间的“真、善、美”很直白的表现出来,使受众观看电视剧时放松身心,产生愉悦共鸣。
泰剧多以言情剧为主,虽然故事情节千篇一律,但是取材多样,表现形式丰富多彩。有类似于佛教题材的《情牵两世》《新三世情缘》《阿瑜陀耶》前世今生虐爱片;有《战斗丘比特》《我亲爱的小冤家》《超凡少年》等戏剧爱情片;有《同一片天空》《宿缘》《勇士》等华丽温婉的宫廷剧。不过,所有这些都可归属于言情剧。这种类型的言情剧受众多是女性,受众年龄范围则没有具体的标准,总体而言,对于此类审美疲劳和视觉疲劳,这就需要一种全新的影视作品来激发受众的审美感官,引起观众的愉悦共鸣。美国传播学家施拉姆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媒体受众接受传播信息就如同到自助餐厅就餐,受众想吃什么拿什么,不想吃什么就不会拿;如果一个厨师不做出受众喜爱的食品,只能是“门庭冷落车马稀”;而如果一个厨师强行向受众兜售它并不怎么爱吃的菜,自然也会受到受众的反抗。可以说,尊重、遵从媒体受众的口味偏好,在媒体间的竞争越来越白热化的今天是一种必然的走势。
泰国电视剧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是剧情比日韩剧的表现更大胆,男女主人公个性鲜明,反转较大,这使得受众心女性观众大都没有抵抗力。
泰国言情剧迎合女性观众对于浪漫爱情的想象,兼具唯美、缜密等一套独特的叙事技巧,而泰剧发挥特殊效应的本质内核也就在于:剧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更纠结、更雷人兼具不切实际。以《炽爱游戏》为例,该剧讲述的是虐恋故事,套路也是见诸无数言情小说。男主身份地位低下,女主高贵在上,女主留学回国后发现男主夺走原本属于她的家庭幸福,她决定采取报复手段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在复仇的过程中,公主被穷小子的善良打动,渐渐产生爱情并最终放弃报复。虽然这种情景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没有,但正是这种大胆的叙事策略让观众体会到爱恨交织的爱情套路异常纠结动人。无论故事情节多么曲折和不现实,泰国电视剧对于结尾的设置是始终如一,大团圆结局模式一般都是戏剧式的,这种结局是几乎所有东方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这也是泰剧乐此不疲采用的一种方式。
泰国电视剧类型化的叙事风格很好的借助了生活原型。纵观泰剧不难发现虽然人物形象很普通,但演员的表演技巧却十分浑然天成。这或许是泰剧征服中国市场的原因所在——永远清新自然,伴随着纯粹的意境和格调。泰剧很喜欢再现本土情景,很少运用烧脑的角色去演绎,如同原生态生活的本色还原,形成了泰国艺术表达的质朴美学特征。例如电视剧《千金女佣》《旋转的爱》等剧中少不了出现争吵打闹的生活化场景,没有过多的矫揉造作的行为和言语,让观众更容易被剧情所吸引。这种接近于现实生活的表演,在如今后现代观念盛行的时代,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影视观众。3. 新媒体语境下泰国电视剧的传播策略
有专家认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任何媒介主体都需要考虑三个维度:受众、对手、自身。这三点连成一个“战略三角”,即三维竞争。除了如何增强自身实力和特色、吸引受众之外,还要考虑如何战胜强大的竞争对手。 对于泰剧而言,要超越已在中国立足多年的日韩影视,实属不易。当然任何国际竞争,要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是三维贯通:发挥自身特长,比竞争对手更好的满足受众。 泰剧作为一种小语种电视剧,如何在中国广阔的电视市场分得一杯羹,这不仅仅需要独特的创意。言情剧是各国都会打的影视剧情牌,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路数,要拍出新意即独特的传播策略,是需要专业人员考虑的问题。
日韩影视已经在中国进入疲软时期。观众在长期的观看中对固定的模式,拖沓的情节,主人公温婉的性格产生了
104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理得到宣泄和认同。泰国电视剧讲求的纯爱情节是当下社会所缺少的爱情样式。这些作品完成了女性对青春想象,填补了物质化社会中现实爱情的缺失,满足了受众内心对于美好爱情的想象体验。泰国电视剧为更好的讲述爱情故事,在刻画荧幕角色时往往采用捆绑式宣传,为此塑造了无数对荧屏帅哥美女搭档。在受众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泰国影视明星多是混血,被誉为“罂粟之花”,这在某种程度上成全了受众的视觉感受。网友对偶像的喜爱也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体现出来,有网站专门设置网页对明星脸型进行对比图比较,异域视觉与异族文化都给中国观众以巨大的冲击。总之,泰国电视剧通过简洁明了的纯爱剧情,借助主要情节的大反转,依靠清新帅气的混血演员,聚焦受众最真实的情感体验,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中国观众体验式感受。四、结语
泰国电视剧可以在中国影视市场成熟,进而又在新媒体环境下迅速走红,除了文化相近和地缘因素以外,与其采用了独特的叙事策略、鲜明的地域特色有关,在新媒体语境下强化了体验经济时代的受众得到非同一般的体验式或现实性的满足。泰国的电视剧的言情策略可以说在中国赢得了相对固定化的受众群。泰国影视业应更注重新媒体平台,在传输影视作品方面的产生独特效应,对泰国影视业在中国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电视剧也可以借鉴和学习泰剧的叙事手法和传播策略为本国电视剧在海外市场的推广和传播打开一片新天地。参考文献:
[1]刘兴湧.浅析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新闻写作新诉求[J].
新闻研究导刊.2016(22)
[2]能迎丽.语境因素与翻译实践[J].速度(下旬).2017(4)[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25页—第127页
[4]李戈.传媒竞争新思路与新工具——读《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J].新闻与写作.2007(8)
[5]张立伟.传媒竞争法则与工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5.
[6]卢迎春.媒体价值与朴素和谐观[J].南通:南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1)
[7]赵波. 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叙事模式[J].新闻研究导刊.2017(4)
作者简介:王小康1990,女,汉,山东,研究生,中国传媒大学,研究方向:世界华语传媒。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