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学测试2 含答案

电学测试2 含答案

来源:好土汽车网


《欧姆定律测试》2013.11.18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则R1:R3的值为( ) A.1:1 B. 7:3 C. 49:9 D. 100:21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

6V 10Ω 6V 20Ω 12V 20Ω 12V 40Ω A.B. C. D. 3.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玛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吉姆认为乒乓球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能够证明玛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是( )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反弹后落地的距离 A.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 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4.如图所示,一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 A.B. 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 C.D. 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 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B.电压表Vl的示数不变

C.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D.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6.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

A.只有甲 B. 只有乙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7.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和变小 A. 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B.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

电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D.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A.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C.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D.R1为定值电阻,开

菁优网

www.jyeoo.com 9.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暗,灯L2较亮,则( )

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大 A. 灯L1的额定功率比灯L2的额定功率小 B. 电路中,灯L1两端电压比灯L2两端电压小 C. 电路中,通过灯L1的电流比通过灯L2的电流大 D.D.

10.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 A.B. C.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R3是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滑动: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若△I<△I′,则( )

A. C.

B.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2.如图所示,AB为铅笔芯.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当两个电流表均接0~0.6A量程时,改变滑片P在铅笔芯上的位置,两个电流表示数的最大与最小比值为2:1,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cd为10cm;当两个电表均接0~3A量程时,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为( )

30cm A.

B. 28cm C. 26cm D. 24cm 1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

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4.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3W”的字样(灯丝电阻不变).R1=6Ω,三个开关都闭合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2A.关于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A.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C.

15.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一定,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

©2010-2013 菁优网

电源电压为6V A. 电阻R2的阻值为6Ω B. 闭合S3,断开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C. 闭合S3,断开S1和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D.

菁优网

www.jyeoo.com 16.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若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当通过R1的电流为1A时,通过R2的电流为( ) 0.5A 3A A.B. 1A C. 2A D. 1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两电表均有示数.若只断开开关S2,则(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A. 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示数变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大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若已知U1:U2=5:3,则电阻R1 和R2的阻值之比是( ) 1:2 B. A.2:3 C. 3:2 D. 5:3

20.下列四个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图中能测出

Rx阻值的是( ) A.B. C. D. 21.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若电路中连接“3V 1.5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a 时,灯泡正常发光;若改接“4V 2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b时,灯泡也正常发光,则( ) 两种状态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相同 A. 点a 在点b的右侧 B. 电流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均为0.5A C. 电压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之比是2:3 D.二.填空题(共9小题)

22.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3Ω,R2=2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_________ ,电流表A1的示数 _________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_________ Ω.

23.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_________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10Ω和4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_________ Ω.

24.如图所示为分别测量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后得到的I﹣U关系图线.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L的阻值逐渐变 _________ ,R的阻值为 _________ Ω.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5.如上右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2A时,A导体两端电压为 ________V;若将A、B两电阻并联接在4V电源的两端,则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为 ________ A. 26.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_________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小明按图甲联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只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_________ A. (4)小明再分别换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实验,得到表一中另两组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____ 比.

(5)小丽在做此实验时,每次只更换电阻,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她无法得到与小明相同的结论,其原因是 _________ . 表一 表二 电阻R/Ω 5 10 15 5 10 15 电阻R/Ω 0.3 0.2 0.15 电流I/A 0.15 0.10 电流I/A

27.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 _________ Ω;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_________ A; 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_________ V.

28.小红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红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 _________ 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松开后小球弹开钻入同一位置的相同纸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较纸盒 _________ ,从而比较同一弹簧在不同弹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

(2)假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_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红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纸盒一起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备的能量最终都彻底消失了,你认为小红的观点是 _________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9.如上右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9V恒定不变,R1=6Ω,R2=3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时,电流表示数 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为 _________ V. 30.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两节干电池、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_________ V.

(2)小兰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大,接近量程,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不到量程的1/5.小兰检查电路后发现自己连接电路时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了 _________ (a或b)位置,二是 _________ (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不当. (3)小勇同学自己连接好电路后通过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并作出如图2所示的U﹣I图象,则小勇同学把电压表并联在了 _________ (电阻R或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根据U﹣I图象,可求得待测电阻R= _________ Ω.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2013•遵义)如图所示的电路,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3V,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电压表示数为7V,则R1:R3的值为( )

A.1:1 B. 7:3 C. 49:9 D. 100:21 分析: (1)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1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1与R2的比值; (2)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R2与R3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3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2与R3的比值,进一步求出R1:R3的值. 解答: 解:(1)将AB两端接入10V电源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R1两端的电压U1=U﹣U2=10V﹣3V=7V, 由欧姆定律可得: ====, 拆去AB两端电源,再将CD两端接入10V电源,R2与R3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R3两端的电压U3=U﹣U2′=10V﹣7V=3V, ==== =×=×=. 故选C. 2.(2013•重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20Ω.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则电源电压U与滑动变阻器R′的最大阻值为( )

6V 10Ω 6V 20Ω 12V 20Ω A.B. C. 解答: 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在中点c时, 12V 40Ω D.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电阻R、R′组成一个串联电路,电路中的电流为0.4A, 由欧姆定律得:I=,即:0.4A=, (2)当移动滑片P至最右端时,电阻R、R′组成串联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为0.3A.有:I=,即:0.3A= 根据电源电压不变,所以0.4A×(20Ω+R′)=0.3A×(20Ω+R′), 解得:R=20Ω,电源电压U=0.4A×(20Ω+×20Ω)=12V. 故选C. 3.(2013•云南)乒乓球的直径被加大后,提高了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玛丽认为直径增加了,乒乓球的弹性减弱了,吉姆认为乒乓球弹性是否减弱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能够证明玛丽的说法是否正确的是( ) 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比较反弹后落地的距离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 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 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解答: 解:A、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掷向竖直墙壁,不能控制球的初速度相同,无法根据反弹后落地距离比较弹性大小,故A错误; B、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抛向地面,没有控制球的抛出速度相等,不能根据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判断弹性大小,故B错误; C、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不同高度由静止释放,没有控制高度相等,故C错误; D、把直径不同的乒乓球在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控制了球的初始高度相同,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可以判断球的弹性大小,故D正确; 故选D. 4.(2013•云南)如图所示,一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时,把电压表与电流表的位置接错了.闭合开关后,电路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都烧坏 B. 先烧坏电流表,再烧坏电压表 电流表烧坏,电压表正常 C.D. 电压表烧坏,电流表正常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电压表与灯泡串联后与电流表并联, ∵电流表的内阻很小相当于短路,电压表的内阻很大相当于断路, ∴电压表和灯泡被短路,不能工作即不会烧坏,此时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烧坏电流表和电源. 故选C. 点评: 知道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在电路中相当于断路、电流表内阻很小在电路中相当于短路是关键. 5.(2013•营口)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 电压表Vl的示数不变 B. 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 C. D.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R2与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化以及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的变化. 解答: 解: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R2与电阻R1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V1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量R2两端的电压;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I=, ∴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故A正确; 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Vl的示数变小,故B不正确; ∵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滑动变阻器R2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V2的示数变大,故C正确; ∵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压,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电压表Vl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保持不变,故D正确. 故选AC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变阻原理、欧姆定律、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分析电路图确定两电阻的连接方式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是本题关键. 6.(2013•义乌市)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中,电源及各灯泡规格均相同.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读数最大的是( )

A.只有甲 B. 只有乙 C. 甲和丙 D. 甲和丁 考点: 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阻的并联. 专题: 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 分析: 电源电压一定,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越小,电流越大;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欧姆定律判断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然后答题. 解答: 解:设每个灯泡电阻为R,电源电压为U, 由电路图可知,甲丁两电路中,灯泡并联,总电阻为,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甲=I丁==; 乙图中,两灯泡串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I乙=; 丙图中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其中一个支路的电流,I丙=, 故甲丁电流表示数最大,乙的示数最小; 故选D. 点评: 分析清楚电路结构、应用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 7.(2013•烟台)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和变小 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保持不变 B. 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的示数变大 C. 电D. 流表A2的示数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不变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推理法.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1和R2并联,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电流表A1测通过R2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可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再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电流规律可知电压表示数的变化及电路中电流的变化,进一步得出两电流表示数之和的变化、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的变化. 解答: 解:因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的示数变小; 因为并联电路两端电压不变,而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不变,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知通过R1的电流不变; 又因为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电流表A1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和变小; 电压表V与电流表A2的示数之比变大.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对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影响,解决此类问题要判断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电阻的变化,再利用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来判断电压和电流的变化. 8.(2013•雅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B.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C. D.电压表示数变大,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变大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专题: 应用题;动态预测题;图析法.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的变化. 解答: 解: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片向右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 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U=IR可知,R1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R1=可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之比不变.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滑片移动时电路变化的判断,难点是能把电压表的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转化为定值电阻阻值的变化. 9.(2013•咸宁)将两只额定电压相同的小灯泡L1、L2串联在电路中,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较暗,灯L2较亮,则( )

A.灯L1的电阻比灯L2的电阻大 灯L1的额定功率比灯L2的额定功率小 B. 电路中,灯L1两端电压比灯L2两端电压小 C. D.电路中,通过灯L1的电流比通过灯L2的电流大 考点: 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专题: 压轴题;电流和电路;欧姆定律. 分析: (1)首先明确,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而灯泡的亮度由其实际功率决定,由电功率的计算式P=I2R可知,在电流一定时,实际功率大的电阻较大,即亮度大的阻值大,其两端的实际电压大; (2)已知两灯的额定电压相等,由公式P=述分析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即可. 知,在额定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大,额定功率越小.根据上解答: 解:A、由于两灯串联在电路中,所以通过小灯泡的电流相同;开关闭合后,灯泡L1较暗,灯泡L2较亮,2说明前者的实际功率较小,由P=IR知,电流相同时,功率越小,阻值越小,因此灯L1的阻值要小于灯L2的阻值;故A错误;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B、由A知:R1<R2,那么在额定电压相同时,由P=可得出阻值越大,其额定功率越小,即灯L1的额定功率要大于灯L2的额定功率,故B错误. C、通过两灯的电流相同,而L1的阻值要小于L2的阻值,由U=IR可知,灯L1两端的实际电压要大一些,故C正确; D、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知道灯泡的亮度取决于灯泡的实际功率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的特点、功率公式及欧姆定律即可解题. 10.(2013•武汉)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定值电阻上的电流与两端电压关系的是( ) A.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根据欧姆定律,定值电阻上的电流应该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对照图象中的变化,可依次做出判断. 解答: 解:A、图线为正比例函数图线,表示电阻一定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符合题意; B、图线不过原点,表示电流为0时,电路中可能会有电压,不符合欧姆定律的要求,不合题意; C、图线表示随着电压的增大,电流是减小的,不合题意; D、图线不过原点,表示没有电压的情况下,导体中也可能有电流,不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欧姆定律的内容,其次是要会看图象中所表示出来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再进行对照. 11.(2013•武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2、R3是两个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滑片P向左滑动: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当电流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I′时,电压表示数变化量的绝对值为△U′.若△I<△I′,则( )

A. C. B.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欧姆定律.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三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V测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判断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R2、R3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V示数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电表示数变化的比值,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可知它们电表变化量比值关系. 解答: 解:已知滑片P向左滑动:假设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位置a移到位置b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根据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I1<I2;则△I=I2﹣I1, 因为电压表V测滑动变阻器R1两端的电压;U1=U﹣I1(R2+R3),U2=U﹣I2(R2+R3), 所以△U=U1﹣U2=U﹣I1(R2+R3)﹣(U﹣I2(R2+R3))=(I2﹣I1)(R2+R3); 则==R2+R3 同理,假设滑片在滑动变阻器的位置a移到位置c时, 则△I′=I3﹣I1,若△I<△I′,即I3>I2>I1, △U′=(I3﹣I1)(R2+R3); =所以,故选A. 12.(2013•乌鲁木齐)如图所示,AB为铅笔芯.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当两个电流表均接0~0.6A量程时,改变滑片P在铅笔芯上的位置,两个电流表示数的最大与最小比值为2:1,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cd为10cm;当两个电表均接0~3A量程时,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为( )

. =R2+R3

30cm 28cm 26cm 24cm A.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可知,滑片左侧和右侧电阻并联,两电流表分别测两部分的电阻,根据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可设每厘米铅笔芯的电阻为R. (1)当电压表的量程为0~0.6A时,Ac段的电阻和dB段的电阻相等,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表示出两电流表的示数结合两个电流表示数的最大比值为2:1得出Ac段、cd段、点B段电阻相等,进一步表示出每厘米表示的电阻; (2)当电流表的量程为0~3A量程,当电流表A1的示数为3A时,设P距A点的距离为L,根据欧姆定律表示出电流表的示数即可求出P距A点的距离,总长度减去P距A点距离的2倍即为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 解答: 解:由电路可知,滑片左侧和右侧电阻并联,两电流表分别测两部分的电阻,由电阻与长度成正比可设每厘米铅笔芯的电阻为R,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时, ∵改变滑片P在铅笔芯上的位置,两个电流表示数的最大比值为2:1, ∴Ac段的电阻和dB段的电阻相等, 当滑片位于c点时,RAc=RdB=LAcR,Rcd=LcdR=10cm×R, ∵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且两个电流表示数的最大比值为2:1,即I1=0.6A,I2=0.3A,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 解得:RAc=RdB=Rcd, ∴LAB==×10cm=30cm, =0.6A,即=0.6A,=10cm×0.6A, 当电流表的量程为0~3A量程,当电流表A1的示数为3A时,设P距A点的距离为L,则 =3A,即×=10cm×0.6A×=3A, 解得:L=2cm, ∴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为30cm﹣2×2cm=26cm.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明白滑片P允许滑动的长度范围和利用好“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是关键. 13.(2013•威海)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 B. 电压表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 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C.D.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滑片的移动可知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得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比值的变化.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定值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1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 ∵I=, ∴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U=IR, ∴定值电阻R1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ABC不正确;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R1的阻值, ∴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的比值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利用欧姆定律即可求解;但要注意电压表的接法,当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时,测量的为外部电路上的电压.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14.(2013•铁岭)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小灯泡L标有“6V 3W”的字样(灯丝电阻不变).R1=6Ω,三个开关都闭合时,小灯泡L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为2A.关于此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6V 电阻R2的阻值为6Ω B. 闭合S3,断开S1和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C. 闭D. 合S3,断开S1和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4V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欧姆定律.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与R2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根据题意、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分析答题.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与R2并联接在电源两端,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A、三个开关都闭合时,灯泡接在电源两端,灯泡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灯泡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6V,则电源电压为6V,故A正确; B、∵P=UI,∴通过灯泡的电流IL=∴R2===4Ω,故B错误; ==0.5A,通过R2的电流I2=I﹣IL=2A﹣0.5A=1.5A,∵I=,C、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3,断开S1和S2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路电流I===0.6A,故C错误; D、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3,断开S1和S2时,电阻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I=,∴U2=IR2=0.6A×4Ω=2.4V,故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电源电压、电阻阻值、电阻两端电压等问题,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应用串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15.(2013•铁岭)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源电压一定,闭合开关,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 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由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R1并联,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干路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上移动时可知滑动变阻器所在支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该支路电流变化;因R1两端的电压不变,则通过R1的电流不变,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干路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电源的电压不变, ∴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中点向上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不变, ∵I=, ∴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小, ∵移动滑片时,R1两端的电压不变, ∴通过R1的电流不变, ∵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规律的灵活运用和知道滑片移动时电路电阻的变化. 16.(2013•天津)某同学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利用图1所示电路,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定值电阻R1、R2,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得了多组数据,并根据数据绘制了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若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当通过R1的电流为1A时,通过R2的电流为( )

0.5A 1A 2A 3A A.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欧姆定律. 分析: 当R1、R2并联后接入电路,已知R1的电流为1A,根据U﹣I关系图象,得出R2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再根据U﹣I关系图象,得出这个电压下的R2的电流. 解答: 解:根据U﹣I关系图象,可知R1的电流为1A时,R1两端的电压为3V; ∵将R1、R2组成并联电路,则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同, ∴R2两端的电压也为3V, 根据U﹣I关系图象,可知电压为3V时,通过R2的电流为0.5A.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需要根据图示信息结合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来解决,培养了学生可以从图示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17.(2013•天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恒定,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为U0,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移动时,其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p↑,电路中电流I↓(“↑”表示变大,“↓”表示变小).下列有关电压表示数Up变化情况的推理正确的是(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由Up=IRp B.由Up=U﹣IR0 C.由 D.由=→Up=Up↑ Up↑ U0Up↑ →Up=Up↑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推理法;欧姆定律. 分析: 从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的是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p↑,电路中电流I↓,以及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对四个选项逐一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p↑,电路中电流I↓, ∴由公式Up=IRp 不能判断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故A错误. B、∵电路中电流I↓,定值电阻R0的阻值不变, ∴由公式U0=IR0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小,即U0↓; 而电源电压U恒定,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p=U﹣U0=U﹣IR0变大,故B正确. C、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分担的电压与阻值成正比,即=,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Up=U0,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p↑,但由B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U0↓,所以不能判断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故C错误. D、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分担的电压与阻值成正比,即=①;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即U=U0+UP②;由①②可推导出Up=,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p↑,则的比值在变小,所以1+在变小,而电源电压不变,从而可以判断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根据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Rp↑,电路中电流I↓,结合所选择的公式,看能否判断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 18.(2013•绥化)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和R2均为定值电阻,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1和S2,两电表均有示数.若只断开开关S2,则( )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大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C.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不变 D.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变小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只断开开关S2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根据电源的电压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再根据欧姆定律判断电路中电流的变化. 解答: 解:闭合开关S1和S2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只断开开关S2时,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 ∵电源的电压不变, ∴开关S2断开前后,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串联电路中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分电阻,且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闭合、断开时电路连接方式的辨别和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19.(2013•泉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1、S2,电压表示数为U1;接着只断开开关S2,此时电压表示数为U2,若已知U1:U2=5:3,则电阻R1 和R2的阻值之比是( )

A.1:2 B. 2:3 C. 3:2 D. 5:3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接着只断开开关S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阻R1和R2的阻值之比. 解答: 解:闭合开关S1、S2,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电源的电压,即U=U1; 接着只断开开关S2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R2两端的电压U2′=U﹣U2=U1﹣U2 ∴===,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 ===.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分清开关闭合、断开时电压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计算过程要注意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要颠倒. 20.(2013•锦州)下列四个图中,电阻R0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未知且保持不变,以下四个图中能测出Rx阻值的是( ) A.B. C. D.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图析法;欧姆定律. 分析: 由欧姆定律可得,要想测出Rx的阻值应先得出Rx两端的电压及通过Rx的电流,则分别分析各选项可得出符合条件的电路图. 解答: 解:A、断开S时,由电流表的示数可知通过R0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源电压;闭合S,则Rx与R0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可得出通过Rx的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A正确; B、当开关接1时,若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法正确,此时可以测出R0两端电压,但接下来把开关接到2时,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此时就变得相反了,测不出RX的电压,也就无法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分配规律求出RX的阻值了;故B错误; C、电流表A1可以直接测量R0的电流,R0是定值电阻,根据U0=I0R0求出电压,电流表A2可以直接测量Rx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各支路电压相等得UX=U0,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C正确; D、闭合S1、S2时,Rx短路,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而断开S1,闭合S2时,电压表测量R0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可求通过Rx的电流,则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求出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则由欧姆定律可求得Rx的阻值;故正确; 故选A、C、D. 点评: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为欧姆定律的使用,只需能求得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即可由欧姆定律求得电阻的阻值. 21.(2013•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后,电源两端电压恒为6V.若电路中连接“3V 1.5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a 时,灯泡正常发光;若改接“4V 2W”的灯泡,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点b时,灯泡也正常发光,则( )

A.两种状态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相同 点a 在点b的右侧 B. 电流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均为0.5A C. D.电压表在两种状态下示数之比是2:3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压轴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1)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根据P=UI可知电路总功率的变化情况; (2)串联电路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根据额定电压的大小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关系,从而可知a、b两点的关系; (3)根据A中计算的电流值进行判断; (4)根据串联电路特点求出电压表示数,即可求出其比值. 解答: 解:A、标有“3V 1.5W”灯泡的额定电流:I1===0.5A; 标有“4V 2W”灯泡的额定电流:I2===0.5W; A、当滑片在a点和b点时,电路中的电流相等,而电源电压不变,由P=UI可知,两种状态下,电路中灯泡与滑动变阻器的总功率相同;故A正确; B、因为额定电压4V大于3V,所以当接入“3V 1.5W”的灯泡时,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大,说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大,因此a点应在b点的右侧;故B正确; C、两种状态下,灯泡都正常发光,因此电路中电流等于灯泡的额定电流,由A中的计算可知都为0.5A,故C正确; D、当电路中连接“3V 1.5W”的灯泡时,电压表示数U1=6V﹣3V=3V;当电路中连接“4V 2W”的灯泡时,电压表示数U2=6V﹣4V=2V;则两次电压表示数之比为3V:2V=3:2,故D错误. 故选AB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是灵活的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还要知道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额定电压、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额定电流,以及理解灯泡铭牌参数的含义. 二.填空题(共9小题) 22.(2013•镇江)如图所示电路,电阻R1=3Ω,R2=2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的示数 变大 ,电流表A1的示数 不变 (以上两空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等于 2 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应用题;欧姆定律.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当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 当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A测干路电流;根据电源的电压不变判断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两电流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 解:∵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R2没有连入电路,故此时电压表示数为零; 两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R1的电流. ∴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测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也是测电源的电压,故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R1两端的电压不变, ∴电流表A1的示数不变. ∵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当开关S2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且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为支路R2上的电流I2. 则电压表V的示数变化与电流表A的示数变化之比为:=R2=2Ω. 故答案为:变大;不变;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开关S闭合前后电路连接方式的辨别和各电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23.(2013•漳州)引入“总电阻”概念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等效替代 (选填“等效替代”或“控制变量”)法.阻值为10Ω和4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为 50 Ω. 考点: 电阻的串联. 专题: 电压和电阻. 分析: (1)物理学常用的方法有“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模型法”“理想推理法”等. (2)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阻值之和,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可以求出串联的总阻值. 解答: 解(1)研究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中,采取的是多个电阻组成的电路与一个电阻对电路产生的效果相同时,从而引入“总电阻”概念的;这种方法就是“等效替代法”; (2)阻值为10Ω和40Ω的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其总电阻10Ω+40Ω=50Ω; 故答案为:等效替代;50. 点评: 本题考查等效替代法,它是物理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方法,并能熟练应用这种方法;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即可正确解题 24.(2013•云南)如图所示为分别测量小灯泡L和定值电阻R后得到的I﹣U关系图线.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升高,L的阻值逐渐变 大 ,R的阻值为 10 Ω.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 应用题;欧姆定律;图像综合题. 分析: (1)由图可知灯泡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关系,然后由欧姆定律判断灯泡电阻随灯泡电压如何变化; (2)由图可知,通过电阻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任意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的阻值. 解答: 解:(1)由U﹣I图象可知,随电压U的增大,通过灯泡的电流I增大,但△U>△I, ∵I=, ∴随着电压的升高,L的阻值逐渐变大; (2)由图象可知R为定值电阻,当U=4V时,I=0.4A,则 R===10Ω. 故答案为:大;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从图象中得出灯泡和R电流与电压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对于定值电阻来说两端电压的变化量与通过电流的变化量的比值等于定值电阻的阻值.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25.(2013•岳阳)如图所示是A、B两定值电阻的U﹣I图象,由图象中信息可知;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2A时,A导体两端电压为 4 V;若将A、B两电阻并联接在4V电源的两端,则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为 0.6 A.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 专题: 应用题;压轴题;电流和电路;图像综合题. 分析: (1)根据图象读出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2A时导体两端电压; (2)A、B两电阻并联时,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对于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解答: 解:(1)由图象可知,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2A时,A导体两端电压为4V; (2)将A、B两电阻并联接在4V电源的两端时,UA=UB=4V, 由图象可知.IA=0.2A,IB=0.4A,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电路中干路里的电流: I=IA+IB=0.2A+0.4A=0.6A. 故答案为:4;0.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关键是根据图象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对应值,是一道基础题目. 26.(2013•岳阳)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过程中.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处于 断开 (选填“断开”或“闭合”)状态.

(2)小明按图甲联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原因可能是 B (只填序号)

A.电流表断路 B.R断路 C.R短路

(3)排除故障后,小明将5Ω的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0.3 A.

(4)小明再分别换接10Ω、15Ω的电阻,重复实验,得到表一中另两组数据.分析表一数据,可得出结论;保持电压不变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 反 比.

(5)小丽在做此实验时,每次只更换电阻,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二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她无法得到与小明相同的结论,其原因是 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 表一 5 10 15 电阻R/Ω 0.15 0.10 电流I/A 表二 5 10 15 电阻R/Ω 0.3 0.2 0.15 电流I/A

考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分析: (1)在连接电路时,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开关应断开; (2)在分析时,可用排除法,逐一分析各选项对应的现象得出结论; (3)在进行电流表的读数时,要确定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4)分析表一中电流和电阻的大小变化便可得出结论; (5)掌握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要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在改变电阻的值时,应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解答: 解:(1)为防止电路中电流过大,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2)A、若电流表断路,则电流表和电压表都不会有示数,不正确; B、若R断路,则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几乎等于电源电压,正确; C、若R短路,则电流表示数不为零,电压表示数为零,不正确; (3)由图乙知,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分度值为0.02A,示数为0.3A; (4)由表一中数据知,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电阻增大为原来的几倍,电流就减小为原来的几分之一,所以可得电压不变,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5)由表二中数据知,三次测量结果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不相同,所以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故答案为:(1)断开;(2)B;(3)0.3;(4)反;(5)没有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 点评: 此题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考查了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考查了控制变量法在此实验中的应用及电路故障的分析,还考查了有关电流表的读数,这些内容是电学实验中常考查的,注意掌握. 27.(2013•雅安)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 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 25 Ω; 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0.6 A; 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15 V. 考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电阻的串联. 专题: 计算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 根据电阻的串联特点求出两电阻串联时电路的总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电阻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中较小的那个,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解答: 解:∵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两只定值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R1+R2=10Ω+15Ω=25Ω;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串联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6A,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 U=IR=0.6A×25Ω=15V. 故答案为:25;0.6;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两电阻允许通过最大电流中较小的那个. 28.(2013•咸宁)小红看到运动员拉弓射箭时,弓拉得越弯,箭射得越远.小红猜想弹性势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弹性形变有关.

(1)为验证其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小球置于弹簧的右端,将同一个弹簧每次压缩 不同 的长度(弹簧被压缩后未超过其弹性限度),松开后小球弹开钻入同一位置的相同纸盒,并留在其中,分析比较纸盒 移动的距离 ,从而比较同一弹簧在不同弹性形变时弹性势能的大小.

(2)假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本实验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达到探究目的.

(3)小红根据实验现象认为:小球推动纸盒一起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所以弹簧小球和木块所具备的能量最终都彻底消失了,你认为小红的观点是 错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考点: 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专题: 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①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中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观察木块被推动的距离大小,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②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形变大小的关系,改变弹簧的形变大小,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并与一木块相碰,观察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③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 ④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能是转化成另一种形式,或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解答: 解:(1)此题要改变弹簧的弹性形变大小,因此要将同一个弹簧压缩不同的长度;运用转换法,观察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大小. (2)若水平面绝对光滑,木块就会做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木块移动距离的远近,达不到探究目的. (3)小球推动木块移动一段距离后都要停下来,是因为水平面有摩擦力,木块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不是机械能消失了.故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不同;移动的距离;(2)不能;(3)错误. 点评: 本题为探究弹性势能与形变大小关系的实验,考查了分析实验能力、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了解与掌握,属于难题. 29.(2013•西宁)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9V恒定不变,R1=6Ω,R2=3Ω,当开关S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时,电流表示数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电压表的示数为 6 V.

考点: 电路的动态分析;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 专题: 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1右侧电阻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压表的示数. 解答: 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串联,电压表测R1右侧电阻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电路中的电流: I===1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最右端移到R1的中点时,电压表的示数: U滑=I(+R2)=1A×(+3Ω)=6V. 故答案为:不变;6.

©2010-2013 菁优网

菁优网

www.jyeoo.com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滑片的移动不能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以及电压表所测电路元件的判断. 30.(2013•乌鲁木齐)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待测电阻R(阻值约为5Ω)、两节干电池、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0﹣﹣0.6A”、“0﹣﹣3A”)、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若干.

(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 0~3 V.

(2)小兰同学按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大,接近量程,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不到量程的1/5.小兰检查电路后发现自己连接电路时出现了两个问题:一是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放在了 a (a或b)位置,二是 电流表 (电压表、电流表)的量程选择不当.

(3)小勇同学自己连接好电路后通过实验得到多组数据,并作出如图2所示的U﹣I图象,则小勇同学把电压表并联在了 滑动变阻器 (电阻R或滑动变阻器)的两端.根据U﹣I图象,可求得待测电阻R= 5.5 Ω.

考点: 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 专题: 压轴题;探究型实验综合题. 分析: (1)根据电源电压来选择电压表的量程; (2)根据数据分析,电压表的示数满偏,可能是由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零或电阻R断路造成的,然后结合电流表的情况得出结论; 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零时,根据待测电阻的阻值及电源电压求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便可分析出结论; (3)根据电流值和电压值的变化情况,结合串分压的知识进行判断; 根据图象,确定电流及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电源电压不变,列出关系式,从而可以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 解答: 解:(1)由题意知,电源由2节干电池组成,所以电源电压最大为3V,因此电压表应选择0~3V的量程; (2)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大,接近量程,说明此时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电源电压3V,而电流表有示数,说明电阻未发生断路,因此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0,可判断此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到了最小阻值处,由图知,滑片应移至a端; 此时电路中电流大约为I===0.6A,而电流表的指针偏转角度很小,不到量程的1/5,说明此时选择了0~3A的量程; (3)由图象知,电流值变小,说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大,此时电压表示数变大,说明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 由图象知,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7V,则: U=I1R+U2=0.2A×R+1.7V…①, 当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0.6V,则: U=I2R+U2′=0.4A×R+0.6V…②, 由①、②得R=5.5Ω. 故答案为:(1)0~3;(2)a;电流表;(3)滑动变阻器;5.5. 点评: 此题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实验,考查了电压表量程的选择,实验问题的分析及电阻的计算,(3)问的关键是根据图象确定电阻R两端的电压及电流.

©2010-2013 菁优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