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案

来源:好土汽车网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钱学森》。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历经千辛万苦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作出了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拳拳爱国心。

  文章虽然语言简洁,几乎没有过多的细节描述,可以说只是一个简单的人物介绍,但是经过精心巧妙设计,便会是一曲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的交响乐,便能让学生经历一次酣畅淋漓的爱国主义教育,便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钱学森那颗滚烫的中国心,内心深处也喷涌出炽热的爱国情!下面我简单介绍下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激情导入,紧扣关键词展开教学。

  1、以钱学森07年被评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时组委会为他写的颁奖词导入,揭示课题。

  2、利用补全语段填词的方法引出“魂牵梦绕”这个关键词。

  3、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感受钱学森对祖国“魂牵梦绕”的爱国情。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富贵不能淫”的爱国情。

  1、引导学生找出并体会课文中钱学森所说“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这段话,找出钱学森说这段话时的背景。

  2、出示课外资料,学生通过阅读了解钱学森出国时没有忘记祖国,在美国时更没有忘记祖国,知道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从而感受他对祖国的“魂牵梦绕”。

  3、补充介绍钱学森的话,再一次读悟书中钱学森的语言,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启发学生明白钱学森想回到祖国为人民多做点事就意味着他将抛弃——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了解到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为荣华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做 “富贵不能淫”。

  三、精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贫贱不能移”的赤子之心。

  1、找到课文中钱学森说的另一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了解钱学森说这段话的背景。

  2、通过解读钱学森的愿望,阅读其他留学生规劝他的话语启发学生明白,现在回国搞科研,困难重重,而钱学森仍然意志坚定,感受他对祖国的“魂牵梦绕”。

  3、通过抓关键词“日夜盼望”“终于”“应当”重点解读钱学森的话。在此基础上教师激情引读,理解“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句话所饱含的浓浓爱国情。了解虽然祖国贫穷,但这份赤子之心依旧不改,这份对祖国“魂牵梦绕”的深情就可以叫作“贫贱不能移”。

  四、精读第5、6自然段,体会“威武不能屈”的拳拳爱国心。

  1、抓住“绝不能”解读海军将领的话,通过阅读补充资料感受钱学森回国的艰辛。

  2、引导学生感知回国之路受到了种种威胁、阻挠,但是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这样的赤子之心,就叫做“威武不能屈”。

  五、情景再现,体会写法。

  借用课文插图,再读课文第1自然段,学习课文中“倒叙”的写法。

  六、课外延伸,传递爱国情怀。

  伴随“我的中国心”的旋律,了解其他爱国人士的回归,反复诵读课文中钱学森说的话,体会他们的拳拳爱国心,理解孟子的千古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最后深情呼唤钱学森的名字结束教学。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抓住钱学森说的两段话,体会感悟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因为年纪的因素,学生对这位伟大的“两弹一星”之父并不了解,更无法体会钱学森那5年荆棘密布的坎坷回国路,同时课文的语言非常简洁,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并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充分感受钱学森伟大的爱国情怀,并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就成了本节课要突破的难点。

  针对这个难点,我适当对文本进行了必要的细节补充,拓展文本的广度,挖掘文本的深度,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把符号化的文字蝶化为学生心灵的体验,诱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通过比较,对原本平平淡淡的语言文字理解得全面一些,透彻一些,对文本的感悟也就深刻了。如学生找到课文中“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这句话时,我补充出示了这些资料:1935年8月的一天,钱学森从上海乘坐美国邮船公司的船只离开祖国。黄浦江浊浪翻滚,望着渐渐模糊的上海城,钱学森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他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从而学生知道了钱学森出国是为了祖国。1939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43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学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专栏作家密尔顿·维奥斯特认为,钱学森已是“制定使美国空军从螺旋桨式向喷气式飞机过渡,并最后向遨游太空无人航天器过渡的长远规划的关键人物”,“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的科学家银河中一颗明亮的星”。通过阅读学生了解到钱学森在美国刻苦学习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就,而在钱学森看来这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像钱学森这样罕见的优秀人才如果留在美国,意味着他将拥有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然而钱学森却说 “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这时我又补充出示了以下资料: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钱学森存了保险金没有,钱学森这样回答: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他说: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通过阅读这些资料,学生更深刻了体会理解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这句话,钱学森的爱国情也感染了学生。课文第五节美国海军将领的一段话对理解钱学森的拳拳报国心很重要,但考虑事件从时间、空间距离学生的实际都很远,这样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产生一定的障碍。教学时我做了这样的补充:这个“绝”字,此刻变成了种种诱惑,变成了种种阻挠,可是又何止是这些呢?(课件出示补充资料):1950年9月,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听说钱学森要回国,通知移民局:扣留钱学森!他们把钱学森关在一个海岛上。每天晚上,看守人员隔10分钟就进来开一次灯,使他根本不能休息,半个月时间,钱学森的体重下降了近三十斤。 后来,钱学森虽然被保释出来。但是,美国联邦调查局仍不放松对他的迫害,他的行动继续受到限制,信件和电话都受到监视和检查。然而,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 同学们,像这样的日子、像这样的生活是一天吗?是一个月吗?是一年吗?从钱学森提出回国要求到踏上归途,整整五年啊!通过这些细节,学生感悟到当美国当局采用种种手段威逼、阻挠、迫害钱学森时,他那样的勇敢、坚强,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到了丰满的人物形象,因而读文时便会激情满怀。

  除此之外,反复研读课文中钱学森的话语也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手段。如通过抓关键词“日夜盼望”“终于”“应当”重点解读钱学森说的第2段话。在此基础上教师激情引读,理解“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这句话所饱含的浓浓爱国情。正是因为“我是中国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回到祖国后为人民多做点事”,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是因为“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正是因为“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所以我们是应当回去的!一唱三叹的朗读,让孩子们感受了钱学森火热的爱国心,让孩子们感受到了钱学森深切的报国情,更让孩子们体验了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精神。这样的读,孩子们从心底深处明白了“我是中国人”这五个字的博大而深刻的内涵,这样的读,给语文课增添了无穷的魅力;这样的读,让语文课承载了生命的涌动,情感的内化。

  作为设计的亮点,我用孟子的千古名言来概括钱学森的爱国情怀,让学生知道钱学森的赤子之心不因为荣华富贵而动摇这就叫做 “富贵不能淫”。虽然祖国贫穷,但这份赤子之心依旧不改,这份对祖国“魂牵梦绕”的深情就可以叫作“贫贱不能移”。回国之路受到了种种威胁、阻挠,但是钱学森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这样的赤子之心,就叫做“威武不能屈”。当学生被钱学森那份“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爱国情深深感染的时候,在课堂的最后环节中,凄婉深情的小提琴曲《明月千里寄相思》在课堂上缓缓响起,屏幕的图片再现钱学森归国的一幕,教师用优美动人、启人心智的教学语言,如点点音符,拨动学生的爱国心弦。一个个满怀赤子之心的海外游子的图片随着教师深情的描述徐徐推出。最后《我的中国心》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在教室中久久回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