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申请仲裁应提交书面申请,包括双方副本和证据。如书写困难,可口头申请,需记录并告知对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申请人有责任提供证据,用人单位未提供将承担不利后果。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知道或应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书应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信息、仲裁请求、事实理由、证据和证人信息。
法律分析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需要书面的协议。当事人需要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按对方人数提供副本,并依法提交证据;但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被申请人。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有关的证据属于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用人单位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拓展延伸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及适用劳动仲裁的条件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双方关系的性质和权益保障的程度。劳务合同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雇主委托劳务公司提供劳动力;而劳动合同是雇主与员工之间的直接雇佣关系。劳务合同一般适用于临时性、特定项目或岗位的劳动关系,而劳动合同适用于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
对于劳务合同而言,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劳务合同关系存续期间超过三个月;2.劳务合同存在争议,无法通过协商解决;3.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内(一般为劳动关系终止后60日内)。
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及适用劳动仲裁的条件对于雇主和员工都具有重要意义,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帮助双方维护自身权益并解决潜在纠纷。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申请劳动仲裁一般需要书面协议。当事人需要提交书面的仲裁申请书,并按对方人数提供副本,同时依法提交证据。如果书写仲裁申请有困难,可以口头申请,并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被申请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在于双方关系的性质和权益保障的程度。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帮助双方维护自身权益并解决潜在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的法律责任】对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用人单位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劳动者已经付出劳动的,该单位或者其出资人应当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经济补偿、赔偿金;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八条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十七条 【违反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