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卫过当根据行为人的主观罪过与客观后果,构成的罪名负刑事责任;民事责任按照给对方造成的实际损害情况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防卫过当造成的损害一般应当减轻民事责任。
一、杀两个人怎么判刑
杀2个人怎么判刑,要结合杀人主观意图、客观情节、法律规定等综合来判断,一般有以下3种情况:
1、构成正当防卫不判刑。正当防卫,指对正在进行不法侵害行为的人,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所以即使真的杀了两个人,但没有故意杀人的意图,在法律上被认定为正当防卫,那么按照法律规定就不会承担刑事责任,也谈不上会被判刑。
2、构成防卫过当的,司法实践中一般在十五年有期徒刑以下量刑。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所谓防卫过当是指正当防卫行为超越了法律规定的防卫尺度,因而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况。根据防卫人的主观上的罪过形式及客观上造成的具体危害结果,触犯了刑法分则哪个条款规定的罪,就按哪一条的罪名定罪,如防卫人过失造成不法侵害重伤、死亡的,则分别定为过失重伤罪或者过失致人死亡罪。如防卫人基于间接故意造成不法侵害人伤害、死亡的,则分别定为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防卫过当,只是作为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考虑。在司法实践中,防卫过当一般在15年有期徒刑以下考虑量刑,比如判管制、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十年有期徒刑等等,具体还分实刑还是缓刑。当然,这只是一般情况,特殊情况下也不排除判无期等。
3、故意犯罪的,根据罪名有可能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有自首、谅解等情节,再结合案件具体情况,也有判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需要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并没有一个绝对说法。
法无绝对,我们国家量刑以罪责刑相适应为原则,从事实出发,以法律为准绳,杀两个人怎么判刑,只有描述,没有具体情节,只能简单分析一下法律,根据司法实践做一个大概评估,但这绝不等同于就这么判刑。
二、假想防卫是否承担刑事责任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犯罪处理,无过失的按照意外事件处理,不负刑事责任。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
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
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
三、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是什么意思
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的意思分别如下:
1、假想防卫,一般指的是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
2、防卫过当,一般指的是防卫行为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情形。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owto234.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2005869号-3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