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好土汽车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法人承担债务还是股东

来源:好土汽车网

本文阐述了法人与股东的区别以及公司法人的条件。法人与股东是法人群体的一种表现,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公司是一种企业法人,属于法人群体的一种,而法人是依据法律规定拟制而成。股东用实物、货币、知识产权或其他法律允许的方式出资,都是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简单的给公司使用。公司法人的设立条件包括注册资本最低限额、设立条件、社团法人应当为依法成立等。公司法人应当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

法律分析

一、法人与股东

法人承担债务,通常情况下,股东对公司的债务不承担责任。

公司作为一家企业法人,属于法人群体的一种,而法人则是依据法律规定拟制而成。对于股东而言,公司这种企业法人如同他人一般,他人的债务自然不需承担。

原理是这样的,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东无论是用实物、货币、知识产权或是其他法律允许的方式出资,都是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简单的给公司使用。

二、个体法人和公司法人的区别

1.投资主体不同,企业法人的投资主体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在我国,目前除了公司法人以外,还有国有企业法人、集体企业法人等企业法人的种类。随着我国以公司制为主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今后我国企业法人主要也是指公司法人。

2.设立条件不同,企业法人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10万元,股东应当一次缴纳公司章程规定的出资额;个体工商户的设立并没有法定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限制,只需出资人申报出资即可。有限责任公司的货币出资金额不得低于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30%,而个体工商户对出资形式未做出任何强制性规定。

三、公司法人条件怎么样

1.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2.社团法人应当为依法成立;

3.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

4.其他条件。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七条

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八条

法人应当依法成立。

法人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法人成立的具体条件和程序,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

设立法人,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拓展延伸

根据《公司法》第六十六条,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股东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全体股东认缴的出资额;(二)股东共同制定公司章程;(三)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四)有公司住所;(五)根据公司经营需要,建立符合有限责任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六)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七)有公司法定代表人。

因此,按照以上规定,若想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则必须满足以上七项条件。若有任何一项不满足,则无法设立有限责任公司。

结语

无论是法人还是个体,只要依法成立,就应该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公司作为一家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同时,公司应当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住所、财产或者经费。设立公司,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须经有关机关批准的,依照其规定。

法律依据

公司法(2018-10-26) 第一百一十五条 公司不得直接或者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法典》有关担保制度的解释(2020-12-31) 第六十九条 股东以将其股权转移至债权人名下的方式为债务履行提供担保,公司或者公司的债权人以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抽逃出资等为由,请求作为名义股东的债权人与股东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1-01-27) 第二十条 公司股东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公司或者其他股东请求其向公司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被告股东以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公司债权人的债权未过诉讼时效期间,其依照本规定第十三条第二款、第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请求未履行或者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或者抽逃出资的股东承担赔偿责任,被告股东以出资义务或者返还出资义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