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皇堡窭I Teaching Study 程 摘 要以对。学习环境。的新认识为理论基础,通过。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的实 际设计、开发的实例,阐述了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过程和技术实现。 关键调学习环境;教学设计;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6)10-0009-04 Curriculu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Network Learning Environ- ment//Zhang Jie Abstract Taking new realization of。learning environment as the theory basis,through practical design of multimedia matedal gather and make,as well as developing example,the paper sets forth design pdnciple of intemet courses,design process and technology realiza- tino. Key words leaming environment;teaching design;constructivism Author's JorS¥College fo Educa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Fujian Normal Univer- sity,350007,Fuzhou,China 1学习环境的涵义 校、课堂中的物质因素,而文献中往往又把教学环境 在当前的教育技术文献中, 学习环境 一词的 称之为学习环境(田慧生,1996,p5)。因此教育技术 使用频率相当高。但是,却很少有人去深入讨论究竟 学理论中的学习环境也往往成为教学环境的代名 什么是 学习环境 ,它有怎样的内涵,下面我们就 词,没有涵义上的区别。如美国教育技术学家Knirk. 来讨论这个问题。 F.G(1979,引自田慧生,1996)就明确将学习环境定 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意味着 义为 由学校建筑、课堂、图书馆、实验室、操场以及 中心事物在其特定活动展开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 家庭中的学习区域所组成的学习场所 。但是,我们 况和条件。由此推及学习环境,当然是学习活动展开 认为不论教学环境或学习环境都绝不仅仅是物质环 的过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由于学习活动的 境,它们都包含着物质之外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主体是学习者,因而也可以把学习环境说成学习者 学习动机、学习氛围等因素。二者的区别在于教学环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学习活动的情况和条件。学习环 境是以“教 为主的环境,学习环境是以。学 为主的 境中的。情况 是学习活动的起点和某一时刻的状 环境。因此,本文讨论的学习环境有其特定的内涵, 态,而。条件 则是学习活动继续进行的保证。学习环 绝不仅仅是“学习赖以进行的物质环境 ,更不是讨 境中的。条件 包括物质条件和非物质条件,物质条 论如何美化校舍、如何在教室中布置课桌椅等。 件主要指学习资源;非物质条件包括我们常说的学 对学习环境的一种误解是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 习氛围、学习者的动机状态、人际关系,此外还包括 静态概念。这种误解来源于前面讨论的。学习环境仅 系统采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学习环境是相对 仅是物质环境 的判断。事实上,学习环境是一个动 于教学环境提出来的,学习环境主要强调通过各种 态概念,学习环境与学习活动进程是共存共生的,随 学习资源和教学策略支持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因而 着学习活动进程的展开,学习环境中的情况和条件 学习环境的概念是以。学 为中心的教学系统和学习 也不断变化,如:当学习者遇到困难时,教学系统通 系统的基础。 过诊断来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内容,或者通过协作 目前对学习环境的概念存在多种不同的理解。 学习活动来支持学习者。因此,学习环境和动态的学 在教学论中,教学环境往往被定义为。由学校和家庭 习进程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 的各种物质因素构成的学习场所 或。课堂内各种因 导致静态的学习环境观。也只有把学习环境放到动 素的集合 (田慧生,1996,p5),主要内容是家庭、学 态的学习进程中去考察,才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系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o06年第lO J ̄l-_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厂1薯孑网络学习琢m瞻课蠢设计与开发_ 统或学习系统,也才能把握住学习环境的本质。 2.5重视反馈评价的设计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可根据教学内容和 教l 综合以上讨论,学习环境是学习活动展开的过 学1 究 程中赖以持续的情况和条件。根据这个定义,学习环 目标设计灵活多样的形成性练习,客观评价学生对 境的要素就不仅仅是支撑学习过程的物质条件,还 课程教学目标的掌握情况。 在网络课程的实际开发活动中教学设计显得十 包括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学习氛围、人际关系等非 3教学设计 驯 l,’ 物质条件。因此,我们把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归结于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以及老师的指导、学 l工 分重要,教学设计是应用系统方法分析和研究教学 I‘’ ll曩 O 生之间的交互等各个环节的综合。本文将从网络课 问题和需求,确定解决它们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 1.. 程的设计开发过程来讨论基于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 教学步骤,并对教学结果作出评价的一种计划过程 和开发。 与操作程序。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策略的 2网络课程的设计原则 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的设计 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制作”这个网络课程的设计 等。 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设计上体现了如 3.1教学目标的设计 下教学策略:突破简单的演示型模式,体现知识的意 教学目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 义建构过程;重视问题与回答方式的设计,提高学生 和教学过程主要由教学目标来确定,教学效果的评 的主体参与;通过超链接结构,启发学生的发散思 价也以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来衡量。本网络课程的教 维;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 学目标为:通过学习,①了解多媒体及相关的基本概 境;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帮助,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 念②掌握各种素材(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的 义建构。 采集方法③掌握各种素材(文字、声音图像、视频、动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画)的制作方法④了解虚拟现实与流媒体知识;掌握 2.1学习的个性化 虚拟现实与流媒体在课件中的应用⑤了解光盘与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是学生通过主 录机的相关知识。 动探索、发现问题、意义建构的过程。学生可以根 3.2教学策略的设计 据自己调整学习进度,通过交互跳转选择学习内容。 教学策略一般是指对完成特定教学目标而采取 2.2学习内容的多媒体化 的教学活动程序、方法、形式及媒体等因素的总体考 由于Intenet和宽带的高速发展,使网络课程的 虑,是网络课程设计的核心。本网络课程的设计为 多媒体传输成为可能,也为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了极 学生学习型”,即学生通过人机交互,利用网络课程 大的方便。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根据教学目标 中设计的导航浏览、查询和讨论等手段,自定学习路 的需要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教学内容。改变了以 线和学习进度。 往单调的文字的简单呈现。 3.3教学内容的设计 2.3学习方式的交互性 教学内容的组织是根据教学目标构建知识点体 主要体现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本网络课 系,自底而上细化设置每一学习单元的教学内容。 程中的作业系统、讨论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3.4教学信息传递方式的设计 (本网络课程中的讨论区)、学生与教学材料之间的 教学信息的传递首先考虑学习者的认知特点。 交互、教师与教学材料之间的交互。针对不同类型的 本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是本科生,高职班学生。此阶 交互,采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运用不同的交互手 段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事物比 段、交互管理规则。 较系统、客观;接受信息具有一定的组织、整合、选 2.4学习系统的开放性 择、批判能力;学习目的较明确,注意力较集中,自学 提高结构的开放性,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相 能力较强。设计时应注意信息编排、组接、传递的科 应的网址,对于同一知识内容,提供不同角度的解释 学性、准确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学生接受信息时的 和描述,让学生在不同看法中进行交叉思考,提高学 选择性、探索性及学习效果的可评价性,把着眼点放 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和 发现式学习”的能力上。 在本网络课程中,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课 具体表现在: 程的内容有所了解,再通过拓展知识、实例演示、讨 (1)唤起注意:学习单元的主页以文本、图形、图 论区、下载区对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与提高。为学生的 像等展示本单元的主题信息,以唤起学生注意,激发 学习提供丰富的资源,根据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自主 学习动机。 选择。 (2)促使记忆:学习新知识之前,提供必要的预 -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第10期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置于网络学习Ⅱ撞帕谭毫设计与开发 备知识,促使记忆。 用于解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其中问 (3)提供刺激:在学习条件具备之后,提供具有 题研讨的作用主要是让学习者可对某些学习内容进 明确特性的新知识的刺激,使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 行深入探讨研究,在讨论过程中解决疑惑,还可针对 新的信息。 某一见解进行专门讨论,所有的讨论概要都显示在 (4)诱发期望行为:一个知识点学完之后,从应用 讨论公告板上供广大学习者共同查看学习。网上答 新知识的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设置多种训l练,并给 疑是专门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自行 出适当的反馈,以强化学习效果,诱发、提高解决问 解决,需要求助于教师日寸设置的。(3)在线作业系统: 题的能力。 教师对学习的内容提出相应的学习要求,布置相应 自己的学习情况。 导航设计:个别化学习中,学习者是主动的探索 者,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学习过程由学习者自己掌 握,如果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教师的指导,易发 (5)引导学习:设置课件演示、热区及导航;引导 的作业。学习者通过下载、上传作业和要求,以检查 学习,优化学习效果。 习资源。使学习者所学知识进一步的拓展、学以致 用。 (6)知识拓展:通过下载区、讨论区提供相关的学 4.2导航设计 4系统设计 本网络课程是为适应学习者利用网络进行远程 生迷航,因而,设计导航尤为重要。常用的导航方式 学习而设计的,它是一个由知识点跳转关系、导航策 有:演示导航、检索导航、浏览导航、线索导航、书签 略和交互界面组成的教学系统,必须认真进行系统 导航、菜单导航等。本网络程中主要通过导航条、导 设计,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导航设计、界面设计、反馈 航图、图文链接等方式实现导航。. 设计和协商活动设计等方面。 4.3界面设计 界面是学习者与计算机进行人机交互的窗口, 4.1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网络课程设计的重要工作,它包括 包括显示界面和操作界面。在设计时注重界面友好,功能设计和知识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的基本原则是 操作方便,交互性强可控性强。本网络课程在设计时 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使用方便。知识结构设计应以有 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采用形象生动的动画图标作 寸进入任一功能模块; 利于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体系并有利于实现个别化 功能菜单按钮,方便学习者随日选择章节内容进入后,采用简明直观的按钮作为 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网络课程中主要 (2l节内容选择,其始终位于学习内容的左边,方便学习 创造了三大学习环境: 3)相关内容采用新开窗口 (1)个别化学习环境。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部分 者随时进入任一节学习。(含多种超链接,学习者可通多种交互方式任意跳转, 的形式呈现,两窗口可任意切换,并可调整大小。(4) 还可利用学习日记记录学习过程中的心得、难点及 在需要学习者输入信息和搜集个人资料及反馈意见 寸间。 学习进度等信息,亦可通过学习模块评测学习效果。 时,尽可能采取站内搜索以减少日4反馈设计 此外,在资料库中,学习者还可查阅到相关的学习资 4.源。 老师可以在自己的班级里布置相应的作业,下载 (2)协商学习环境。在认知过程中,学习者常需 或者上传学生的作业。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作出反应、与人协商合作,为此,网络课程中创设了良好的协商 表现出行为之后,应及日寸让学习者知道学习结果。可 学习环境,方便学习者的协商学习。协商学习环境主 以从作业系统中下载相应的作业,对自己进行检查。 要包括学习者之间的协商学习和学习者与教师的交 然后发给老师进行批改以便老师及时地了解学生的 流。 者学习过程中可能用到的辅助性模块,为学习者更 好地使用本课程提供帮助(实例演示、帮助区)。 学习情况。反馈有利于强化学习者的学习效果。 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协商活动环境的创设是 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影响学习者对网络环境的 (3)辅助学习环境。辅助学习环境主要包括学习 4.5协商活动的设计 各模块的功能分别为:(1)学习内容模块。在该 充分利用;同时,通过 协作 、 会话 可以促进学习 模块中,知识单元以图,文,像等多种方式呈现,学习 者知识的意义建构。在网络课程中,多处创设了协商 者可随时进入任一自己想学习的内容,每一章节均 活动环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加人讨论和交流 设有主要内容,学习者可由此获得其知识概要,在具 经验,在学习中创造一个良好的商讨环境,学习者可 体内容的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日寸,点击它 以各抒己见,共同提高。当学习者经过讨论后仍对某 即可呈现进一步的解释说明或相关例证。(2)交流园 问题不解日寸,还可以向教师或专家咨询,获取帮 地和问题研讨模块。交流园地和问题研讨模块主要 助。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第lo-, ̄-阻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厂1皇孑网络学习琢瑾昀课曩设计与开发_ 4.6帮助区域的设计 ASP支持基于IIS(IntemetlnfonnationServer)上的 教1 ipt和 学习者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没有老师的指导 服务器端脚本,并且完全支持VBScfipt,创建功能强大的、可塑性强的Web程序。 经常会,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学习者可以通过帮 JavaScr助区了解自己的位置,很快地找到自己所要学习的 提供方便、高效的数据库连接和动态效果创作,实现 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者在开始学习之前查看帮助 性、浏览器独立等特点。学I l,’ ∞ l暑 内容的位置,并且通过文字超连接直接连接到自己 丰富多彩的多媒体网页制作。具有开发性、易操作 冗l罟 区可以对整个网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自定学习 6总结 I二 l暑‘’ 路线和学习步骤有很大的帮助。 网络教学为拓展教育市场,增加大众的受教育 5开发实现 机会提供了巨大的潜在的机会。目前中国不少大专 5.1技术支持 院校都在进行网络远程教学的尝试,并已取得初步 在技术上主要是运用Dreamweaver、JavaScript 成效。如何更好地组织网络教学,以便更好地发挥网 和ASP数据库等来实现。JavaSeript是一种基于对 络教学灵活、方便的特点,又能避免由于远程带来的 象和事件9区动并具有安全性能的脚本语言。它的脚 协同合作不足的缺陷是值得网络教育工作者研究的 本嵌入在HTML源代码中,可直接写入Web页面中 问题。本文分析并总结了基于网络学习环境设计与 并调用它们的浏览器来解释执行。本网络课程正是 开发的原则和教学设计等,并通过一个实例具体介 使用了ASP支持数据库连接技术,促进了本网络的 绍了如何创建基于网络的学习环境,希望对大家设 交互性,使得网络教学不再是一人一机的封闭学习 计网络学习环境有所启迪和帮助。 环境,而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实现双向教学。 5.2服务支持 (接14页) 睛要观察学生的反应,及时地调整讲解的内容、速 式中,学习者应该既是一个不断利用新信息进行自 度、方式等。要能走进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改善课 我学习、自我教育,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的自主学习 堂气氛。 者,又是一个创造一种完全属于自己个性的学习方 每次上课要进行不超过5分钟新课引入。引入 案和学习策略,不断突破,不断获得新的知识,不断 新课的形式多样,依据新课的性质可采用:①提问 发展自己的研究能力,从中获得自我成就感,孜孜不 式复习旧课引入,检查学生对前面讲解的内容掌握 倦的探究者。 的程度,以便考虑是否必要进行补充讲解;②讲述 在教师、学习者、教学内容、教学媒体4个要素 性复习旧课,主要是讲述新课所需用的预备知识,以 之间的动态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组织者、 便于新课引用;③设问式引入,它通过学生熟悉的 管理者,更是研究者、创造者。教师是介绍在多媒体 具体事例,提出其中涉及新课内容的有关问题,留下 教学模式下学习者英语学习的方法,辅导学习者如 讲授新课后去回答,引起学生的注意力集中;④通 何自主适当的学习目标和最佳学习途径,提高他们 过作业讲评引入;⑤学习者课前英语例行报道。 自主学习能力,真正地。授之以渔 的诱导者。 讲授形式多样。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较,多媒体 在多媒体自主学习模式中,教师不再处于课内 大学英语课堂节省了大量的板书、黑板简笔画的时 课外的控制地位,而是学习者中的一员,是一个特殊 间,这些时间全部用于讲解,但如果稍不注意,就会 的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以必要的引导和补充,使 引起学生课堂疲劳,精力涣散。讲解完一个主题,必 意义建构更加完整。教师是学习者可信赖的合作伙 须提出一些有关问题,让学生去讨论回答,或者进行 伴,教师通过与学习者交流、协作、研讨、不断促进学 些课堂习题,让学生动手动脑;或者让学生提出问 习者在合作的学习环境下学习,实现教学相长。 题,教师进行解答。在课堂上要设法让学生做到听、 教师必须加大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力度。从学习 看、想、讲、画、写等动作都能轮换使用。 记录卡的检查、课程作业的提交、学习进度的跟踪、 结束语 学习者出勤率的记录、到考核结果的评价和反馈等, 大学英语课程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的实践,有 加强对学习者学习过程的检查、监控和指导,既保证 效地解决了教材内容容量增大与教学课时缩短的矛 多媒体自主学习教学目标的实现,又借此培养、提高 盾,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对教师和学 学习者的自我管理学习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在多媒体自主学习模 -啊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6年第10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